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2—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2—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3 09: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2—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1)力、受力分析
1. 2012年上海卷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 )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力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
以F为圆心,以30N为半径画一个圆弧,与F1有两个交点,这样F2就有两种可能,因此C正确。
2. 2013年上海卷6.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在下摆过程中 B.在上摆过程中
C.摆到最高点时 D.摆到最低点时
答案:D
解析: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吊绳中拉力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选项D正确。
3. 2013年上海卷8.如图,质量mA>m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答案:A
解析: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块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B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图A。
4. 2013年上海卷18.两个共点力Fl、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N,F也增加10N
C.F1增加10N,F2减少10N,F一定不变 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
答案:AD
解析: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选项A正确。F1、F2同时增加10N,F不一定增加10N,选项B错误;F1增加10N,F2减少10N,F可能变化,选项C错误。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5. 2015年上海卷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 ( B )
(A)F1
(B)F2
(C)F3
(D)F4
解析:小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说明合外力方向沿虚线斜向上,小鸟受重力和空气作用力,如图示,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F2。
6.2019年上海学业卷7.一只甲虫沿着树枝缓慢地从A点爬到B点,此过程中树枝对甲虫作用力大小( )
(A)变大?? (B)变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甲虫沿着树枝缓慢地从A点爬到B点,可以看作平衡状态,合力为零,所以此过程中树枝对甲虫作用力大小始终跟重力等大反向,即作用力为恒力,选项ABD错误;C正确。
(2)共点力的平衡
7.2018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9.三个大小都为F的力作用于一质点,其中两力始终相互垂直,另一个力方向可变,该质点( )
(A)不能平衡
(B)能否平衡取决于θ的大小
(C)能否平衡取决于F的大小
(D)能否平衡取决于F和θ的大小
答案:A
解析:设这三个力大小均为F,则F1和F2的合力大小为
故三个力一定不会平衡,BCD错误,A正确。
8.2014年物理上海卷9.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轨道对球的弹力为N。在运动过程中 ( )
A.F增大,N减小 B.F减小,N减小
C.F增大,N增大 D.F减小,N增大
【答案】A
【解析】小球一直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作用,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mgsinα,N=mgcosα(α是重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随着夹角的增大,支持力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增大,A项正确。
9. 2015年上海卷14.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Sv2,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D )
(A)4m (B)8m (C)32m (D)64m
解析:当风速为v0时,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刚好被推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风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μ,由平衡条件得 ,设正方体边长为a,则有,同理当风速变为2v0时,另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刚好被推动,设该正方体边长为b,有,解得b=4a,所以另一正方体物块的体积是边长为a物块体积的64倍,由于是同一材料做成,故该物块的质量为m' =64m,选项D正确,A、B、C错误。
(3)力矩平衡
10.2012年上海卷
14.如图,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棒AB中点连接,棒长为线长二倍。棒的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改变悬线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并保持棒仍处于水平状态。则悬线拉力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力矩平衡条件:
由于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则L2与L1的比值越来越大,因此悬线拉力F越来越小
11.2013年上海卷
25.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ABCD的D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A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AB,DC=CA=0.3m。质量m=lkg的物体置于支架的B端,并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BD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为保证支架不绕A点转动,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m。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取sin37°=0.6,cos37°=0.8)
答案:0.248 等于
解析:拉力F=mgsin37°+ μmgcos37°=8.4N。 BC= CA/ sin37°=0.5m.
设m对支架BC的压力mg cos37°对A点的力臂为x,由力矩平衡条件,
F·DC cos37°+μmgcos37°·CA cos37°= F·CA cos37°+mg cos37°·x, 解得x=0.072m。
由x+s=BC-AC sin37° 解得s=0.248m。
由上述方程可知,F·DC cos37°= F·CA cos37°,x值与F无关,所以若增大F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s。
12.2016年上海卷15.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三角板A端,使其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F对B点的力矩为M,则转动过程中
(A)M减小,F增大 (B)M减小,F减小
(C)M增大,F增大 (D)M增大,F减小
【答案】A
【解析】据题意,对三角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由于缓慢转动,三角板近似平衡,所以有:,在转动过程中,支持力减小而拉力F在增加;力矩是力与力到作用点的距离的乘积,应用极端思维法,当三角板被竖直时,力与转动轴的距离为零,此时力矩为零,故此过程中力矩在减小,选项A正确。
【又解】设三角板的重心为O,AB=L1, OB=L2, ∠ABO=, ∠CBO=β,
三角板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θ,如图示,
令θ+β=φ
拉力F的力矩为MF=F ?A'B ?cos(θ+β+)= F ? L1 ?cos(φ+)
重力G的力矩为MG=G ?O'B ?cos(θ+β)= G ?L2 ?cosφ
根据力矩平衡有, F ? L1 ?cos(φ+)= G ?L2 ?cosφ
θ增大,则tanθ增大, G 、L1、 L2和 均不变,所以F增大;
由MG= G ?L2 ?cosφ,G和L2不变, θ增大,φ=θ+β增大,cosφ减小,力F对B点的力矩M减小,选项A正确。
13.2015年上海卷33.(14分)如图,在场强大小为E、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轻杆可绕固定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两电荷量均为q的小球A、B,A带正电,B带负电;A、B两球到转轴O的距离分别为2l、l,所受重力大小均为电场力大小的倍。开始时杆与电场间夹角为θ(90°≤θ≤180°)。将杆从初始位置由静止释放,以O点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零点。求:
(1)初始状态的电势能We;
(2)杆在平衡位置时与电场间的夹角;
(3)杆在电势能为零处的角速度ω。
答案:(1)-3qElcosθ;(2)30°;
(3)当θ<150°时,;
当θ150°时,或
解析:(1)初态:We=qV++(-q)V-=q(V+ - V-)= -3qElcosθ
(2)平衡位置如图,
设小球的质量为m,合力矩为3qElsinα-mglcosα=0
由此得,所以=30°
(3)电势能为零时,杆处于竖直位置,当初始时OA与电场间夹角θ=150°时,A恰能到达O正上方,在此位置杆的角速度为0.
当θ<150°时,A位于O正下方处电势能为零,
初态:We= -3qElcosθ,Ep=mglsinθ
末态:,
能量守恒:
解得
当θ≥150°时,电势能为零有两处,即A位于O正下方处或正上方处,
当A位于O正下方时
当A位于O正上方时,
解得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