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专项分类汇编之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物理试卷专项分类汇编之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3 09:0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海市2011-202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之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超重和失重现象
1.2016年上海卷7.在今年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风洞飞行体验装置,体验者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减小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下落过程中
(A)失重且机械能增加 (B)失重且机械能减少
(C)超重且机械能增加 (D)超重且机械能减少
【答案】B
【解析】据题意,体验者漂浮时受到的重力和风力平衡;在加速下降过程中,风力小于重力,即重
力对体验者做正功,风力做负功,体验者的机械能减小;加速下降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体验者处于失重状态,故选项B正确。
(2)整体法和隔离法
2. 2012年物理上海卷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 )
答案:A
解析:将A、B做为一个整体,则一起冲上斜面时,受重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合力沿斜面向下,然后再用隔离体法,单独对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B受摩擦力一定沿水平方向,且一定水平向左,竖直方向上重力大于支持力,这样才能使合力沿斜面向下,因此A正确。
3. 2016年上海卷4.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OA方向 (B)OB方向
(C)OC方向 (D)OD方向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球固定在杆上,而杆固定在小车上,则三者属于同一整体,根据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关系分析可知,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球的加速度也应该向右,球所受的合力也向右,故选项D正确。
4. 2011年上海卷16.如图,在水平面上的箱子内,带异种电荷的小球a、b用绝缘细线分别系于上、下两边,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球b所受细线的拉力为F。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在球b上升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力
A.小于N B.等于N
C.等于N+F D.大于N+F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定律。当剪断连接球b的细线后,b球向上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越来越大,整体处于超重状态,且超重量越来越大。未剪断细线时由平衡条件,对系统整体:N=(Ma+Mb+M箱)g,①式;对b球:F+Mbg=F库,②式;设此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为N ′,由系统整体牛顿第二定律可知:N ′-(Ma+Mb+M箱)g=Ma×0+Mba+M箱×0=Mba,③式;
剪断细线后对b球由牛顿第二定律:F库′-Mbg=Mba,④式;
且此后由库仑定律可知小球受到的库仑力F库′ 越来越大,F库′>F库,⑤式;
由①②③④⑤式联立解得:N ′=N+Mba>N+F,故此后在b球上升的过程中,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N ′ >N+F,D对。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5. 2014年物理上海卷21.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 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产生形变;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引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6. 2012年物理上海卷30.(10分)
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
解析:令Fsin53=mg,F=1.25N,
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上,受力如答图a
由牛顿定律Fcos-FN=ma,
FN+Fsin=mg,
得F=1N,
当F>1.25N时,杆对环的弹力向下,受力如答图b
由牛顿定律Fcos-FN=ma,
Fsin=mg+FN,
解得F=9N,
7. 2011年上海卷19.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 图线如图所示,则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v-t 图象、牛顿第二定律。0~t1时间内,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由:F1-f=ma1,a1先恒定后减小,可知外力先恒定后不断增大,A错;由图线斜率可知t1时刻的加速度几乎为零,故外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B错;t1~t2时间内,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若外力方向向右,由:f-F2=ma2,a2减小,可知外力逐渐增大;若外力方向向左,由:f+F3=ma2,a2减小,可知外力逐渐减小,故外力大小可能不断增大,也可能不断减小,C对D错。
8.2014年物理上海卷31. (12分)如图,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若a>g tanθ,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
【答案】(1);(2)0 m(acotθ - g)
【解析】(1)设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由匀变速运动公式
解得
(2)设球不受车厢作用,应满足Nsinθ=ma , Ncosθ=mg ,
解得a=gtanθ
减速时加速度由斜面支持力N与左壁支持力P共同决定,
当a>gtanθ时 P=0
球受力如图。
由牛顿定律Nsinθ=ma , Ncosθ-Q=mg ,
解得Q=m(acotθ -g )
(4)力和运动
9. 2017年上海市学业水平考试6.一碗水置于火车车厢内的水平桌面上。当火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时,水面形状接近于图( )
答案:A
10. 2011年上海卷31.(12分)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⑴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解析:(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
另解: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相应的位移为s,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

∴,
由牛顿定律,
∴,
∵ ,。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