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1 23:2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洋务运动
目标感知
1.知识目标
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知识;了解近代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2.能力目标
客观地分析、评价洋务运动的作用,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正确认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融入世界的开始,树立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了解我国海军的发展,知道海军力量对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重难点感知
重点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学图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关于洋务运动的资料,如近代新式海军、京师同文馆、近代军事工业)今天我们看到这些机器厂房、大型远洋战舰已不觉稀奇,你可知道,在鸦片战争前,这是国人想也不敢想的“天方夜谭”。那么,中国什么时候才出现这些时的东西呢?
讲授新课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近代的清王朝,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了解决当前的困境,清朝的统治集团也出现了分化,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了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探索。
师:何为洋务?何为洋务派?何为洋务运动?
洋务“洋”原意指外国,“洋务”即指一切涉及外国的事务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格很多棘手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运动: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教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师: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又称“安庆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落创设于安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也是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军械所主要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华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安庆”号,1864年迁往天京(江苏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为上海机器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早期厂房,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军火工厂。
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桢的苦心经营下,船政局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洋务派认为“天朝上国”的没落主要是由于军事力量不强大,并没有认识到其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师: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1)轮船招商局,1872年由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为招商局集团前身轮船招商局,总局设在上海,自1872年创立,到1949年终结,77年间轮船招商局产权变化纷繁芜杂,是洋务运动中开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其官督商办,打破了晚清洋务企业纯梓官办的格局,首采股份制,也多为后世称道。在国内各大港口和日本的长崎、横滨、神户、新加坡等处设立分局,从事客运和运等运输业务,为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2)开平矿务局是清未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位于滦州开平,现唐山市开平区。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筹办,拟订官督商办章程,招商集股。
1878年7月24日(清光绪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在直隶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1881年全面投产。
(3)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诞生于1890年,由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限的标志。
(4)湖北织布局是188年两广总督张之润在广州等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92年织布局开工生产。此厂资本大部分来自高利货,有布机一千张,纱锭三万枚,雇用工人约2500名,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很快,获利甚厚,能织出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湖北、湖南、四川等省,还远销海外。
3.创办学校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造留学生出国深造等。这是洋务派最有远见的措施,发展了近代教育,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近代化,促进了近代救国运动的发展。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新发生变化。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边疆形势严域。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型。为了加强西北边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督办新疆军务,最终他成功收复新。1884年,清政府在新船建立行省,与此同时,中国的东南边疆也受到列强的严重胁,为此,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值议下,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等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北洋等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
为了加强西北边防,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为饮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结果:收复新疆:假国通过条约割占部分领土成就: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四、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小结:
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只是以“东施效颦”的形式进行的,它仅仅把西方的近代科技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变革封建制度,只能以失败告终;但正是在“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以前中国所没有的新事物,大机器、工业化的生产,新式学堂教育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近代化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