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2.3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1-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2.3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1-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1 22: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研究课题
《换个角度看“电商”—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时 间
地 点
机房3
研究主题
围绕3D课堂,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内涵。
换个角度看“电商”
—— 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第三部分的内容(教材的第80页至82页,前两个部分分别是表格数据的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本节课以操作技术为基础,重点在于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数据,得出不同结论,是对表格数据加工的拓展和延伸,能根据需求的差异实现对数据的选择性加工,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数据和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上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数据的排序、计算、筛选、分类汇总以及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知识已基本掌握,但分析问题和挖掘数据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应设计典型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工数据,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教材P80-81“企业收益情况”可作为参考案例让学生提前预习,也会为本节课的开展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电子表格中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能够选择恰当的图表完成表意,发现有价值的规律。
(2)通过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学习,能够多角度分析问题。
(3)通过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电商“双十一”活动现象及其本质,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尝试利用电子表格软件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的途径方法。
(2)学会使用电子表格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数据所蕴涵的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直观可信的依据,更加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加以应用。
(3)设置多角度情境来体验讨论“双十一”活动给社会各界带来的影响,提高思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应辩证看待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难点:如何根据图表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及策略】
情境导入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约4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播放一段“天猫双十一”宣传广告,引出本节课要讨论的热门话题——网络购物节。
以双十一热门话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后面的内容翻转做铺垫。
【学生活动】
结合自身经历,讨论网络购物吸引人的地方。
(网络购物优势:价格便宜,方便,选择面广……)
【进入主题】
(师)人们对网络购物越来越熟悉,说到网购,不得不说“双十一”,这个最早被大学生们戏称为“光棍节”的日子经过电商们的打造已经变成了全民购物日。
展示资料:①“双十一”背景资料,其中有一段李克强总理发表的“双十一”讲话。②2010-2015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数据。
年份
天猫双十一成交额(亿元)
2010年
9.36
2011年
33.6
2012年
132
2013年
350
2014年
571
2015年
912
△ 以上数据来自中商情报网
先展示一组天猫双十一成交额数据,让学生简单分析,说出表象上的一些结论,也是为后面的内容做准备。
【学生活动】
思考该组数据说明了什么现象?
讨论并谈一谈电商的发展带给社会的影响
参考回答:
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得到提升;
价格仍然是零售业最最核心的因素;
“双十一”对刺激内需消费,拉动经济,是功不可没的。
【引言】
(师)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由于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同时,因为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需求有所差异,对数据的加工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用不同的方法加工数据,理性分析电商。
主题:换个角度看“电商”——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揭示本节课的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不再是单一地跟随老师的思路,而是自己挖掘角度。
【学生活动】
教师补充展示一组2010-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请学生对比两组数据,说出自己的观点。
年份
天猫双十一成交额
(亿元)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10年
9.36
156998.4
2011年
33.6
183918.6
2012年
132
210307.0
2013年
350
237809.9
2014年
571
262394.0
2015年
912
300931.0
△ 以上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参考回答:六年间,以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双十一成交额和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成上升趋势,但天猫的数据上升幅度更大。
(师)这种双方共同上升的和谐局面是谁更愿意看到的呢?
(生)国家、政府。
(师)天猫涨幅更大,对谁来说更有利?
(生)天猫、电商们。
(师)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尝试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数据,绘制出图表直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老师现在代表政府角色,来绘制这样一个图表。
补充数据,通过丰富数据内容,激发学生观点的碰撞。
【教师展示】
代表角色:政府部门。
需求分析:希望向外界展示中国经济以及各行各业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
加工数据,绘制图表:
选择“年份”“天猫双十一成交额(亿元)”和“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这三列数据绘制折线图,发现图表中两条曲线差距过大,分析原因可能是两组数据数值相差倍数太大,可通过将“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缩小100倍,以“百亿元”为单位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零售总额)与双十一成交额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势线几乎平行,说明中国人民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互联网零售业平稳上升。
探究原因:得益于中国GDP稳步发展。
教师代表政府角色,根据步骤做需求分析、加工数据、绘制图表、得出结论并探究原因,为学生后面的自主探究活动做出示范,防止学生漫无目的或无从下手。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实践】
请同学们分别从电商、消费者等角度分组探究数据,绘制图表,得出结论并思考可能造成的原因(可参考P80-81案例)。
参考步骤:需求分析→加工数据→绘制图表→得出结论→分析原因。
实践数据:
年份
中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亿元)
天猫双十一
成交额(亿元)
天猫双十一
退货率(%)
2010年
156998.4
9.36
 
2011年
183918.6
33.6
 
2012年
210307
132
13.5
2013年
237809.9
350
25
2014年
262394
571
23.5
2015年
300931
912
63
△ 退货率数据来自因特网,仅供教学参考,不代表任何平台
学生分为三组:电商组、消费者组、其他(商家、快递等)组,共同讨论并探究,需完成以下内容:
问题一
你扮演的角色
 
问题二
需求分析
 
问题三
绘制图表
(图表插入到本页空白处)
问题四
结论
 
问题五
分析原因
 
自主探究实践时长约20分钟。
学生的分组探究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以往的课堂主要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地吸收知识,但本节课的内容并没有特别要讲授的知识点,而是纯粹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据,表达观点,因此这个环节应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实践及探索。
【学生活动——展示并发表观点】
每组选1-2名代表主动展示自己的图表并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欢迎其他学生补充或辩论。教师在旁利用板书记录。
板书形式如:
角色
图像(简图)
结论
原因
电商
零售总额增长比率与成交额增长比率对比,计算方法:当年数据÷2010年数据=增长比率。
电商增长比率远高于零售总额增长比率,说明电商发展前景良好。
互联网新经济发展迅速;
电商促销手段高明;
购物渠道丰富
……
消费者
退货率折线图
天猫官方成交额与实际成交额对比图
退货率越来越高,官方数据与实际数据出入较大。
存在假货、刷单、冲动消费等现象;电商出于品牌宣传和保护原因有意展示不真实数据。
商家
天猫官方成交额与实际成交额对比图
退货太多,对商家造成很大损失
商家为搏出位,有意雇人刷单或利用低价搞恶意竞争。
快递
天猫官方成交额与退货率对比图
成交数量与退货数量都在增多,对快递行业造成较大负担,同时造成大量包装浪费。
低价狂欢造成的不理性消费,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快递垃圾没有合理的回收渠道。
这部分内容是由学生实时生成的,老师不能完全预设,所以学生的思路和结论只能通过板书展现。
【学生活动——总结观点】
根据大家合作探究的图表和结论,请你客观辩证地发表对电商的看法。
参考回答:电子商务的兴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应加强平台的监管,给消费者一个安全消费的空间,也给商家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抛弃诚信。(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紧紧围绕本节课的主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并站在全局的角度评价电商。
【课堂小结】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但因人们的角色不同,需求有所差异,对数据的加工总是带有一定的选择性。
本节课是电子表格的综合实践课,旨在引导同学们站在不同角度,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加工数据,得出结论。
我们应勇于探究现象的根本原因,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要多角度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