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1.1 音频信息的采集1-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5.1.1 音频信息的采集1-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1 22: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 教案
课题
5.1声音的采集与加工
教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字音频的采集原理,知道常见音频文件格式,学会利用电脑等设备进行声音采集。
过程与方法
掌握声音采集的一般方法、步骤,可以熟练使用常用软件进行声音采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共同参与学习 、讨论和交流,体会录音过程的成功和失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单元《音频、视频、图像信息加工》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声音采集的原理,懂得如何录制音频以及对音频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重在体验科技创作技术,同时使学生能把本节课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使用电脑进行音频采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了解音频的采集和量化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上机实践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激励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微机教室、网络广播软件




新课导入:
什么是声音?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并且是一种能借助介质传播的波。
通过身边所熟悉的物理学的声音,让学生更快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音频的数/模转化
模拟声音的信号是个连续量,由许多具有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实际声音信号的计算机获取过程就是声音的数字化的处理过程。
声音的模/数转换(ADC),用数字方式记录声音。对模拟音频数字化过程涉及到音频的采样、量化和编码。
二、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三、音频信息的采集
1、在已有的数字化音频资料中寻找
2、将传统的以磁带介质记录的模拟声音
3、采用数字化音频设备现场录音
了解音频的数字化过程
学生学习掌握音频的常见格式
掌握音频采集的方法步骤




四、引导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利用电脑进行音频采集。
2、引导学习思考如何使用录音机和COOL EDIT软件。
五、学生实践任务
1、利用电脑设备录制一篇你喜欢的诗歌或其他文体的朗诵。
2、录制的音频保存格式为“.mp3”或“.wav”并上传作业,然后播放试听今天的录音成果,说说自己录音的优缺点,填写任务卡。
五、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掌握音频采集,并自主探究音频加工工具软件的使用。
六、课堂反思
本节课在总体上进行的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配合默契,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使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形成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方法的内部驱动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表现在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并对所学对象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形成自己的个性品质。在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是学习的引导者,要为学生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能进行创造学习,并鼓励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在课堂上做到教学互动。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录音软件的使用
学生进行录音实践,并评价录音成果,为音频加工做准备。
课堂小结,及时巩固,学以致用,通过音频的采集引导学生思考音频是如何加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