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6.3.3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1-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6.3.3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1-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1 23:4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六章第三节《信息交流》最后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进行信息的交流,在了解信息交流在入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乂的同时,也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快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互联网,降低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如果只沉溺于网络带给我们的快乐而忽略网络的负面作用,不仅谈不上享受,还会受到伤害。因此,只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趋利避害,我们才能够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大多数已经使用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但对互联网并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全面的认识。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他们极其容易陷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在性格方面较为张狂,他们有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被教唆去破坏网络环境。因此,学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明确自己在网络中的权力和义务,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做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案例,了解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的危害,感受网络的负面影响,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自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理性客观使用网络的观念,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网络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难点:形成做文明网民的意识,自觉维护网络安全。
五、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为落脚点,以网络安全为背景,以学生主动体验、探究学习为主线,釆用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准备
(1)现实中有关网络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网络危害的案例。
(2)“熊猫烧香”病毒的相关视频以及360杀毒软件。
(3)课前编辑完善的《网络安全》调查问卷。
七、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回顾上一节课中信息交流的多种方式的知识,学生回忆起利用 QQ、 MSN等实时通讯工具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说出网络的普及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导入新课】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网络生活》,使用课件出示问题。
(1)你经常使用网络与好友或家人通信吗?你约见过陌生网友吗?
(2)在使用网页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你是否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是否浏览过不健康的网页?
(3)你是否下载使用过盗版软件?是否遭遇过计机病毒的威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网络是一把双
刃剑”。网络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邪恶和毒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趋利避害,在虚拟复杂的网络生活中保护自己,做文明的网民?
【出示主题】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自然地衔接出本节课的主题,形成完整的知识建构,激发学生兴趣。视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师引领,学习新知
活动一:你安全吗?
【教师活动】在遨游互联网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足够
的自我保护措施?你安全吗?
【学生活动】完成《网络安全》问卷调查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问卷的同时进行自我反
思,思考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弥补不足。
活动二:你知道吗?
1.网络陷阱防不胜防
【多媒体演示】播放视频《真相力量之盗QQ扮熟人网络诈骗》片段,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1)网络信息交流中,有出现类似视频中出现的情况或者其他的网络陷阱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你的QQ号有没有被盗取过?你是怎样防止QQ号被盗取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抽取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交流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网络的虚拟性,知道看似“随意”的网络中隐藏着各种危险,引导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
2.信息泄露危害大
【多媒体展示】出示《十大信息泄露事件》。
【学生活动】阅读文档。
【师生互动】信息泄露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你有哪些防止信息泄露的方法?
【学生活动】分小组上网查找相应的资料文献。
【师生互动】请学生分享防止信息泄露的措施,对查找结果做出总结。
【拓展阅读】《信息泄露的原因及对策》。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让学生体验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网络上查找信息,分析整理后与其他同学共享,树立并加深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3.网络病毒要预防
【多媒体展示】播放“熊猫烧香”病毒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讨论: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哪些网络途径传播及防治的方法(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引导学生安装并使用360杀毒软件(此处简单介绍360杀毒软件的使用)。
【师生互动】交流发现并总结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设计意图】计算机病毒极具破坏性和传染性,它对用户产生的危害是无可估量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不道德的、破坏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活动三:你做到了吗?
【多媒体演示】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并讨论下列问题。
(1)你能列举网络中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吗?
(2)你能控制自己上网玩游戏的时间吗?你认为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合适?
(3)你会将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来吗?
【学生活动】浏览网上相关案例,合作探究并发表个人观点,反思自己的网络生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网络生活,分析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我反省,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亲身感知,自觉抵制不良游戏。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课堂练习及作业,巩固新知
【教师活动】根据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并制定《班级网络文明公约》,通过课件给出要求。
(1)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初步制定公约内容。
(2)各小组代表展示自编的公约内容。
(3)小组间交流,汇编成《班级网络文明公约》并制作成文件。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小组自编班级网络公约内容
 
 
 
 
 
 
 
 
《班级网络文明公约》
1.
2.
3.
4.
5.
6.
7.
8.
(四)归纳总结,强化提高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为网络文明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