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超链接
教学内容:
1.创建网页之间的超链接。
2.链接至外部网站、电子邮箱的超链接
3.同一页面内的无书签式链接和书签式链接
4.图像热区超链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超级链接的意义,并能灵活应用。
(2)掌握创建超链接的一般方法。
(3)掌握创建书签链接和图像热区链接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情感和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同一页面内的书签链接、图像热点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开启智慧之门
回顾:由浏览网络资源引入课题。
师:打开“一带一路”网站进行演示,当我们浏览网页时,会发现鼠标指针在移动到某些文字或图片时,会变成一只手掌的图标,这时只需单击鼠标左键就可以打开或者直接跳转到另一网页了。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功能吗?
生:这是网页“超链接”。
师:是的,它是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中“冲浪”的关键。
学生回顾,思考。 ?
通过回顾和体验来领悟超链接在网页中的重要作用及特点。
展示本课任务引入课题。 (约3分钟)
探究智慧之源
师:超链接的两个要素:链接源与链接目标。
请大家思考:哪些元素可以作为链接源?
(链接源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像热区),而链接目标可以是任意的网络资源。
为在网页中制作超链接提供知识准备。
(约3分钟)
布置上机任务:根据自主学习网站的要求,完成相关任务,把网站中的各个网页链接成一个整体。
一、设置文本超链接
展示实践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网站尝试操作方法,请会做的同学进行演示。
未掌握的同学模仿操作。
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试操作。
学生演示。
根据教师提示和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生成智慧之果
请同学们完成上机任务一。
要求学生根据对文字建立超链接的方法,自主探究完成以下实践:
1.与其他网页文件的链接
2.与其他网站的超链接
3.与电子邮箱的超链接
4.对图片建立超链接
请学生通过自学或与邻桌自主讨论或请教老师,还可请学生演示(所有上机实践直接在自主学习网站上可找到)
学生实践,学生可相互交流。
让学生动手制作、体验超链接的作用。
以任务驱动形式自主学习, 推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交流能力。
(约8分钟)
请同学们完成上机任务二。
要求学生根据书签超链接的方法,自主探究完成以下实践:
1.建立网页中相关小标题为书签,并在目录中进行书签的链接
2.在相关段落的结尾处插入返回页首的链接。
请学生通过自学或与邻桌自主讨论或请教老师,还可请学生演示(所有上机实践直接在自主学习网站上可找到)
学生实践,学生可相互交流。
让学生动手制作、体验超链接的作用。
以任务驱动形式自主学习, 推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交流能力。
(约8分钟)
请同学们完成上机任务三。
要求学生根据框架超链接的方法,自主探究完成以下实践:
分别对左侧框架中的“历史背景”链接到beijing.htm,“共建原则”链接到gongjian.htm,二者均链接到右框中显示,“返回首页”四字链接到主页index.htm,全屏显示
请学生通过自学或与邻桌自主讨论或请教老师,还可请学生演示(所有上机实践直接在自主学习网站上可找到)
学生实践,学生可相互交流。
让学生动手制作、体验超链接的作用。
以任务驱动形式自主学习, 推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交流能力。
(约6分钟)
请同学们完成上机任务四。
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热区链接的方法,自主探究完成以下实践:
对页面顶端图片的“博鳌亚洲论坛”这六个字创建“长方形热点”链接,建立如图所示的图像映射。
请学生通过自学或与邻桌自主讨论或请教老师,还可请学生演示(所有上机实践直接在自主学习网站上可找到)
学生实践,学生可相互交流。
让学生动手制作、体验超链接的作用。
以任务驱动形式自主学习, 推动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交流能力。
(约6分钟)
点燃智慧之炬
学生体验(有能力的同学尝试)框架超链接中网页标题随访问链接源的变化而变化。
提示学生在“学习资源”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1.设置框架网页的标题,使网页标题随访问链接源的变化而变化。
2.设置超链接颜色。
学生体验、了解什么是热区链接,有能力的同学试做。
学生自主观看微视频,学习图像热区链接的制作方法。
为较高水平的学生提供。
? (约5分钟)
对本课内容做个小测试。
和学生一起总结建立超链接的方法、超链接的意义。
学生总结完成测试。
回顾本节知识,总结建立超链接的一般方法,及不同类型的超链接的应用场合、范围。 (约5分钟)
上传
作业
要求学生上传本课的作品。
学生上传作业
了解教学效果,也可让学生下载其他同学的作业,以便交流。(约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