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2
分)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2.(2
分)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3.(2
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是纯净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
D.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
4.(2
分)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5.(2
分)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
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
6.(2
分)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A.TiO2
在反应中作氧化剂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
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7.(2
分)如图是有关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
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
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
8.(2
分)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现象对比,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条件之
一
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有氧气参与是燃烧条件之一C.
白
磷
的
着
火
点
低
于
80℃
D.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9.(2
分)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近日,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消防员手持一瓶可乐,拧开瓶盖,
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
很快火就被扑灭,下列对可乐及“可乐灭火”分析错误的是(
)
A.“可乐泡沫”使可燃物隔绝了氧气
B.可乐能“喷溅而出”是由于压强改变所致
C.可乐瓶中如果装水也能产生“可乐灭火”的效果
D.消防员“使劲摇晃”的目的是为了加快二氧化碳逸出
10.(2
分)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
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11.(2
分)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12.(2
分)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
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
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
O2
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
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
a
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
N2
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
b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
要氧气
二、填空简答题(共
7
小题,共
50
分)
13.(8
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
,使燃烧更猛烈;
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
14.(6
分)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
.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
.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15.(6
分)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
问题:
(1)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
CO2
反应生成
CO
和
H2,CO
和
H2
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
CH3OH,则参加反应的
CO
和
H2
的分子数之比为
。
16.(7
分)图中
A~E
是操作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A
和
E
都可以作燃料,其中
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中的产物
B
通常用
检验;
(3)E
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
(答一条即可).
17.(5
分)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
.
煤还含有少量的
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
(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0
分)如图
1
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
;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
A
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B
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
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
着火点比煤粉
;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
2
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
84%
19.(8
分)中国地质调查局
5
月
18
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白色或灰色晶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石油、煤低两个数量级,但同等条件下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石油、煤多数十倍。目前,我国已探明在南海存储的可燃冰相当于
650
亿吨石油,按我国当前能源消耗水平,可供我国使用
130
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可燃冰的一条性质:
。
(2)可燃冰降压可分离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
)可燃冰作为未来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其突出的优点为
(任写一条)。
(4)可燃冰若开采不慎,会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0.(8
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是
40
℃,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
℃.
)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和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空气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
21.(10
分)2017
年
5
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
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那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资完全燃烧生成
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乙
CO、H2O
丙
NH3、CO2、H2O
丁
CO2、CO、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
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2)实验中用纯净
O2
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
(3)实验中观察到
A
中
,B、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
第
10
页(
共
13
页)
)
22.(8
分)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
的主要成分是己烷(
C6H14
),
它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为
2C6H14+19O212CO2+14H2O,
某
种
品
牌
轿
车
正
常
行
驶
100km
需燃油
12L(质量为
8.6kg)。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
100km
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的体积有多大?(提示:汽油中的成分都以己烷计算,二氧化碳的密度约为2g/L)
(
第
12
页(
共
13
页)
)
《第
7
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D;
2.A;
3.C;
4.A;
5.D;
6.A;
7.A;
8.D;
9.C;
10.C;
11.D;
12.A;
二、填空简答题(共
7
小题,共
50
分)
13.隔离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
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盖上锅盖;
14.可燃物;有了充足的空气(或有了充足的氧气或空气流通);A;
15.不可再生;CH4+2O2
CO2+2H2O;1:2;
16.CH4+2O2
CO2+2H2O;带火星的木条;产物无污染(或燃烧
热值高等);
17.热量;硫;沸点;汽油;CH4+2O2
CO2+2H2O;
18.酒精灯;物质具有可燃性;乒乓球碎片;低;D;
19.白色或灰色晶体;CH4+2O2
CO2+2H2O;低污染,热值大;
引起“温室效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20.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环保;擦干;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试管内水面上升;
21.丙;颠倒后无法确定水来自于生成物还是来自于澄清石灰水;
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响对产物的检验;无水
CuSO4
遇水变蓝;丁;Ca(OH)2+CO2═CaCO3↓+H2O;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22.1320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