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
24-29BCCDBA
30-35
ACBDDB
41(1)变化:发展迅速;大学、东印度公司和私人家族为主要推动力(参与);内容不断丰富
由航海图为主到以世界地图集为主;出版不同语言版本;影响范围扩展到欧洲主要国家。(6
分)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绘图技术、地理知识和航海技术等);新航路开辟加深了世界认识,
世界联系加强;荷兰资本主义发展,对外贸易发达,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适应殖民扩张需
要。(6分)
(2特点:政府主导,逐渐完善;借助传教士和西方近代制图技术;內容详实,疆域空间范围
逐渐定型;与邻国划定边界,并以条约确认。(6分)
意义∶现代中国版图基本确立;中国的疆域、边界已经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有
利于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强化了国家认同,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统
多民族国家发展;加强了国家治理;有利于发展睦邻关系。(7分)
42答案示例
示例
论题:蒸汽时代,英国是世界技术中心。(2分)
论证:蒸汽时代,英国在世界技术成果中占比39.4%,独占鳌头。英国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开启了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厂制度);万能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火
车的发明,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推动人类进入铁路时代。)(至少4点,每点2分,共
8分)
总结:以上史实和相关数据充分说明,蒸汽时代,英国是世界技术中心。可见,科技进步是
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2分)
示例
论题:电气时代,美、德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技术中心。(2分)
论证:电气时代,主要的技术发明成果集中在美、德两国,两国新技术成果在世界技术成果
中占比达58%;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
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的发明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
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推动世界进入电气时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
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內燃机,带动了交通运输的革命;汽车、飞机的发明(至少4点
每点2分,共8分)
总结:以上史实和相关数据充分说明,电气时代,美、德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技术中心。可见,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2分)
示例三
论题: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美国是技术中心。(2分)
论证: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美国在世界技术成果中占比始终在60%以上;1945年,美国
的原子弹投入战争;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
实验型网络,推动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打破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界限,将世界联系在一起)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了月球;
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90年代,
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至少
4点,每点2分,共8分)
总结:以上史实和相关数据充分说明,电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美国是世界技术中心。可见,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2分)
示例四哈九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综历史试卷
I卷
一、单项选择题
24有学者指出,相比于夏朝多人称王的局而,商朝除了最高首领称王之外,也存在部族首领称王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仅限于商王朝无法控制的边远地区。该学者强调的是商朝
A.建立系统的国家治理机制B.国王的统治权威得到加强
C.国王的天下共主地位确立D
边疆的管理秩序趋向混乱
25右图(图7)是西汉官盐、官铁、官服、官工的分布图。
该图反映出西汉时期
A.中央对南方控制力度较弱B.北工南农经济格局的形成
C.国家统治倚重于北方经济D.民间手工业发展已被禁止
26.隋朝有“人年五十,免役收庸”的制度性规定。唐朝则规定“无事则收其庸,
每日三尺”,二十日的法定正役可以交纳绢布代役,并且中男服杂役也可纳庸代役。上述规定
A.使实物地租转变为劳役地租B.扩大了征税对象的范围
C.利于维护小农经济主体地位D.减轻了农民的田赋负担
27.下图(图8)是唐朝墓葬中出土的胡人着大唐衣冠打马球的壁画。打马球壁画在唐代贵族墓中多有发现。这类壁画体现了
A.华夏文化对域外文化的优势地位B
文人审美与市井风情的融合
C.中原生活方式决定胡人生活方式D.唐人对竞技体育活动的热爱
28.王阳明出任地方巡抚时,曾发布大量的“告谕”,制定“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和顺乡里,死丧相助……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总之,人人要去恶从善,永为良善之人。这反映出王阳明
A.关注下层民众的经济诉求B.引导官民的道德自觉意识
C.倡导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D
宣扬上智下愚的等级观念
29.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纾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初具民族主义观念B
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饱读儒家经典著作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30.
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觉悟》《星期评论》等报刊上关于劳工话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公有洋车夫、铁匠、校役、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这些人物形象基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思想的转变B.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
C.传统小农经济的瓦解D.共产党对工人的重视
31.从1953年到20O5年,中国先后制定了十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从2006年开始至今,中国先后实行了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最近召开的党的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
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和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国从计划到规划的变化
A.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作用B.说明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C.体现国家对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D.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32.《十二铜表法》规定家父出卖其子三次就会丧失家父权:后来法律又规定严禁买卖子女,
禁止将子女作为人质扣押给债权人,违者对债权人处以流刑。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野蛮落后的基本特征B.受到了伦理观念的影响
C.剥夺父亲在社会中的地位.D.维护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33.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议会成了许多人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在,所以议员席位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在一个地方,1689年,8磅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但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这个席位却花了900磅。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有名无实B.议会为贵族所控制
C.封建地主地位下降D.议会权力得到增强
34.19世纪英国对空气与健康关系的新认知以及针对瘴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氨气、一氧化二氟、硫化氢、氯气、部分稀有气体和氰化物等)致病理论等进行科学研究,提出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是英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此举旨在
A.
建设公共工程B.助推城市化进程C.深化工业革命D.改善人居环境
35.右下图(图9)反映了世界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对其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B.
出口国工业生产能力进步明显
C.
世界贸易不平衡格局日益加剧
D.
发达国家占据了出口优势地位
Ⅱ卷
二、非选择题:
4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荷兰制图学快速发展。1600年,莱顿大学设立地图制作学,聘请大量相关学者进行教学。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后,要求商人在航海图中记录见闻,并绘制航海地图。1617年东印度公司收集最新的地图资料并发展制图学。阿姆斯特丹的布勒家族以出版欧洲不同语言的地图、航海图和航海作品闻名。由于航海图出售行业逐渐衰落,布勒开始出版世界地图集。布勒家族在1634年出版收录160幅世界地图的地图集,次年又补充了49
幅并使用荷兰语、法语、拉丁语和德语进行出版。
——据[英]马里奥?T?努尔米宁《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康熙帝在遏制沙俄入侵和划定边界过程中,于1686年开始修订《大清一统志》。1708
年,康熙亲自主持,以传教士雷孝思、托马斯等为主力,实测编纂了《皇舆全览图》。此图采用梯形投影法,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按11:140万-150万的比例绘制。乾隆末年,与毗邻西藏、新疆等地的国家划定清晰的线状边界,并以条约确认。嘉庆时,参校乾隆至嘉庆时舆地变更状况绘制成《皇舆全图》。相对于“康熙图”、“乾隆图”,“嘉庆图”标出了盛清疆界: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帕米尔和后藏的阿里地区,东到库页岛,南到南海。“嘉庆图”
之登场……意味着中国疆域最终形成的空间最终奠定。清代地图的绘制,既是对清帝“天朝尺
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之思想意识的诠释,亦即清帝国的疆域与边界己由上诸“舆图”所廓清,更是康雍乾嘉诸帝等最高统治者对其所具备的清晰的疆域有限观、边界线状观、边民乃国民(臣民)意识所进行的一次有意识有计划地学理与法理确定,标志着清帝国已具备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基本要素——领上、主权和国民意识,清帝国的疆域、边界己经取得了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承认。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
坐标》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荷兰地图绘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地图绘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13分
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所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
——据梁立明、陈立新《世界技术成果时空分布的黛化特征及世界技术中心的转移》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国家和社会信息,请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
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5.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商籍设立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沿袭明朝的做法,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商籍。商籍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政治原因,是一种科举考试的资格凭证。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规定:“商籍之设,原因民人远出充商,其子弟不能回籍应考,准在行盐地方入籍,若在本省充商,既非难回原籍,恐有一人两名,既冒商籍仍占本籍,且有父子、兄弟籍贯两歧者,
嗣后实系远商,其子弟照例收考,若在本省充商,令归本籍应考,不得以领有盐引概入商籍。
其有假借盐引冒认商人子弟者,一经发觉,将本人及纲保、廪保并借给盐引之商人,一并分别
治罪。但商人或有将原引转售而引名未改者,应交盐运使确查,现在执引行盐之人,指名查办,不得仍以原引为凭。”
——据《清实录》
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时期商籍人士应试的资格规定。(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乾隆时期商籍应试的制度改革。(8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日本海军设计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1680吨级特型驱逐舰后,各国列强均为震惊,特型驱逐舰不仅在火力上胜人一筹,而且钻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空子,可以大批量建造而无需担心吨位问题。……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当时军费开支每分钟就高达约200英镑,使得普通民众裁军愿望十分强烈。英国始终把协调与美国的关系定为主轴,在1930年英国伦敦海军会议召开之前,英国派麦克唐纳访美,就海军问题进行协商。美国总统胡佛及其国务卿史汀生允许英国轻型巡洋舰的吨位超过美国,希望与英国尽快达成一致。1930年4月,英国在坚持1922年华盛顿会议所开创的一种基于集体安全为原则,并通过多国协商来达成的军控会议新模式的基础上,成功签署《伦敦海军条约》。《条约》规定:驱逐舰的最大吨位不得超过
1850吨,主炮最大口径不得超过127毫米,各国拥有的超过1500吨的驱逐舰吨位总和不得大于本国驱逐舰总吨位的16%,美、英驱逐舰的总吨位不得超过15万吨,日本不得超过10万5
千吨。
——摘编自周钟
《英国与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0年英国组织召开伦敦海军会议的必要性。(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成功签署的历史影响。(8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48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孟泰回到鞍山炼铁厂担任配管组副组长。当时,配件和材料奇缺,又无处购买。他带领广大工人
把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几个废铁堆翻了个遍,捡了成千上万个零件,建成了著名的“孟泰仓库”,没花国家一分钱。1959年,铁厂因冷却水水量不足而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孟泰经反复思考,提出将高炉循环水管路由并联式改为串联式方案,保证了高炉的正常生产。在苏联政府停止对我国供应大型轧辊,致使鞍钢面临着停产威胁的情况下,孟泰组织500多名技术人员开展了从炼铁、炼钢到铸钢的一条龙厂际协作联合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终于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在鞍钢形成了经久不衰的
“孟泰精神”。
——摘编自杨晓陶
《孟泰:工业战线的老英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泰精神孙产生的时代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泰为鞍钢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说明孟泰身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