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1.选B
A项,“这势必创作不出好作品”说法绝对。C项,“通过虚构达到更高层面的真实”错,散文创作有书写边界,“受限于写真实的通则”,不能像小说那样“通过虚构抵达更高的真实”。D项,强加因果,“无法达到更自由的维度,也不利于全面俯视和勘察人间世相”是因为“散文仅仅是代个人而立言的”。
2.选D“这种成熟束缚了作者的想象力,使散文语言表达缺乏创新”错,原文说的是“一些作者错误地理解散文‘真实性’的要求,把散文的‘真实性’等同于照搬生活,人为地束缚了自己的想象力,在写作中过于老实”。
3.选D材料中说的是“构成一篇散文的基本材料,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D项中的人物“子虚”是虚构的,违背了散文的真实性原则。
4.答案分析:根据材料一中的“对于散文来说,真实是最基本的遵循,最明确的尺度,居于其价值谱系的前端”和材料三,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二中的“散文最大的力量在于深刻的、独特的思想”,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②点。根据材料二中的“散文作家尤其需要在文体的拓展和表达的创新上大胆尝试、探索”,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③点。根据材料二中的“散文被称作‘美文’……营造优美之意境”,可概括得出答案第④点。
参考答案:①遵循真实原则,能够反映现实。②有深刻的、独特的思想。③在文体拓展和表达创新上有所突破。④语言有美感,且明白晓畅,能以平易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营造优美的意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5.A如图题7
6.如图题8
7.如图题9
D(原文标点: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9.B(“左迁”是降职)
10.C(“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错,应是张旨假托皇帝诏令赏赐士兵绸缎)
11.(1)(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得分点:募、输、给各1分,句意1分)
(2)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得分点:垂、就、状语后置句式“守以强弩”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的品行上报,(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离瑾,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
元昊反叛,(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天都不通消息,人心震惊恐惧。仓库中有几千段彩缎,张旨假托诏令赏赐给士兵,士兵都朝东看,高呼万岁,敌人怀疑这是因为救兵到了。州城中没有井,百姓取河水来饮用,敌人截断取水道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因功劳升任都官员外郎,调任莱州知州。
叶清臣举荐张旨才能可以担任将帅,皇帝召见对答,改任邢州知州,提升为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又奏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授任阁门使,张旨坚决推辞。晋升为工部郎中、凤翔府知府,加官直史馆、梓州知州,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荆南知州。入京任判尚书刑部,多次升职担任光禄卿,潞、晋二州知州。因老病,暂代判西京御史台,不久去世。
12.答案:B;
解析:B项,不是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错误,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稼轩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却被闲置在江西上饶,所以““多病”并不是实指身体的疾病,是指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最大的痛楚是报国无门。
13.①“蜀道登天”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暗含此行之艰难: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开头写得极其沉郁,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②“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岀师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期待好友李正之能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让东北方面的敌人闻风丧胆,同时寄托了作者不忘抗金,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③“西南更草相如檄”运用司马相如写《喻巴蜀檄》的典故,既是希望友人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抚百姓,治理后方;又透露岀对朝廷不岀师东北却让友人前往巴蜀的愤恨。
④“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中“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末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以此过渡到下阕,一扫上阕愁闷的情绪。“荆楚路”这一带是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如此美景,宜爱宜惜。委婉深厚有致地表达了北方游子面对南方美景时夹杂于胸中的酸楚的思乡之情。
答出三点即可。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5)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5.A
16.B
17.C
18.D
19.D
20.(1)《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广泛关注,朗读亭落户广州。
(2)①
我读《史记》;惨受宫刑的司马迁;选择了坚持
(或:我读《东坡全集》;屡遭贬谪的苏轼;选择了乐观)
②
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
21.作文“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分
材料
事物总是在比较中更能够凸显自身。散文最为本质的属性,和小说相
易看清楚
的人和故
生活本质的揭示,是“无
生有”,是虚幻中的真实。相比之
篇散文的基本材料,如时
等,都是客观存在的,散文是在“有
散文来
实是最基本的
最明确的尺度,居于其价值谱系
如一个年代中不曾存在
物
不曾经历的
桩事件不曾产生的结果,一种结果不曾产生的影
这样
就不应该成为散文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堵塞了散文虚虛构的管道。散文的真实性,其实有着足够的开阔
性,我们没有理由担
带来对想象力的東缚。譬如写到历史上的
物
大抉择时内心的矛盾
然史料中没有记载
基
性
情和具体的时代环境
的认识和理解,写作者完全可以将自己代入进
过设身处地的想象,进
场景的
细节的编织。这样的“虚构”,是对中断之处的接续
空白之处
其残缺漫漶之处恢复完整清晰,其本质是一种
炼,当然是允许的,甚至是必要的
有一类描写,也超越了具体的经验世界,如
意的想象,抒发强烈的感
天
夸张变形,显然也属于虛构的范畴,但对于」
法,读
都不会质疑其真
伪,只做穿凿的理解。当然,上述种种做法的前提是,这些情感之所依附、思想之所生发
物,应该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真实
是散文虛
越。倘若无视这
向前大
放纵想象,置基本的事实于不顾
关键性的人物、事件等都
缺
的,那就是明显的越界,进
等以虛构为主
样式的领域了。当一篇
度地使用这一类的“虛
便意味着散文的自我消解
编自《真实是散文最基本的遵循》)
材料
散文最大的力量在于深刻的、独特
秀的散文家
專览群书
涉猎广泛的爱书家;一个优秀的散文家,一定
睿智的思想家。好的散文应该有“
有“识
是有学识、有见识
想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不仅要善于观察
还要勤于
所
所未言。心灵鸡汤式的、流水账式的
文
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很多人写散文很随意,所写多
生
共有的经
题,超不出我们的想象。诗
有意
他很善
表达的
有思想内涵的散文,最多
躯体
有人说散文是一种尚未成熟的
对此我
同。正因为现代散文已经相当成熟
所以当下散文创作才面临突破自我的困境。传统
格外强大
为散文的发展提供
遗产,同
定程度上对
变革创新形成了桎梏。所以在长期的散文写竹
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新的“
者习惯于按照“套路”
轻车熟路
稳
错误地理解散
性”的要求,把散
实性”等同于照搬生
为地東缚
的想象力,在写作中过于老实,不敢越雷池半步。在自媒体时
散文作家尤其需要
拓展和表达的创淑
歌
中有“口水诗”,在散文
同样有
散文”。如前所述
者把散文看得过于随意
读训练和
练,他
言是苍白的、贫
有
意
的华丽或怪异,故作高深,佶屈聱牙
务
的美是通
表现出来的,所以它的语言首先应该是美的
能以平易之文字传达
优美之意境
言之,好的散文是让人乐意读、读得懂的。我们提倡追求有难度的
是绝不
“有难度的阅读
(摘编自《自媒体时代散文的突破与重生
材料
进
来,随着叙事的转向,我们应
散文在写真实(书写个体经验与经历)
的基础
步地越过
道进入书写现实的频道之中。一些记者出身的
作者,诸多打工生活的记录者,在系列表现乡
题的散文写作
约
选择
客观型的叙事方法,以进入现实的深处,提炼岀社会学的多种意义。散文的现实书写
实践层
业已普
生根,更进一步说,散文在人的命
必然触及人的现实
]题,也回避不
关系总和的透视,尤其是在系列写作业已解决时间跨度和
散文书写现实
写
题
于写真实
说文体
虚构抵
真实确实无法比拟。此外,散文仅仅是
立言的,无法确立一个更自由的维度
带面地俯视和勘察整个人间世
散文书写现实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就需要批评界群策群
动有效的讨论
所内容并确立维度
散文中的真实与现实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散文的真实和虚构不矛
果要求散文所有的内容
实的,这势必创作不
好
水散文”过于随意,平铺直叙
苍白贫乏,与故作高深
聱牙的散文
样不值得提
C.散文创作要跨越
注现实问题,与小说一道书写现实,通过虚构
层
面的真实
文创作受制于真实性要求,所以无
的维度,也不利于全面俯视和甚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
说和散文的区别
本质属性是虚构
实
反映现实生活为创作目的
散文创
以对历史上某个真实人物的相关生活细节进行虚构,但是这种虚
构必须合情
散文作者如果能广泛阅读和深入观察、思考生活,就有
作出学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