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学校第七十届期末联考
高三地理
本试卷共33题,满分100分,共8页。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粘贴到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依托农村电商平台,部分地区的县(区)长走进直播间广泛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完成1~2题。
1.陕西省县(区)长直播推销的特色农产品可能是
A. 小麦、玉米 B.猕猴桃、苹果 C.芒果、菠萝 D.火龙果、荔枝
2.县(区)长直播推销特色农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主要依靠的是
A.直播者的个人魅力 B.产品品质优良 C.基层政府的公信力 D.销售价格低廉
近几年京津冀地区147个县域中,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有138个,其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老龄化变化如下表所示。完成3~4题。
类型
特点
县城个数
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率(%)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变化率(%)
Ⅰ类
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快,老龄化程度增速慢
114
-24.99
3.15
Ⅱ类
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较快,老龄化程度增速快
24
-15.81
6.77
3.表中I类型县域中城市的特点是
A.城市化速度较慢 B.城市面积扩张速度快
C.老龄人口迁出较多 D.人口死亡率较高
4.表中Ⅱ类型县域中乡村最有可能是
A.以园艺业为主的城市周边乡村 B.以畜牧业为主的落后地区乡村
C.从事现代农业的南部平原乡村 D.从事休闲农业的水库周边乡村
2676525255905下图示意某地7月7°C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完成5~6题。
5.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多雨 B.低温少雨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6.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A.制冷能耗减少 B.草原变成荒漠
C.作物熟制改变 D.海岸线向东移
180975641350甘肃常年降水不足,影响粮食生产。玉米适应性强,但生产的波动性很大。近年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和惠农政策的实施,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优化,成为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完成7~8题。
7.甘肃玉米生产重心空间移动的总体方向是
A.向北移动 B.向西北移动 C.向南移动 D.向东南移动
8.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快速发展。宁夏正在积极规划和建设高速铁路和区内城际轨道交通。完成9~10题。
9.宁夏修建高铁和城际铁路的主要目的是
211455029845A.增大货物运输量
B.节省运输费用
C.增加环境承载力
D.提升运营速度
10.与全国高铁建设较早和运营里
程较长的省份相比,宁夏高铁
建设的踌躇缓进是因为宁夏
A.经济相对落后 B.建设难度大
C.货运需求量小 D.运营成本高
哈素海地处阴山南麓,原是黄河、大黑河冲积平原上的一片积水洼地,平均水深不超过2m,蓄水面积年内变化很大。民生渠建成后引黄河水定期补给,再经围护堤坝等工程建设,哈素海成为一个面积稳定的人工湖。完成11~12题。
11.哈素海应为
A.河成湖 B.断陷湖 C.冰蚀湖 D.海迹湖
12.早期哈素海面积变化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A洋流深受盛行西风影响。科学家发现该洋流的流速比50年前下降了31%。完成13~14题。
13.A洋流流速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268033540005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A洋流流速减缓,可能导致
A.英国年雨量增多
B.北海渔场渔业减产
C.挪威迎来暖冬
D.附近海域油污面积缩小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完成15~16题。
15.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
2823210120015A.M线两侧P岩层形成时间早晚不同
B.M线两侧P岩层抗侵蚀力强度不同
C.M线东侧P岩层受外力侵蚀程度小
D.M线西侧P岩层受外力侵蚀程度小
16.下列地质事件最晚发生是
A.N 岩层形成 B.P岩层形成
C.花岗岩形成 D.断层形成
在气温回升期间,安徽九华山北坡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下图示意九华山北坡四个测点高度及对应测点的气温随高度变化,甲、乙、丙、丁四曲线分别表示该地春季某日先后四个时段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完成17~18题。
650240-180340
17.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九华街-百岁宫一带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在气温回升期间晴朗的夜晚,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的强弱 B.云雾的保温作用 C.风力大小的差异 D.人类活动的影响
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提取地下水,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完成19~20题。
19.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流向主要是
2457450215900A.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
B.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
C.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
D.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
20.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A.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
B.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
C.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
D.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2705100891540北欧的芬兰是一个能源小国,无煤无油无天然气,但国家基础工业-木材加工业、化工业和造纸业则是耗能大户。为解决能源问题,芬兰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森林资源,走出了一条生物能源利用的成功之路。生物能源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能源。下图示意芬兰基础工业与能源关联图。完成21~22题。
21.芬兰广泛分布的森林植被主要为
A.温带针阔混交林
B.寒带苔藓地衣
C.亚寒带针叶林
D.极地灌木丛林
22.以生物能源为原料的电力工业适宜布局在
A.基础工业集聚地区 B.森林资源丰富地区 C.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D.交通四通八达地区
3851910827405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渠始于汉代,采用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形式,无坝引水是渠首用长达数千米的抛石导流堤劈河引水。青铜峡拦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现在引黄灌渠在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右图为宁夏平原部分引黄灌渠分布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渠首即为引水灌渠的取水点,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灌区远近
C.河水流向
D.水量大小
24.无坝引水方式被弃用是因为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渠首处
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A.含沙量降低
B.凌汛减轻
C.结冰期缩短
D.流量趋稳
随着我国农业人口大量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此,我国多地行政部门规划提出“合村并居”的理念,即在适当的位置选地,建设高密度村居,采用增加绿地、广场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对冲高密度建筑的负面影响,以此来营造绿色、宜居的现代化宜居场所。完成25~26题。
25.“合村并居”的理念,限制了乡村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用地规模 D.人口流动
26.“合村并居”的实施,可以
A.优化乡村用地结构 B.降低人口密度 C.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D.促进乡村竞争
下图为班达群岛等高线地形图,班达海水质清澈,平均水深3064米,是深潜爱好者的乐园,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多彩的珊瑚,还能体验到洋流的流向变换。完成27~28题。
137541054610
27.在图示海洋进行深潜的爱好者为避开风浪的侵扰,选择深潜的时间段多为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28.甲岛是图示区域主要的农耕区,其原因最可能是甲岛
A.地形更平坦 B.降水更丰富 C.热量更充足 D.土壤更肥沃
1957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麓试种茶苗成功。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完成29~30题。
29.推测四大茶区中,生长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
27051008255A.华南茶区 B.西南茶区
C.江南茶区 D.江北茶区
30.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
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
A.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
B.降水更适宜茶树生长
C.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
D.种茶技术更先进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2763501009015阴山山脉海拔在1500~2300米之间,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河套平原,被称为河套平原的保护神。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黄河在这一地区经过多次改道,流水冲积和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了肥沃的河套平原。这里盛产的密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驰名全国的特产。下图为河套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评价河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阴山山脉对河套平原气候的影响。(4分)
(3)说明图中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河段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正安县地处黔北大山深处,曾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3年,一批在外打拼的正安人返乡创业,吉他产业在这里“无中生有”。正安县吉他产业属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即原材料全部进口,成品全部出口。
近年来,正安县积极引进福建、广东等地的吉他制造及其配套企业,建立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实现了从以代工为主到形成30多个吉他自主品牌的蜕变。正安县坚持集约化、绿色化、高端化“三化同步”和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努力把正安建设成为“世界吉他之乡”。
1946910211455
(1)指出正安县吉他产业采用“两头在外”发展模式的原因。(2分)
(2)分析正安县吸引福建、广东等地吉他企业进驻的优势条件。(4分)
(3)分析建立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对当地吉他产业的意义。(3分)
(4)简述正安县吉他产业发展对我国其他贫困地区工业发展的启示。(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距今80Ma(百万年)的地质时期,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板块运动,距今23.7Ma,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已成为平缓的陆地。距今2.48Ma,青藏地区隆起成高原,现今横断山区形成了“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地貌景观,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横断山区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明显,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独特,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120967512065
(1)推测地质时期横断山区“陆地形成”阶段西南季风强弱变化及其成因。(4分)
(2)解释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谷并列,紧密相邻”的形成过程。(3分)
(3)分析横断山区生物资源丰富而独特的形成原因。(3分)
(4) 指出青藏高原隆起对长江源区的河流补给类型变化及流量变化的影响。(3分)
友好学校第七十届期末联考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A 6.D 7.D 8.C 9.D 10.A
11.A 12.B 13.D 14.B 15.D 16.C 17.D 18.B 19.B 20.D
21.C 22.A 23.A 24.D 25.C 26.A 27.D 28.D 29.B 30.A
二、综合题
31.(共14分)
(1)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分)
不利条件: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寒冷气流影响;冬春季沙尘暴频发;降水少,蒸发大,灌溉水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引水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答出3点,得3分)
(2)阴山山脉呈东西走向,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与沙尘入侵;陡峭的南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阻挡了北上的水汽,增加降水补给。(4分)
(3)变化:径流量减少。(1分)原因: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下渗量大;支流汇入少;流经河套平原,农业引水灌溉等。(3分)
32. (共13分)
(1)正安县工业基础薄弱,吉他原材料加工能力不足,需要从外地输入;地处西南山区,远离市场,成品需要出口。(2分)
(2)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地价低廉;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等。(4分)
(3)形成产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降低运输费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3分)
(4)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力度;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结合区域优势,建设产业园区;延长产业链,促进上下游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集约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广清洁生产,注重环境保护等。(4点即可,4分)
33. (共13分)
(1)变化:西南季风增强。(2分)
成因:(受板块运动影响,)横断山区由海洋抬升为陆地,海陆热力差异增大。(2分)
(2)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受阻向东扭转,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南北走向)高山谷地;随着地层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向下侵蚀),形成深谷;由于板块继续碰撞挤压,空间不断压缩,使并列的河谷相距较近。(3分)
(3)横断山区纬度较低,受季风影响,气候暖湿;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明显,导致生物类型多样;山高谷深,环境封闭,受外境的干扰少,使独特物种保存至今。(3分)
(4)以雨水补给为主变为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变小;流量年际变化减小(或季节变化增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