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高中实验中学校2021届高三1月二诊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三台县高中实验中学校2021届高三1月二诊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2 22:4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台县高中实验中学校2021届高三1月二诊适应性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25.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三十多位大商人立传,并提出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原则。据此可知,司马迁
A.赞同汉武帝的商业政策 B.反对逐利致富的社会风气
C.强调商业发展顺其自然 D.颠覆了儒家推崇的义利观
26.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注重道统权威 B.重书本轻实践 C.主张改造理学 D.强调学术创新
27.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的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
A.民间叛乱日趋沉寂 B.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
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 D.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发展
28.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机器制茶业兴起 B.海关关税的降低 C.国内政局的变动 D.国际茶市的扩大
29.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激发国人民族意识 B.丰富国民史学知识
C.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培养国人全球视野
30.1931年10月,在辽宁抚顺清原县响起了雄壮嘹亮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这支“血盟救国军”属于
A.东北抗日联军 B.东北抗日义勇军
C.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中国工农红军
31.1979年, 深圳-家施工企业实行超产奖励,规定工人每日工作定额为运送55车泥,超过定额的每车奖励4分钱。这一“4分钱改革”
A. 反映了经济特区成立的实践 B.铺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D.掀起了所有制变革的高潮
3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著有鼓吹法律和法治的大量作品,但西塞罗认为大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这表明
A.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 B.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
C.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 D.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断裂
33.1688 年成稿,革命后匆匆出版的《政府论》并不受时人推崇; 18 世纪中后期,美国革命和英国改革使其开始产生广泛影响;到19世纪,《 政府论》的经典地位确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政府论》
A.总结和发扬了“光荣革命”的成果 B.反映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政治构想
C.吻合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 D.经典地位得益于自由主义思潮壮大
34.20世纪60年代初的苏联,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劳动时间减少,物理、数学等学科得到加强。这表明当时
A.科教成为苏联改革重心 B.冷战加剧人才竞争
C.苏联经济发展优于美国 D.苏联深感科技落后
35.下列四幅世界名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彰显时代进步洪流 B.体现理性主义思潮
C.绘画风格一脉相承 D.艺术再现历史事实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有哲人曾说:“生命太短, 德语太长。”但就是这门语言,却写就了影响人类文明的重磅作品:歌德的名篇,康德的哲学,马克思的宣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
近代以来德语发展大事简表:
时段 事件
1348-1520年 科隆大学等城市大学兴起,用拉丁语授课;但商业和办公用语用德语
1520-1650年 路德将《圣经》从希腊文翻译为大众德语
1578年,用拉丁语出版了《德语正字法》
1650-1900年 1687年,莱比锡大学率先用德语上课,格里姆兄弟组织编写《德语字典》
1740年开始,德语出版物成为全德意志出版物的主流
18世纪下半叶,歌德为代表的狂飙突进运动兴起,德语文学崛起
19世纪初,格林兄弟编纂了一本《格林大辞典》
1876年,德国颁布《正字法字典》,德语成为全国统一标准语言
——据梁锡江《从德语兴衰解码欧洲历史》
材料二:甲午后,有识之士认识到: “汉字重形,不如拼音文字简便易学;文言佶屈,不若白话 文章行之广远;方言林立,以致一国之内俨如数国。”1911年学部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决议编辑国语课本、国语辞典表等。1912年 民国举行“临时教育会议”,决定从统一汉字的读音做起, 召开“读音统一会”。1913年该会议定了,汉字的国定读音和注音字母。在胡适和陈独秀等的奔走呼号下,国语运动以政府公布注音字母,发行白话文新式教材,并明令禁止使用文言教科书达到高潮。
——据王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等
材料三:70年来,我们从“方言时代”跃升到“‘方.普’时代”,南北方言隔阂的旧状态,早已一扫而空。我们从“扫盲时代”跃升到总体上的‘无盲时代”,“文盲充斥现象”已成历史陈迹。 汉语拼音也从“识字工具时代”跃升到“社会交际工具时代”,拼音从小学课堂跨入社会,如今,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用汉语拼音敲键盘、发信息。
——据杜永道《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历程与前路》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德语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10分)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清末民初和新中国70年来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异同。(10分)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语言文字统一的历史意义。(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 概况
中世纪 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15-16世纪 达芬奇开始从事人体解剖,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优美;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著有《人体构造论》
17世纪 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18世纪 《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英国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是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
19世纪 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 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20世纪 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5. [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分)
材料汉武帝灭南越国后, 总体上沿袭赵佗策略,施行和缓统治。一方面在秦制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郡县制,设置南海、苍梧等岭南九郡,在形式上将岭南编入中央行政版图;另一方面实行“汉越分治”,允许越人自治,“复长其民”,封敕百越各族君长管理族内事务。随着交通的改善,来自中原地区的刑徒、屯兵、官吏、流民及商贾大批涌入,汉越分治的治理模式反而加深了汉越间的政治和民族对立。公元40年,交趾郡爆发征侧征贰姐妹之乱。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叛乱后,采取“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等安抚手段的同时,在平定叛乱的地区“为郡县”“治城郭” ,逐渐废止“骆将主民”的自治政策,将骆越各部族纳入郡县直接管理。
——据冯小莉《西汉岭南治理凸显地域特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代岭南治理改革的特点。 (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汉代岭南治理改革的影响。(9分)
46. [历史一选修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5分)
材料:梅汝墩( 1904- 197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在美国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29 年回国后从事英美法学教研工作。1946年作为中国法官全程参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他反对法庭原先的座次安排,主张法官的座次按受降国签字顺序排列,这样美国和中国分处第一、二位,法庭接受了他的意见。他和助手竭尽全力向法庭提交了200多页、长达十余万字的判决书章节。在他的不断交涉下,最后投票判处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的7名战争罪犯死刑。他主张保留天皇制度与起诉裕仁并不矛盾,可以由新天皇即位,同时起诉裕仁。这一主张得到了一些法官支持,但因美国庇护,日本天皇逃脱了法律审判。梅汝傲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摘编自王凯 《传奇大法官梅汝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梅汝璈外交贡献的历史意义。( 7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A D C A B
31 32 33 34 35
C D D B D
41.(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贸易联系的密切;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宗教改革的推动;世俗文学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强;学校教育的推动;有识之士的长期努力;德国实现统一和政府推广。(10分,任答五点)
(2)相同:汉字简化;推广白话文;使用新式教科书;统一语言文字;从教育领域向社会推广。(6分,任答三点)
不同:前者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后者政府主导,向社会推广;前者的实施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成效有限,后者是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实施的,取得了显著成效。(4分, 任答两点)
(3)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国家认同;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推动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文化素质。(5分 )
42.解析:可从以下角度拟定主题,如:思想解放与医学发展;经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物理学进步与医疗器械改进;化学进步推动药学发展;护理质量要求提高了女性地位;政府职能扩大推进医疗改革,等等。所拟论题的视角可大可小,但注意论题中尽量不要表明明确的价值取向,以防阐述中视角受限。阐述时注意多角度或多点调用相关史实。
示例:论题:经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阐述: 15- 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性,达.芬奇等突破教会禁忌关注人体结构,推动近代人体解剖学发展; 18- 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壮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为医疗技术提高与医疗条件改善提供条件。这一时期研究层次深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制药技术不断提高。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 医学进步的前提与动力。 (12分 )
45.( 1)特点:笼络上层与行政管辖并行;因俗而治,因时而异;逐渐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废除自治政策)。(共6分)
(2)影响:维护了国家统和民族团结;促进了内地和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吸收汉族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共9分)
46.( 1)原因:中国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地位提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有识之士的支持;梅汝墩有强烈的爱国心,通晓国际法学;勤于证据,讲究斗争策略。(8分)
意义: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据理力争,捍卫了国人尊严;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风范;理性对待战争问题,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重。(7分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