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2∶3,体积之比是8∶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如果将甲物体切去,将乙物体切去,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
2.
在故事影片中出现的“大石头”砸在人身上的画面中,“大石头”是由密度很________的材料制成的(选填“大”或“小”).
3.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1)从所得的图象来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_______关系。
(2)A、B两种物质中,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
4.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5.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6.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涨”,高于4℃的水“热涨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_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7.一个质量为540g,体积为360cm3的空心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cm3;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___g。该空心部分_____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
ρ铝=2.7×l03kg/m3,ρ酒精=0.8×103kg/m3)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8.为了测量某玻璃砖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玻璃砖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甲图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玻璃砖的体积如乙图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
玻璃砖的质量为
B.
玻璃砖的体积为90ml
C.
玻璃砖的密度为
D.
玻璃砖的密度为
9.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简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计算出石片的密度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
偏大
B.
无偏差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11.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
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
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
12.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
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
A.
1kg/m3
B.
2kg/m3
C.
2.
2kg/m3
D.
2.
5kg/m3
13.
某同学调节好天平后,天平的游码标尺最大刻度是1g,但他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而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总质量为182g,游码读数为0.
6g,那么被测物的实际质量为
(
)
A.182.
0g
B.181.
4g
C.183.
2g
D.183.
8g
14.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放3个用甲物质制成的体积相等的球,在右盘放入5个用乙物质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球,且左、右盘中每个球的体积也相同,天平平衡,设甲物质密度为ρ甲,乙物质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为( )
A.5∶3
B.3∶5
C.1∶1
D.5∶9
15.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体积之比V甲∶V乙=2∶1,密度之比ρ甲∶ρ乙=1∶3,则甲、乙的质量之比,m甲∶m乙为( )
A.6∶1
B.3∶2
C.2∶3
D.1∶6
16.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处,表明横梁已平衡
17.有一体积为2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
kg/m3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为4×103
kg/m3
三、实验探究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6分,共18分)
18.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1=20.8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的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
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V=
cm3,则樱桃的密度为
kg/m3.
(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将偏
(选填“大”或“小”).
1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
g.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ρ矿石=
(用m0、m1、m2、ρ水来表示).
20.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水、细线。
(1)实验步骤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_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c.用天平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ρ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22.小瘦子学习了密度和力相关知识后觉得,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有多种方法,于是他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300g,杯中放入石子溢出一部分水以后称得总质量是3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290g.(g=10N/kg,
ρ水=1×103kg/m3)求:
(1)石子的重力多少?
(2)石子的体积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
1.16:15
2:3
小
正比
A
45
1125
不变
变小
密度
0
7.160
700
不能
8.D
9.C
10.C
11.A
12.B
13.B
14.A
15.C
16C
B
18.(1)游码;
右;
(2)75.8;
(3)50
1.1×103;
(4)大
19.(1)用手拿砝码而不同镊子;
47.4;(4)
20.
平衡螺母
26.2
空烧杯的质量m1
溢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ρ=
21.(1)A容器中水的质量为4kg;
(2)若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等于A容器中水的质量,则酒精的体积为5×10﹣3m3;
(3)铁块的质量为7.8kg。
22.(1)解:石块的质量为m石
=315g-290g=25g;石子的重力G石=m石g=25g×10N/kg=0.25N;
答:石子的重力为0.25N;
(2)解:溢出水的质量为m水
=300g-290g=10g,
石子的体积为V石
=V水
===10cm3
;
答:石子的体积是10cm3
;
(3)解:石块的密度为ρ石
===2.5g/cm3。
答:石子的密度是2.5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