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洗净的铁锅出现锈迹
C.潮湿的衣物经太阳晒变干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解析】选B。瓷碗破碎是形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湿衣物晒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从冰箱取出的瓶子由于温度低,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二者都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而铁锅生锈生成不同于铁的铁锈,因而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解析】选B。可燃物的燃烧是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因而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铁丝弯曲和西瓜榨汁都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依据是( )
A.病毒的大小是否改变 B.病毒的形状是否变化
C.病毒是否离开宿主细胞 D.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选D。
4、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的下列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
是( )
A.用丝麻织布 B.用木料作家具
C.烧制瓷器 D.铁水铸成锅
【解析】选C。丝麻织布、木料作家具是形态的变化;铁水铸成锅是液体变为固体都属于物理变化;烧制瓷器时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要发生化学变化。
5、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析】选C。液氢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动态的);氢气是最轻的气体是指密度小所以应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是反应时表现的现象;氢气燃烧时表现出可以燃烧的性质。通常化学性质的描述语句中含有能、会、可以等字眼儿。
6、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纯白色晶体 B.密度为1.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 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解析】选D。选项A 、B 、C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选项语句是指三聚氰胺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热解性属于化学性质。
7、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天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答案】选D。
8、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还原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解析】选C。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9、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纸张燃烧 C. 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解析】选B。水结成冰是状态的变化、玻璃破碎是形态的变化、汽油挥发是状态的变化都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冰棒融化 B.木材燃烧 C.湿衣服晾干 D.灯泡发光
【解析】选B。灯泡发光侧重的是能量的转化,通电前后灯泡是不变的,属于物理变化。
11、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解析】选D。丙烷做燃料是利用其可燃性。
1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解析】选D。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创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其颜色可能不同,如:气态的氧为无色、液态的氧为淡蓝色;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相同的物质也是“新物质” 如:CO 燃烧生成CO2;“新物质”的组成不同是指组成元素不同如:水和氧气,即使组成元素相同其微观构成也是不同的如:CO2和CO;结构不同是指微观构成不同(包括分子、原子、离子或粒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等。
13、刚开始学习化学,你观察了四个实验:①水的沸腾 ②胆矾的研碎 ③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④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选A。
A. 用金属制作
奥运奖牌
B. 用钢材铸造
体育场“鸟巢”
D.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
C.用羊绒作“福娃”
的外层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