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主备教师:刘三
内容及其解析
内容: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解析:《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梁任公先生在清华的一次演讲。文章对演讲内容不做过细讲述,主要是自己对梁先生这次演讲的认识,把对梁先生的印象加以叙述,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首先作者叙述了演讲的背景,且不讲政治业绩,而突出其学术影响。接着便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人物,并着重描写了梁任公的形象,突出其独有的神采。然后介绍梁先生的开场白,独特的语音语调,并以《箜篌引》中的诗句为例,描写梁先生演讲时的情景,以及他演讲时的动作、神情,突出了他大学者的才情。作者还着重表现梁先生演讲时的激情投入,感情之充沛,突出了他演讲的感染力。这些动作、神情和细节描写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最后,作者以“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来点明梁任公先生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梁先生由衷的赞叹和崇敬之情。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分析梁启超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
2、目标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就是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由演讲到学识人品,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典型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问题诊断分析
平时学生在人物描写时抓不住特点,而本文正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教师可以趁此在人物写作时作指导。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需要使用幻灯片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演讲的情景。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文章的标题中的梁任公是谁,有谁了解有关他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适当地了解文章当中的主人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
【提示】梁启超是广东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梁实秋:浙江人,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雅舍小品》。
问题二:这篇文章,围绕演讲,讲了关于演讲的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体会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特点。
问题三:文章当中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梁任公先生的理想及追求。
问题四:梁任公先生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梁启超先生。
问题五: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其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设计意图:作者作为一个文人所要传达的文学内容。
六、本课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选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之中。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高≌考(试★题じ库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