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3.2《原子的构成》精练精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3.2《原子的构成》精练精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09:4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点二、 原子的构成
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 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解析】选D。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研究成果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稀土元素包括镧(La)与钇(Y)等17种元素,被称作当代的“工业味精”。镧、钇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选C。
3、 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解析】选A。从镧元素的汉字特点看,“镧”带“钅”字旁,应属于金属元素。判断元素的分类可以根据名称: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元素。只有汞例外,通常状况下是液态金属元素。元素的分类还可以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氦为2个)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一般为金属元素,大于4个的一般为非金属元素。
4、图1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解析】选D。由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核内有11个质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核外的电子总数为2+8+1=11.
5、以下四位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解析】选D。 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断的运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
6、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2 B.8 C.10 D.18
【解析】选D。 在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个。
7、 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答案】选D。
8、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答案】选A。
9、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现象①: ;
(2)现象②: ;
(3)现象③: 。
【解析】由题意知α粒子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高速运动。金原子的原子核也带正电、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是经过的原子核外很大的电子运动空间,说明原子核所占空间很小;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是经过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同性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是因为带正电、质量小的α粒子碰撞到质量大也带正电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核的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
【答案】(1)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3)金原子核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α粒子碰撞到金原子核时被弹了回来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