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
(2020·上海·同步练习)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范围以_____为主
A.亚热带季风气候
800——1200
毫米
B.温带大陆性气候
200——400
毫米
C.热带季风气候
1200——1600
毫米
D.温带季风气候
400——800
毫米
(2020·上海·同步练习)我国西南部有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山脉和江河沿南北方向延伸,阻隔东西交通。该山脉是
A.南岭
B.喜马拉雅山脉
C.雪峰山
D.横断山脉
(2019·宁波市鄞州区·期末)关于火山喷发,下列不正确的是
A.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出
B.火山喷发也有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C.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常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岛
D.喷出物全是高温岩浆
(2020·上海·期末)某中学利用寒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条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
1
自北向南从茫茫沙漠穿过巍峨昆仑来到雪域高原
B.路线
2
自东向西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C.路线
3
从南到北依次参加采摘苹果、柑橘、椰子的体验活动
D.路线
4
出发地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进入冰天雪地的“黑土地”
(2018·汕头市潮阳区·期末)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间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支离破碎,沟壑纵橫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2018·江门市江海区·期末)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甘肃天水市·真题)当我国某一年夏季风较强时,容易出现
A.西涝东旱
B.东涝西旱
C.南涝北旱
D.北涝南旱
(2020·甘肃天水市·真题)应对寒潮灾害性天气,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A.完全停止居民生活供水
B.加强预警,做好农业生产防护
C.对温室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
D.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
(2018·宁波市奉化区·期末)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如果地震引起崩塌、滑坡,应向与滚石前进路径垂直的方向奔跑躲避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2018·成都市温江区·期末)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2019·厦门市思明区·真题)云南省气象台
2019
年
5
月
10
日首次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云南气象干旱在
5
月持续发展,不少地方已经发展到了重旱甚至特旱。同学们围绕云南干旱问题进行了讨论,错误的是
A.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东南季风势力弱
B.干旱导致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C.此时应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
D.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019·唐山市路北区·期末)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6月
C.7月
D.9月
(2019·唐山市路北区·期末)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多选择着陆在地势平坦开阔的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019·宁波市鄞州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小科模拟火山喷发的课外实验。他将实验药品倒入火山模型内,再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红色气泡”开始从火山模型中喷涌而出,如同火山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之
B.实验中“红色气泡”模拟的是岩浆
C.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
D.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2019·唐山市路南区·期末)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怡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2018·天津红桥区·期末)以下有关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B.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C.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D.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019·天津红桥区·期末)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2019·石家庄市正定县·期末)读甲、乙、丙、丁四个省区轮廓图,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石家庄市正定县·期末)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
③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江苏常州市·真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我国
A.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
二、复合题
(2019·徐州市铜山区·期末)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读图组,完成下列问题。
(1)
甲图表示人口分界线,其界线最北端的城市是
,最南端的城市是
。此分界线以东人口
。(填稠密,稀疏)
【答案】黑河;腾冲;稠密
【解析】我国的人口密度线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云南省的腾冲县为界,以东人口密度大,西边人口密度小。
(2)
乙图为我国地势,
级阶梯示意图,M
线以东地形以
、
为主。
【答案】三;平原;丘陵
【解析】乙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M
线以东为第三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
从丙图看,江苏省由北向南依次跨
带和
带。
【答案】亚热;暖温
【解析】从丙图看,江苏省由北向南依次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4)
丁图中的
P
线为
分界线,大致和我国年降水量
mm
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季风—非季风区;400
【解析】丁图中的
P
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大致和我国年降水量
400
mm
而等降水量线一致。
(2018·北京通州区·期末)
如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山西省的简称是
A.陕
B.晋
C.冀
D.豫
(2)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秦岭以南
B.太行山以东
C.黄河以西
D.不临海
(3)
山西省降水分布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2018·深圳市宝安区)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字母所示山脉的名称正确的是
A.A—天山
B.B—祁连山脉
C.C—秦岭
D.D—大兴安岭
(2)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
(2020·上海·同步练习)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范围以_____为主
A.亚热带季风气候
800——1200
毫米
B.温带大陆性气候
200——400
毫米
C.热带季风气候
1200——1600
毫米
D.温带季风气候
400——800
毫米
【答案】D
【解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约为
400—800
毫米。
【知识点】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气候的分布及其特点
(2020·上海·同步练习)我国西南部有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山脉和江河沿南北方向延伸,阻隔东西交通。该山脉是
A.南岭
B.喜马拉雅山脉
C.雪峰山
D.横断山脉
【答案】D
【解析】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阻隔东西交通,由于海拔高,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知识点】主要的山脉及走向
(2019·宁波市鄞州区·期末)关于火山喷发,下列不正确的是
A.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缝中喷出
B.火山喷发也有对人类有利的方面
C.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常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岛
D.喷出物全是高温岩浆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火山喷发的有关知识,学生要了解火山喷发现象,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的现象称为火山喷发。岩浆从地壳裂纹中喷出的现象属于火山喷发,选项
A
正确。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有危害:火山碎屑流带来的危害(速度快于小汽车,遭遇者基本无人能幸免);火山气体带来的危害(使人中毒、窒息);火山喷发柱烟尘颗粒进入平流层带来的危害(遮挡太阳光线,使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是粮食减产引发饥荒);火山熔岩流带来的危害(即岩浆在地表流淌,毁坏公路、房屋等设施);同样也有利处:使土壤更加肥沃;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如硫磺、地热资源;矿泉水与旅游业等,B
正确。喷出物冷凝后形成岩浆岩,从而形成火山丘或火山岛,选项
C
正确。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固体的岩石碎屑,选项
D
不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
D。
【知识点】地质灾害及成因
(2020·上海·期末)某中学利用寒假开展“美丽中国之旅”地理研学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条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
1
自北向南从茫茫沙漠穿过巍峨昆仑来到雪域高原
B.路线
2
自东向西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C.路线
3
从南到北依次参加采摘苹果、柑橘、椰子的体验活动
D.路线
4
出发地郁郁葱葱,一路向北进入冰天雪地的“黑土地”
【答案】C
【解析】线路
3
自南向北,由热带到温带,依次参加采摘椰子、柑橘和苹果的体验活动。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018·汕头市潮阳区·期末)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间其声,不见其人。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支离破碎,沟壑纵橫
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壑把人与人之间隔的较远,难以见到人,故选
C。
【知识点】四大高原的位置及特点
(2018·江门市江海区·期末)小华利用暑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特征。图示地形剖面图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故只有乙线穿过三级阶梯。
【知识点】地势的特点
(2020·甘肃天水市·真题)当我国某一年夏季风较强时,容易出现
A.西涝东旱
B.东涝西旱
C.南涝北旱
D.北涝南旱
【答案】D
【知识点】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2020·甘肃天水市·真题)应对寒潮灾害性天气,以下做法不恰当的是
A.完全停止居民生活供水
B.加强预警,做好农业生产防护
C.对温室和畜舍等农业设施进行加固
D.及时清除高速公路和城市市区的路面积雪
【答案】A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2018·宁波市奉化区·期末)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
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大部分的地震是会造成破坏的
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
④如果地震引起崩塌、滑坡,应向与滚石前进路径垂直的方向奔跑躲避
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于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就产生了地震,①正确;一般来说小于里氏规模
2.5
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
2.5—5.0
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
5.0
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绝大多数地震都是不会造成破坏的,②错误;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③正确;如果地震引起崩塌、滑坡,要向与滚石前进方向垂直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④正确;火山和地震频繁的活动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就是火山和地震活动都频繁的地带,⑤错误。故选
A。
【知识点】地震定义及危害、地质灾害及成因
(2018·成都市温江区·期末)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答案】A
【解析】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大兴安岭。根据题意。故选
A。
【知识点】主要的山脉及走向、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地形区
(2019·厦门市思明区·真题)云南省气象台
2019
年
5
月
10
日首次发布干旱橙色预警,云南气象干旱在
5
月持续发展,不少地方已经发展到了重旱甚至特旱。同学们围绕云南干旱问题进行了讨论,错误的是
A.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东南季风势力弱
B.干旱导致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C.此时应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
D.干旱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答案】A
【解析】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省的大气降水主要来源于南亚的西南季风,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
B、干旱使农作物缺水,导致农作物减产,人畜饮用水源减少,饮水困难,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故
B
项错误;
C、干旱缺水时应限制高耗水行业用水,节约水资源,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故
C
项错误;
D、干旱时空气湿度小,极易引发火灾,说法正确,不符题意,故
D
项错误。
【知识点】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2019·唐山市路北区·期末)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
A.1月
B.6月
C.7月
D.9月
【答案】A
【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析】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冬季风在翻越重重山岭到达南方地区时,风力大大减弱。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1月)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
【知识点】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2019·唐山市路北区·期末)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多选择着陆在地势平坦开阔的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答案】A
【解析】以上四个地形区中,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人口分布稀疏;四川盆地和华北平原人口稠密,青藏高原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返回舱多选择着陆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内蒙古高原,故选
A。
【知识点】四大高原的位置及特点
(2019·宁波市鄞州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小科模拟火山喷发的课外实验。他将实验药品倒入火山模型内,再慢慢注入水两者就会剧烈反应,“红色气泡”开始从火山模型中喷涌而出,如同火山喷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形式之
B.实验中“红色气泡”模拟的是岩浆
C.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结构中的地幔
D.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选项
A
中,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成为火山、地震活动的多发地区,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剧烈表现之一,A
正确;实验中的“红色气泡”是模拟的岩浆,B
正确;地球内部主要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其中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物质主要为溶融状态,被称为软流层,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这里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
正确;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造成火山爆发;还有一种火山的成因是由于板块相互作用,比如在板块的俯冲带或碰撞带,由于摩擦形成了局部高温,一些含水矿物的脱水也降低了岩石的熔点,这时也会形成岩浆囊,从而引发火山活动,火山活动主要是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导致的,而不是人类活动,D
不正确;根据题意选择不正确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D。
【知识点】地质灾害及成因
(2019·唐山市路南区·期末)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怡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答案】C
【解析】A
选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故
A
正确;B
选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形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景色。故
B
正确;C
选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
C
错误;D
选项:“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应了我国冬季南北冬季温差大,北方寒冷,南方温暖的特点。故
D
正确;故选
C。
【知识点】夏季风对降水的影响
(2018·天津红桥区·期末)以下有关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B.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C.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D.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C
【知识点】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019·天津红桥区·期末)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答案】D
【解析】【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边疆地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解析】解:西北地区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严寒。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知识点】台风的利弊
(2019·石家庄市正定县·期末)读甲、乙、丙、丁四个省区轮廓图,图中的山脉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根据题意,故本题选
A。
【知识点】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2019·石家庄市正定县·期末)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是
①海拔高
②纬度高
③白昼短
④距冬季风源地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使得我国南北温差大。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且白昼时间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故②③④符合题意。①项海拔高不是造成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
B。
【知识点】影响气温的因素、冬季风对气温的影响
(2020·江苏常州市·真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我国
A.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C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
故选:C。
【知识点】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复合题
(2019·徐州市铜山区·期末)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读图组,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8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温度带的划分
(1)
甲图表示人口分界线,其界线最北端的城市是
,最南端的城市是
。此分界线以东人口
。(填稠密,稀疏)
【答案】黑河;腾冲;稠密
【解析】我国的人口密度线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云南省的腾冲县为界,以东人口密度大,西边人口密度小。
(2)
乙图为我国地势,
级阶梯示意图,M
线以东地形以
、
为主。
【答案】三;平原;丘陵
【解析】乙图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M
线以东为第三阶梯,其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
从丙图看,江苏省由北向南依次跨
带和
带。
【答案】亚热;暖温
【解析】从丙图看,江苏省由北向南依次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4)
丁图中的
P
线为
分界线,大致和我国年降水量
mm
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季风—非季风区;400
【解析】丁图中的
P
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大致和我国年降水量
400
mm
而等降水量线一致。
(2018·北京通州区·期末)
如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点】山西省的地理位置、34个省级行政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1)
山西省的简称是
A.陕
B.晋
C.冀
D.豫
【答案】B
【解析】山西省的简称是晋,陕西的简称是陕,冀是河北省的简称,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故
B
符合题意。
(2)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秦岭以南
B.太行山以东
C.黄河以西
D.不临海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黄河以东,不临海,故
D
符合题意。
(3)
山西省降水分布特点是
A.分布均匀
B.北多南少
C.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
【答案】C
【解析】山西省降水受纬度影响,其南部纬度低,降水多,北部纬度高,降水少,故
C
符合题意。
(2018·深圳市宝安区)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点】主要的山脉及走向、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概况
(1)
图中字母所示山脉的名称正确的是
A.A—天山
B.B—祁连山脉
C.C—秦岭
D.D—大兴安岭
【答案】C;D
【解析】A
为昆仑山,故
A
错误;B
为横断山脉,故
B
错误;C
为秦岭,故
C
正确;D
为大兴安岭,故
D
正确;结合题意。故选
CD。
(2)
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丘陵
B.平原
C.盆地
D.山地
【答案】A;B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以平原、丘陵为主。故选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