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燃烧 燃料
知识点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解析】选C。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Z一定是化合物;X 、Y 、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Z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2M+N)/2;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g B.11 g C.12 g D.14 g
【解析】选C。由图像知,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为1:1,6gA只能消耗6gB,则生成AB的质量是12 g 。
3、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O3 、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份,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解析】选D。CaCO3高温分解成CaO和CO2,当样品中只有CaCO3时,m2=56m1/100,所以D选项错。
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不一定和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l
【解析】选D。d反应前后质量虽没有改变,但不知是否影响反应速率,故A错;由质量守恒定律得5.40+3.20+4.00=待测值+2.56+7.20 求得待测值为3.84故B错;从数据可看出,a和b是反应物,C为生成物,属化合反应,故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假设a、b、c分别代表物质的化学式,计量数分别为x、y、z,则由题意得
xa + yb = zc
2x y
(6.40-3.84)g (3.20-2.56)g
x:y = 2:1 故选D。
5、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解析】选D。质量守恒定律用来解释化学反应,A、B、C都是物理变化。
6.甲醇(CH3OH)有毒,误饮可使眼睛失明,甚至死亡。最新研究证明用氨气(NH3)处
理含有甲醇的工业废水,能使其转变成无毒的物质。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CH3OH+1202+6NH3====3B+5C02+19H20
(1)上述反应中B物质的化学式为 ,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若处理含有0.32%甲醇的工业废水500t.理论上需要氨气多少吨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 N2 50%
(2) 解:设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
5CH3OH+1202+6NH3===3B+5C02+19H20
5×32 6×17
500t×0.32% x x=1.02t
答:理论上二需要氨气1.02t。
7、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石灰石样品研成粉末,然后取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滤渣质量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滤渣的质量/g
第一次 3.4 0.3
第二次 3.6 0.4
第三次 5.0 0.5
(1)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平均值为: (结果精确到0.1%)。
(2)引起三次实验数据差异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3)若利用题(1)的结果,煅烧100t这种石灰石,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多少吨 (结果精确到0.1t)
【答案】(1)90.0 %
(2)石灰石中磷酸钙分布不均匀(或滤渣未清洗干净或称量样品不准确或称量滤渣不准确或石灰石颗粒未充分反应)
(3)解: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100 56
100t×90.0% x
x=50.4t
答:理论上最多能得到氧化钙50.4t。
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