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精练精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精练精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10:3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燃烧 燃料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
1、修建“娄新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应如下:S+2KNO3+3C =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NO D.N2O
【解析】选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所以选A。
2、以下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而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因而④不正确;由生成物的组成可知,该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的一种元素可能是氧元素,因而该物质可能是氧化物。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解析】选 C。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乙中含有三种不同的原子,即含有三种元素;反应前的分子个数是三个,反应后分子个数为四个。根据质量守恒,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与两个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两个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4、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 + 2R == 3N2 + 4H2O + 2CO2 ;其中R的化学式是( )
A.N2O4 B.NO2 C.N2O D.CH4
【解析】选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可计算出R的化学式为N2O4。
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
【解析】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0+50+80+30=100+10+ x,解得x=70
6、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g干冰完全汽化成100g气体
C.10gNaCl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NaCl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解析】选D。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释化学变化,不包括能量的转化;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等于煤的原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之和
7、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 + 2N2O4 == 3N2 + 4H2O + 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
A.C2H8N2 B.N2H4 C.CH4 D.C6H7N
【解析】选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可以求出偏二甲肼的化
学式。
8、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A.探究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可能有硫酸生成
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
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
D.探究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
【解析】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铜在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肯定不是是炭黑。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选D。由表格数据知,N的质量增加25 g是生成物;Q 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P的质量减小10 g是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M质量为15 g,X的值为3。
10、二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它来自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对其污染治理的原理为:2NO2+2NaOH==NaNO3+NaNO2+X,X的化学式为 ( )
A. NH3 B. H2O C. NO2 D .HNO3
【解析】选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所以选B。
11、如图所示,物质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
有发生变化,但原子数目减少
B .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
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改变;从分子的构成上可以看出,A、C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从微粒反应的个数比上可以得出,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该反应物质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12、下列是小明课堂笔记中记录的有关化学用语,其中准确无误的是( )
A.氦的元素符号:Ha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D.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解析】选C。A中是元素符号,书写时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B中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而题中没有写出所带电荷情况;D中是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写错。
13、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十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
A. 12 B. 18 C.22 D.40
【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A的相对分子质量+40=B的相对分子质量+18,所以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2。
14、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选C。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则生成物中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其中一个分子未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5、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证明含有水,则该化合物中含有氢元素;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该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通过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氧元素的总质量(或氢元素和碳元素的总质量),判断是否该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
16、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解析】选B、D。由题意知25g的A与15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3;第一次反应停止后,A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B为9g,剩余B的质量为6g;根据质量守恒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30g-15g-9g=6g,则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5∶6=5:2;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25g+15g+10g=50g
+
+
甲 乙 丙 丁
图2
(反应前) (反应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