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12 17: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科学
3.4
简单机械
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
一根重100?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
A.50?N
B.75?N
C.25?N
D.100?N
2.
杠杆的种类很多,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开瓶器
B.钓鱼竿
C.人的前臂
D.定滑轮
3.
用剪刀剪硬纸片时,用刀口中部比用刀口头部剪,容易把硬纸片剪断,这是因为( )
A.减小了阻力
B.减小了阻力臂
C.增大了动力
D.增大了动力臂
4.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正常使用时,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
5.
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  )
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6.
如图所示,在建筑工地上经常看见塔吊,塔吊的横梁可以看成一根杠杆,塔吊在C处安装了较重的配重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美观
B.增大塔吊的阻力,确保塔吊不会翻倒
C.减小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
D.增大塔吊的阻力臂
7.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800?N的物体,一个人利用滑轮组拉动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60?N,当不计滑轮重及绳与轮之间的摩擦时,则人的水平拉力F是(

A.80?N
B.320?N
C.40?N
D.800?N
8.
山间公路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可以使汽车上山时(  )
A.减少行驶路程
B.缩短上山时间
C.减小牵引力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9.
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10.
用一个重10?N的动滑轮来提升50?N的物体,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  )
A.可能是35?N
B.正好是30?N
C.正好是25?N
D.可能是20?N
11.
在铁路道口常设有如图5所示的道闸,这种道闸平时上扬,当火车要通过道口时道闸转动到水平位置,示意过往的其他车辆停车等候,这种道闸称为常开型道闸。与之相反,另一种道闸平时水平放置,当有车辆要通过时,道闸上扬,允许车辆通过,这种道闸称为常闭型道闸。对于这两种道闸重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右侧
B.常开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右侧
C.常闭型道闸,重心应在O点左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使用动滑轮不一定省力
B.吃饭时,筷子是个省力杠杆
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
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
,但不能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所以使用它可以
,但不能

14.
每周一学校都举行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15.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AB被悬挂起来。已知AB=6AO,当A处悬挂100?N重物G时,杠杆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则杠杆的自重为_________。
16.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2
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若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
N;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则此时拉力F为
N。
17.
如图所示,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提绳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________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提绳C换到提绳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________。
18.
在山区常见到如图9所示的盘山公路。修建盘山公路是利用我们学过的一种简单机械
的原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汽车在上坡时能够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宗旨是“绿色”和“人文”。在所有的比赛场馆都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如图所示),为残疾人上下台阶提供方便。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学过的简单机械
,使用它的好处是
。而我们平常吃饭的筷子在使用时的好处是

20.
指出图中所列工具分别属于那种简单机械,剪刀
;扳手
;钻头

21.
如图所示为家庭电路常用的两种墙壁开关,其中
较易损坏,这是因为按动这种开关时,
较小,按动需用的力较大。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5分)
22.
如图13所示,重100?N的均匀细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l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
如图1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4.
用如图15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绕线。
四、计算题(25题14分,共14分)
25.
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如图所示),所用的滑轮每只2
kg,每次将一袋50
kg的水泥提升5
m。(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求: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
(2)每次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
1.
A
解析:以棒的一端作为支点,棒在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重力的作用点在棒的中点,拉力的作用点在棒的另一端。设棒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l=F?l,所以F=G=×100?N=50?N。选项A正确。
2.
A
解析:选项A,我们使用开瓶器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省力杠杆,符合题意;选项B,我们使用钓鱼竿是为了省距离,并且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它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选项C,若把前臂看成杠杆,支点在肘关节的位置,肱二头肌收缩抬起前臂是动力,重物作用在手上产生的力是阻力。当屈肘将重物举起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不符合题意;选项D,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不符合题意。
3.
B
解析:用剪刀剪硬纸片时,用刀口中部比用刀口头部剪,能够减小阻力臂,所以容易把硬纸片剪断。选项A、C、D都不正确,选项B正确。
4.
D
解析:由图可知,A、B、C三种剪子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故均不符合题意;D中的剪子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子头部,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
D
解析:要使跷跷板平衡,必须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即,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B
解析:塔吊在工作时经常吊运很重的物体,在塔吊的C处安装较重的配重物,就是为了增大塔吊的阻力,使塔吊在吊运重物时不会翻倒,选项B正确。塔吊的阻力臂是固定的,没法改变,选项D错误。安装配重物后增大了塔吊所吊物体的重力,选项C错误。美观也不是安装配重物的主要目的,选项A错误。
7.
A
解析:由题意可知,左侧滑轮为动滑轮,右侧滑轮为定滑轮,此滑轮组能省一半力。即人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的一半,F为80?N。
8.
C
解析:盘山公路修成斜面,车行驶的路程变长,在速度不变时,增加了上山时间。使用斜面可以省力,减小了车辆上山时所需要的牵引力。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9.
D
解析:选项A,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选项B,阻力臂大于动力臂,费力。选项C,吊动滑轮的为2股绳子,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选项D,吊动滑轮的为3股绳子,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所以最省力。
10.
A
解析: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F=(G动+G物)=×60?N=30?N,因题目中没有注明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说明要计算摩擦和绳子的重力,所以实际工作中所用的拉力一定大于30?N,用排除法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11.
A
解析:当重心在O点左侧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杠杆左端下降,右端上扬,这是常开型的;当重心在O点右侧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杠杆右端下降,左端上扬,这是常闭型的。故选A。
12.
A
解析:正常使用一个动滑轮时,假设提升的物体重10?N,动滑轮重60?N,则提升物体的拉力大小为35?N(不计绳重和摩擦),比直接提升重物费力,选项A正确。吃饭时,手对筷子的力是动力,食物对筷子的力是阻力。此种情况下,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所以筷子是个费力杠杆,选项B错误。我们使用杠杆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选项C错误。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选项D错误。
13.
等臂
改变动力的方向
省力
省力
省力
改变动力的方向
解析: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是一个省力杠杆,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省力但费距离,并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4.

不能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旗杆顶部的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能省力。
15.
50
解析:本题中杠杆只在右端悬挂了一个重物却能达到平衡,很明显是靠杠杆本身的重力G1达到平衡的。棒AB粗细均匀,棒AB的重心在棒的中点O1上,设棒AB长l,则阻力臂AO=,动力臂OO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1·OO1=G·AO,代入数据可解得G1=50?N。
16.
1
1.25
解析:不考虑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用手做的功,使用斜面做的功,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即,则拉力。用手做的有用功,机械效率,由
,得总功;则拉力。
17.
(1)质量
(2)大
解析:(1)杆秤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力臂的大小关系得出物体重和秤砣重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秤砣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2)当从提绳C换到提绳B时,分析两边力和力臂的大小是否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最大测量值的变化。
18.
斜面
省力
解析:斜面模型加长了距离,但是可以在物体向上运动时省力,故盘山公路修成了斜面形。
19.
斜面
省力
省距离
解析:根据斜面的定义可知,如题图所示为残疾人(特别是乘坐轮椅的)建立了专用通道,实际上就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斜面;使用斜面时,若不计摩擦,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所用推力就是斜面长的几分之一,所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我们平常吃饭的筷子是一种杠杆,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但使用这种杠杆可以省距离。
20.
杠杆
轮轴(或连续转动的杠杆)
斜面
解析:剪刀是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的,图中的剪刀属于省力杠杆;扳手使用时绕中间的轴转动,所以属于轮轴,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钻头的刀刃呈斜坡状,属于斜面。
21.

力臂
解析:把开关当做杠杆模型:由于甲的动力臂较小,所以按动时需要的力较大,容易损坏。
25(1)
500N(2
)2500(3)
96.2%
第4题
第10题
第6题
第7题
第9题
第11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3题
第22题
第24题
第26题
第10题
第23题
第22题
第24题
第10题
第10题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