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及程序设计-循环语句程序实现》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思想
1、本节课先通过对For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结构的复习回顾,巩固已学知识。然后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最后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本课通过 “勒索病毒”引入加密概念,引导学生对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进行思考,此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建构就是认知结构的组建,其过程一般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进而联系所学的知识。
3、整堂课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处理和运用、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循环语句的一般格式和使用方法,能利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案例。
2、结合For循环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完成For循环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并完成代码的编写、界面设计。
3、培养学生分析重复问题和利用VB循环语句解决重复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情景,设置相应任务,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在教师提示下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点上机操作,进而完成知识的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所创设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和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够满足高中学生求知欲的需要,让学生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作品的乐趣,产生学习信息技术时的愉快、喜爱的情感
(二)内容分析
重点:掌握For循环语句的格式,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通过对For循环语句的编写加深对Do-while循环语句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能够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序解决具体的问题;
2.对具体问题完成数学建模并编写代码。
《VB循环结构》是本章的一个是难点,如何能由浅入深的将循环结构讲解清楚,又能让学生继续保持学习程序的兴趣,是本节内容上课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本节课将之前学过的VB知识点进行串联,在逐步实现突破情景悬念的过程中分解知识点,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透彻地分析和理解,并逐个击破。
(三)学生分析
学生在学习VB程序之前,一直学习的是计算机应用软件,认为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动动手操作,存在一定的不多动脑筋的学习惰性。但是在学习VB程序这一部分的时候,很多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前面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生会有一种恐慌心理,很容易觉得程序设计很难,产生放弃想法。在本章的前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VB界面设计,以及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及循环结构基本语句,这些内容并不十分难,学生还有一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内容中,对于循环语句的格式、功能等采用教师讲解法;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循环语句的理解,采用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准备
VB案例源文件、学习任务单
三、教与学的过程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3分钟)
对For循环语句、Do-while循环语句结构的复习回顾,结合案例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循环变量的设置;2.跳出循环的判断(true或者false);3.有没有可能是变量>终值。
认真听老师的问题,思考并解决(学生回答问题1.2.3)
加深对For循环语句的理解
知识回顾(2分钟)
结合案例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条件表达式为正继续循环,为假跳出循环;2.除了判断循环变量的值跳出循环外,其他方式跳出循环。
认真听老师的问题,思考并解决(学生回答问题1.2)
加深对Do-while循环语句的理解
创设情境(2分钟)
通过“勒索病毒”案例,提醒大家注意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最后引出加密的概念。
学生感同身受,有很深的代入感,对信息的安全也有初步的了解,对数据加密解密有浓厚的兴趣
引入概念,提升学习兴趣
提出实际问题(2分钟)
提出“简单字符加密”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
学生完成问题的认知
加深加密概念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1.将密文依次提取字符;
2.判断该字符(根据ascii值判断)为英文字符或非英文字符(为什么要区分);
3.英文字符ascii值加1,非英文字符直接输出;
4.处理英文字符中的z与Z并输出;
5.将处理后的密文输出。
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单思考,并利用知识链接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代码编写
1.学生利用循环解决“依次”提取问题;
2.英文字符和非英文字符的判定,代码编写;
3.z和Z字符的处理;
4.相应字符的存储和输出。
很自然的引出循环结构;循环的终值Len(s);
利用Ascii值判断英文字符和非英文字符;
英文字符Ascii值加1后转换、存储、输出。
板书流程图
通过板书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将上个环节的问题串联起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某些具体的问题有具体的解决代码,结合学习任务单的代码,完成代码编写和界面设计
通过分析问题,更加深入的理解循环的执行过程;
掌握循环结构流程图,学会根据流程图完善循环代码;
学生完成问题的代码编写。
上机操作
老师全程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对出现的同类问题及时解决
结合学习任务单,学生上机操作。
学生解决简单字符加密,熟悉代码编写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代码和界面结合起来思考。
课堂评价总结
选取部分有代表性作业进行点评;
总结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失误进行分析,并提醒注意的地方;
对课堂中的学生操作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布置作业:奇偶校验问题解决,完成代码的填空。
学生通过FTP上交窗体、工程、导出文件;
同学之间相互欣赏作品,交流代码编写心得体会,找出不足;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四、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开始
循环语句结构复习回顾
通过勒索病毒了解加密概念
提出问题“简单字符加密”
提出解决问题的重难点
提出解决问题的流程
上机操作
本节课点评和总结
作业和反馈
下课
五、教学反思
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案例中,在问题的引入是就利用“勒索病毒”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单字符加密”任务了解以下思维:“依次提取”和“依次回收”问题;通过ascii值判断字符;对问题特例的处理等。以上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程序思维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循环结构的奥秘。建议主要是把思想讲透,任务环节设计不要让学生形成只需要粘贴代码的定式思维,而是要让他们主动思考,根据程序流程图的理解设计补充代码,教学任务环节需要重新细化设计,课后小结也要落实扎实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