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12: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检测认识到有的物质易导电;有的物质不易导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电路检测器 、20种检测材料
学生准备: 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聚焦 (5分钟) 提问:
在连接电路时,我们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思考、交流 将话题聚焦到:为什么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
二、探索 (25分钟) 我们可以借助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选取身边的20种物体,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记录下来。
1. 先检测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
2. 预测被检测物体能否使小灯泡亮起来。
3. 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到导电性,做好记录,并与预测进行比较。
4. 将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放在一边,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放在另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又什么异同吗?
提前检验、预测、实测、记录、分析比较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20种物体
通过测试搜集证据,发现有些物体可以让电流通过,有些物体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通过测试、比较和分析最终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三、研讨 (10 分钟) 1.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哪些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我们对物体导电性的预测与实际的检测结果相同吗?我们检测的结果都一样吗?
2.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在检测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3.下图中的这些物品的哪些部分是用导体材料制成的,哪些部分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为什么这样选用材料?
整理检测记录
分享交流、发表观点
阅读安全提示:
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的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导体。如果我们触及了家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脑上。 根据探索结果,讨论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哪些物体不可以导电。归纳总结出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合理运用解释生活种的现象。
意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