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2 21: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赵成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古兰经》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可反映其贡献的是
A.
B.
C.
D.
(2019·期末)创立伊斯兰教,并推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是(

A.释迦牟尼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2018·真题)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A.西班牙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葡萄牙人
(2019·西安市碑林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
(2020·湖南邵阳市·真题)2020

3
月,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广大穆斯林说,新冠肺炎病毒没什么可怕!人们可以通过向安拉祈福而获得打败病毒精神力量。据此判断,哈梅内伊信奉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019·天津红桥区)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日本在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王朝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王朝“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推古改革
D.圣德太子改革
(2018·昆明市官渡区·模拟)春节是中国的新年,而对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来说,他们的新年是开斋节。下列人物中,与开斋节的起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查理·马特
B.穆罕默德
C.亚历山大大帝
D.释迦牟尼
(2020·江苏镇江市·真题)《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创作者是古代
A.埃及人
B.印度人
C.日耳曼人
D.阿拉伯人
(2019·佛山市禅城区·期末)“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医学集成》
B.阿拉伯数字
C.巴格达的“智慧官”
D.计算机网络
(2020·湖南岳阳市·真题)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8·南昌市东湖区)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它属于什么方面的改革措施
A.政治
B.思想
C.文化
D.经济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7
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古代日本
(2018·南昌市东湖区)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2019·云南昆明市·真题)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2018·南昌市东湖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其中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古巴比伦人
D.阿拉伯人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道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B.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
基督教
道教
D.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二、复合题
(2020·真题)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如图中
A、B
两国分别是?公元
7
世纪,A
国为应对外族入侵采取了怎样的措施?B
国受先进文化影响所进行的改革是什么?
(2)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唐都长安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并分析唐朝对外政策给唐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
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一种文明经久不衰奥秘何在?
?
(2018·台州市椒江区·期末)?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副漫画。
材料三
646
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知识点】商鞅变法、雅典的民主政治、大化改新
(1)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材料一说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对内原因是什么?
(2)
?上图的民主措施是雅典哪位执政官确立的?
(3)
?材料中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结合材料三说说此改革之后的日本成为了怎样的新的封建国家?
(4)
?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19·昆明市五华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
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
世纪
30
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
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
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
1/3,经济陷于崩溃。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

9

29
日)
材料四:1979
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
2001
年底,日本对华投资企业达
22370
家,协议投资
441
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
327
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2004
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陈景彦《喜忧并存之
35
年——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本国国内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
19
世纪末对“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后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0
世纪
30
年代,他再次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根据材料二指出战争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4)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就中日关系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选择题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赵成小时候听妈妈给他讲过“芝麻开门”“阿拉丁神灯”的故事。这两则故事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
B.《圣经》
C.《天方夜谭》
D.《古兰经》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可反映其贡献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19·期末)创立伊斯兰教,并推进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是(

A.释迦牟尼
B.伯利克里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国家的相关知识。
【解析】A.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B.伯利克里使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C.亚历山大是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者。
D.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先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逐步征服麦加等地区,632年,穆罕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穆罕默德对阿拉伯国家的贡献。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018·真题)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A.西班牙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葡萄牙人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19·西安市碑林区)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创立伊斯兰教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徳的信徒;622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
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
年穆罕默徳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粮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正确答案为
C。
故选
C。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020·湖南邵阳市·真题)2020

3
月,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广大穆斯林说,新冠肺炎病毒没什么可怕!人们可以通过向安拉祈福而获得打败病毒精神力量。据此判断,哈梅内伊信奉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根据“穆斯林”、“安拉”等信息可知,这一宗教信仰真主安拉,信教者被称为穆斯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
正确;所学知识可知,信仰佛法僧三宝的在家、出家四众的通称是佛教徒。与材料不符,A
错误;基督教敬拜上帝,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B
错误;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C
错误。综上故选
D。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019·天津红桥区)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
18
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日本在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王朝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王朝“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推古改革
D.圣德太子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2018·昆明市官渡区·模拟)春节是中国的新年,而对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来说,他们的新年是开斋节。下列人物中,与开斋节的起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查理·马特
B.穆罕默德
C.亚历山大大帝
D.释迦牟尼
【答案】B
【知识点】伊斯兰教的创立
(2020·江苏镇江市·真题)《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创作者是古代
A.埃及人
B.印度人
C.日耳曼人
D.阿拉伯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其创作者是古代阿拉伯人,D
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ABC
项不符,排除。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19·佛山市禅城区·期末)“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医学集成》
B.阿拉伯数字
C.巴格达的“智慧官”
D.计算机网络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
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阿拉伯数字。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
0

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都不属于数学,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20·湖南岳阳市·真题)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
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
③目前国际通用的历法伊斯兰教有关
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佛教诞生于南亚的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地区,①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于亚洲正确;佛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伊斯兰教在公元
7
世纪中叶自西亚、中东传入中国。②最先传入我国的是佛教正确;④三大宗教都宣扬忍耐顺从正确;因此
B
正确;目前通用的历法采用公元纪年法,原称基督纪元,公历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因此公元纪年法与伊斯兰教无关。因此③错误。由此排除
ACD。综上故选
B。
【知识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伊斯兰教的创立、基督教
(2018·南昌市东湖区)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它属于什么方面的改革措施
A.政治
B.思想
C.文化
D.经济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选项
D
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
D。
【知识点】大化改新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7
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古代日本
【答案】D
【知识点】大化改新
(2018·南昌市东湖区)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武士,故
D
正确;
A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D。
【知识点】幕府统治
(2019·云南昆明市·真题)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度,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7
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大化改新开始。表格材料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故选
B。伯里克利改革发生在公元前
5
世纪,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汉化政策;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C、D
皆不符合材料信息。
【知识点】大化改新
(2018·南昌市东湖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其中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古巴比伦人
D.阿拉伯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古印度人发明了从
0

9
的计数法,而阿拉伯人改造并传播了古印度人发明的从
0

9
的计数法,形成了今天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选项
A
符合题意;而选项
BCD
不符合史实,故选
A。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道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B.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
基督教
道教
D.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答案】D
【知识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伊斯兰教的创立、基督教
二、复合题
(2020·真题)读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知识点】鉴真东渡、拜占庭帝国的兴亡、大化改新、经济的繁荣、陆上丝绸之路
(1)
如图中
A、B
两国分别是?公元
7
世纪,A
国为应对外族入侵采取了怎样的措施?B
国受先进文化影响所进行的改革是什么?
【答案】A:拜占庭帝国(答东罗马帝国或拂菻亦可);B:日本。
A
国: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B
国:大化改新。(答具体措施亦可)
【解析】根据图信息“君士坦丁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
是拜占庭帝国;根据图信息“平城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B
是日本。根据所学知识,公元
7
世纪,拜占庭帝国为应对外族入侵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公元前
7
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2)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唐都长安在对外交往中的地位,并分析唐朝对外政策给唐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地位:国际性的大都会;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文化对外辐射的中心等。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盛唐气象;有利于激发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了唐文化的内涵;扩大了唐文化的影响等。
【解析】根据图示“陆上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唐朝都市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会;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文化对外辐射的中心等。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形成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盛唐气象;有利于激发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了唐文化的内涵;扩大了唐文化的影响等。
(3)
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一种文明经久不衰奥秘何在??
【答案】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等。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等。
(2018·台州市椒江区·期末)?
材料一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副漫画。
材料三
646
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知识点】商鞅变法、雅典的民主政治、大化改新
(1)
?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材料一说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对内原因是什么?
【答案】商鞅;对内推行法治,奖励耕织和军功。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结合所学可知,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材料一中的“商君”是商鞅;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对内推行法治,奖励耕织和军功,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2)
?上图的民主措施是雅典哪位执政官确立的?
【答案】克里斯提尼;一分为二地评价,利:为平民争取部分权益,对西方民主产生巨大影响。弊: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占少数。(要求:从两方面评价即可)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中实行陶片放逐法对待犯错的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要一分为二地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利:为平民争取部分权益,对西方民主产生巨大影响。弊: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占少数。
(3)
?材料中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结合材料三说说此改革之后的日本成为了怎样的新的封建国家?
【答案】大化改新,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解析】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646
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结合所学可知,646
年日本开始大化改新;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7
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4)
?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解析】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如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2019·昆明市五华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当隋唐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各种典章制度臻于完备时期,大量日本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归国后,自然会将中日两国从多方面加以比较,更易看出日本的差距,要求仿效中国、进行变革的愿望更加强烈,从而加速了大化改新局面的出现。
——摘编自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
材料二: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19
世纪末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
世纪
30
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
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
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
1/3,经济陷于崩溃。
——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

9

29
日)
材料四:1979
年开始中日经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
2001
年底,日本对华投资企业达
22370
家,协议投资
441
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
327
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2004
年中日贸易额首次超过美日贸易,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陈景彦《喜忧并存之
35
年——中日建交以来的历史回眸》
【知识点】《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大化改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推动本国国内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答案】目的:学习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
影响: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
19
世纪末对“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后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20
世纪
30
年代,他再次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根据材料二指出战争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马关条约》;(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了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3)
根据材料三、四,归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意义。
【答案】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
(4)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就中日关系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