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
(2019·云南昆明市·真题)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宪章》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2018
年
5
月,中国理论界举行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在纪念活动中,必然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A.《权利法案》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2019·广东东莞市)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2020·云南昆明市·学业)某同学在历史故事分享时讲到:5
月
21
日,凡尔赛反动武装最终冲破了圣克鲁门……27
日,剩余的公社战士退守至拉雪兹神甫公墓……28
日晚,公社战士高呼“公社万岁!”英勇牺牲。故事描述的是
A.五月流血周
B.宪章运动
C.攻占巴士底狱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019·天津·学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列宁是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人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材料中“它的科学”是指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2019·天津·学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列宁主义的诞生
D.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当
18
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
B.工厂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2019·期末)“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唱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的战歌是
A.《国际歌》
B.《马赛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交响曲》
(2018·深圳市宝安区)18
世纪末,伦敦污染严重,常被大雾笼罩,“世界雾都”因之得名,大量植物死亡、晾晒的衣服变黑,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这是因为
A.英国开垦土地,水土流失造成沙尘暴频发
B.伦敦化工企业太多,空气污染严重
C.工业革命中燃烧大量煤炭,造成污染
D.伦敦地势不好,大雾不容易散去,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2019·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期末)在历史名人知识竞赛中,主持人给出了如下提示:“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现了无产者的前程。”下列人物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2020·北京昌平区·模拟)如图出自
19
世纪初英国出版的图片集,展示了这一时期英国利兹南部一处煤矿。该图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最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变革了生产方式
③推动了英国革命的爆发
④开启了铁路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9·石家庄市新华区·期末)1851
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德国的思想家已经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冲击了德国封建统治
B.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
C.直接指导了欧洲早期的三大工人运动
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2020·北京郊区燕山区·模拟)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在
1872
年德文版序言指出“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否定了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主张
B.《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
C.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D.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内容完全正确
(2018·广东深圳市·期末)2018
年
5
月
3
日“风云激荡
200
年——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历史文献展在南京举行,大会展出了《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该宣言发表于
A.1776
年
B.1818
年
C.1848
年
D.1862
年
(2019·天津南开区·学业)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D.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2018·石家庄市新华区·期末)“荷兰是一个商业权的国家,它的成就主要是通过商业公司进行商业活动进行的:而在英国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
40%—50%,或欧洲的
55%—60%
二者相比发现英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经济中心的转移
B.在同荷兰争霸中取得了胜利
C.工业资本的强大
D.三角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
二、复合题
(2018·真题)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
材料一: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①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了很多国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并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
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到达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意义是③
材料二:英国海滨旅游最初局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人士。工业革命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资产阶级人士也开始参与其中。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不得不增加工人的工资并给予他们带薪假日;1840
年以后,铁路的修建使交通费用降低,工人也开始到海滨旅游。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少分人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1984
年中国人均出游仅有
0.2
次,到
2015
年超过
3
次,知年则达到
37
次。除休闲娱乐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也成为旅游者的追求,旅游已是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
40
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四: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
序号
年份
口号
①
2001
年
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②
2003
年
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区动力
③
2008
年
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④
2011
年
旅游——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⑤
2013
年
旅游与水: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⑥
2016
年
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1)
?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曾经在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有
。
(2)
?依据材料二,说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背景和条件。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旅游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4)
?依据材料四,概括世界旅游日口号体现的
21
世纪的时代课题。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示例:
(2020·北京海淀区·模拟)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词语的含义也在变化;“富强”即是一个例证。
(1)
商鞅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某同学在课外学习时阅读了以下漫画:
依据所学完成表格。
?
措施
影响
富国
强兵
对应漫画内容
(2)
材料一
1760-1810
年,英国对外出口贸易增长了三倍多。贸易的急速增长说明了经济的繁荣,强大的经济力量又增强了英国海军的潜力。新的造船厂、铸铁厂和兵工厂不断投产,1797年,朴次茅斯造船厂用蒸汽泵替换了使用多年的马力泵,“大规模生产战舰零部件”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船厂的工作效率。1815
年左右,英国建立了不可挑战的海洋霸权。
——摘编自王东《1793-1815
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
19
世纪初,英国以富强著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建立海洋霸权的原因。
【答案】工业革命,生产技术提升,英国经济实力提升,有利于发展海军,建立海上霸权。
时段
典型言论
“富强”观念
一、19
世纪
60
至
80
年代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包括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常常与“仿效西法”“采用西学”等相连
二、1895-1900
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898
年,“富强”的使用次数达到了最高峰,主要指工商、国防
、
、等方面的改革
i
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ii
结合所学,分析阶段一至阶段二“富强”含义变化的原因。
(4)
材料二
1900~1911
年,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至少
1599
种,超过此前翻译书籍总数的两倍。
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
时间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
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
应用科学(医学、机器制造等)
其他
1860~1899
年
22.16%
29.19%
40.54%
8.11%
1902~1904
年
61.02%
21.09%
10.55%
7.34%
依据材料三,说出
1900
年前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5)
材料三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谈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
(2019·天津河北区·学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材料一:2003
年,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
20
本书”,《共产党宣言》名列其中。
——统编教材历史九年级上册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所学,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
(3)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统编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依据所学,列举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
(2019·广东深圳市·真题)“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国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一、选择题
(2019·云南昆明市·真题)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宪章》
【答案】C
【解析】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选
C。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9·云南昆明市·模拟)2018
年
5
月,中国理论界举行多种活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在纪念活动中,必然提到的一部著作是
A.《权利法案》
B.《共产党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B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9·广东东莞市)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答案】A
【知识点】“蒸汽时代”的到来
(2020·云南昆明市·学业)某同学在历史故事分享时讲到:5
月
21
日,凡尔赛反动武装最终冲破了圣克鲁门……27
日,剩余的公社战士退守至拉雪兹神甫公墓……28
日晚,公社战士高呼“公社万岁!”英勇牺牲。故事描述的是
A.五月流血周
B.宪章运动
C.攻占巴士底狱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答案】A
【知识点】巴黎公社
(2019·天津·学业)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
A.棉纺织业
B.交通运输业
C.采矿业
D.冶金业
【答案】A
【知识点】纺织技术的革新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列宁是这样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人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材料中“它的科学”是指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列宁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B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9·天津·学业)《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列宁主义的诞生
D.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答案】B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当
18
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
B.工厂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
D.生产自动化
【答案】C
【知识点】“蒸汽时代”的到来
(2019·期末)“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唱遍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的战歌是
A.《国际歌》
B.《马赛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交响曲》
【答案】A
【知识点】第一国际
(2018·深圳市宝安区)18
世纪末,伦敦污染严重,常被大雾笼罩,“世界雾都”因之得名,大量植物死亡、晾晒的衣服变黑,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这是因为
A.英国开垦土地,水土流失造成沙尘暴频发
B.伦敦化工企业太多,空气污染严重
C.工业革命中燃烧大量煤炭,造成污染
D.伦敦地势不好,大雾不容易散去,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蒸汽机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使用量处于高峰状态,造成污染。C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知识点】“蒸汽时代”的到来
(2019·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期末)在历史名人知识竞赛中,主持人给出了如下提示:“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现了无产者的前程。”下列人物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选项
C
符合题意;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选项
A
不符合题意;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是苏联时期的领导人,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20·北京昌平区·模拟)如图出自
19
世纪初英国出版的图片集,展示了这一时期英国利兹南部一处煤矿。该图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最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变革了生产方式
③推动了英国革命的爆发
④开启了铁路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
(2019·石家庄市新华区·期末)1851
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德国的思想家已经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解剖病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冲击了德国封建统治
B.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
C.直接指导了欧洲早期的三大工人运动
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1851
年宣布资本主义死刑”和所学史实应该指的是
1848
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迅速蔓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故
B
符合题意。ACD
三项不是其产生的历史影响,故排除。因此本题答案选
B。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20·北京郊区燕山区·模拟)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在
1872
年德文版序言指出“不管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否定了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主张
B.《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
C.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D.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内容完全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8·广东深圳市·期末)2018
年
5
月
3
日“风云激荡
200
年——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历史文献展在南京举行,大会展出了《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该宣言发表于
A.1776
年
B.1818
年
C.1848
年
D.1862
年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德意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故
C
符合题意;1776
年、1818
年、1862
年与《共产党宣言》发表无关,故
AB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C。
【知识点】《共产党宣言》
(2019·天津南开区·学业)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美国人发明了轮船
D.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答案】A
【知识点】纺织技术的革新
(2018·石家庄市新华区·期末)“荷兰是一个商业权的国家,它的成就主要是通过商业公司进行商业活动进行的:而在英国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
40%—50%,或欧洲的
55%—60%
二者相比发现英国崛起的最大特点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经济中心的转移
B.在同荷兰争霸中取得了胜利
C.工业资本的强大
D.三角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荷兰靠商业资本崛起,而英囯靠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崛起,拥有强大的工业资本,故此题选
C。ABD
三项不是材料分析的重点。
【知识点】“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复合题
(2018·真题)现代旅游由古代旅行、游历等活动演进发展而来。
材料一: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时期
人物
游历及成就
春秋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他思想的核心是①
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了很多国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②
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法,并将沿途的风土人情等情况介绍到中国
明朝
郑和七下西洋,到达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意义是③
材料二:英国海滨旅游最初局限于贵族和上流社会人士。工业革命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资产阶级人士也开始参与其中。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不得不增加工人的工资并给予他们带薪假日;1840
年以后,铁路的修建使交通费用降低,工人也开始到海滨旅游。海滨旅游在英国逐渐蔚然成风。
——摘编自马婕妤《英国工业革命期间的休闲生活》
材料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只有少分人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1984
年中国人均出游仅有
0.2
次,到
2015
年超过
3
次,知年则达到
37
次。除休闲娱乐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也成为旅游者的追求,旅游已是人们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夏杰长、徐金海《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
40
年:回顾与展望》
材料四:历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部分):
序号
年份
口号
①
2001
年
旅游业:为和平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服务的工具
②
2003
年
旅游业:一种消除贫困、创造就业与社会和谐的驱区动力
③
2008
年
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④
2011
年
旅游——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⑤
2013
年
旅游与水: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⑥
2016
年
旅游促进发展,旅游促进扶贫,旅游促进和平
【知识点】“蒸汽时代”的到来、玄奘西行、火车与铁路、日常生活的变化、孔子和儒家学说、郑和下西洋、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
?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以上人物中曾经在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有
。
【答案】“仁”;唐朝;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张骞。
【解析】本题通过古代旅行、游历考查基础知识。填写表格时需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题目本身较为基础;第二小问考查同学们对丝绸之路相关内容的掌握,直接填写人物姓名即可。
(2)
?依据材料二,说出海滨旅游在英国蔚然成风的背景和条件。
【答案】工业革命;工人工资提高、铁路等交通运输的便利、出行成本降低。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相关知识。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海滨旅游日益旺盛。条件从材料中工人工资提高、铁路等交通运输的便利、出行成本降低等得到答案。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旅游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出游人次增多,内容有休闲娱乐、开视野、陶冶性情、学习知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一问考察变化,注意答题格式,即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第二问分析变化的原因,要聚焦到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4)
?依据材料四,概括世界旅游日口号体现的
21
世纪的时代课题。
要求: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示例:
【答案】
序号
时代课题
1
序号
时代课题
2
②、③
经济发展?
①
世界和平?
④、⑤
⑥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通过表格历年旅游口号的变化进行分类,从现代旅游的作用、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根据示例进行概括作答。
(2020·北京海淀区·模拟)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词语的含义也在变化;“富强”即是一个例证。
【知识点】百日维新、早期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梦、商鞅变法、“蒸汽时代”的到来
(1)
商鞅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某同学在课外学习时阅读了以下漫画:
依据所学完成表格。
?
措施
影响
富国
强兵
对应漫画内容
【答案】
?
措施
影响
富国
强兵
对应漫画内容
②④
①
③
(2)
材料一
1760-1810
年,英国对外出口贸易增长了三倍多。贸易的急速增长说明了经济的繁荣,强大的经济力量又增强了英国海军的潜力。新的造船厂、铸铁厂和兵工厂不断投产,1797年,朴次茅斯造船厂用蒸汽泵替换了使用多年的马力泵,“大规模生产战舰零部件”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船厂的工作效率。1815
年左右,英国建立了不可挑战的海洋霸权。
——摘编自王东《1793-1815
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
19
世纪初,英国以富强著称。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英国建立海洋霸权的原因。
【答案】工业革命,生产技术提升,英国经济实力提升,有利于发展海军,建立海上霸权。
时段
典型言论
“富强”观念
一、19
世纪
60
至
80
年代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包括工商、国防两方面的内容。常常与“仿效西法”“采用西学”等相连
二、1895-1900
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898
年,“富强”的使用次数达到了最高峰,主要指工商、国防
、
、等方面的改革
i
选择适合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答案】教育;政治制度
ii
结合所学,分析阶段一至阶段二“富强”含义变化的原因。
【答案】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学习西方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危亡,提出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4)
材料二
1900~1911
年,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至少
1599
种,超过此前翻译书籍总数的两倍。
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
时间
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
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
应用科学(医学、机器制造等)
其他
1860~1899
年
22.16%
29.19%
40.54%
8.11%
1902~1904
年
61.02%
21.09%
10.55%
7.34%
依据材料三,说出
1900
年前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略。
(5)
材料三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谈谈“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间的关系。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019·天津河北区·学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九大、《共产党宣言》、南昌起义、邓小平理论、“蒸汽时代”的到来、秋收起义
(1)
材料一:2003
年,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
20
本书”,《共产党宣言》名列其中。
——统编教材历史九年级上册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所学,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答案】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2)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
【答案】理论:毛泽东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
实践:领导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武装割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开展土地革命。
(3)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统编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依据所学,列举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理论。
【答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9·广东深圳市·真题)“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指导新实践。”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和枷锁……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国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请回答:
【知识点】启蒙运动、《共产党宣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爆发和过程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思想和文化革命”、“大革命”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
【答案】事件: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人物:李大钊。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