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的运算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的运算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2 19:2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运算律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教材分析:
简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渗透了简便运算的思想,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是学生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不但能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好《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学生今后的计算起至关重要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五个运算定律和两个运算性质。并且对简算挺感兴趣的,在日常计算中,他们也能自觉地进行简算。但是对一些易上当、易混淆、有一定难度的计算题,显得束手无策。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解、辨析运算定律和性质,学会正确地利用数和运算符号的特征合理灵活进行简算,从而达到培养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设计思想: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分析整理、启发引导等多种方法交替运用。
本课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分层训练——形成能力,培养习惯。
课堂总结——共同提高。
首先我开门见山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白今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着开始分层训练。第一个环节——抢答。学生们要在每道题目闪现3次后,快速说出结果及方法。学生都有一种好胜的心理,这样一个抢答比赛,一下子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些口算题目比较简单,学生在尝试了胜利的喜悦后,激情澎湃,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二个环节——回顾整理。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更加明晰了什么情形下该用或不该用。第三个环节——逐级训练。通过填空、判断、口答题基础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理解,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明白在计算中一定要养成“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想想能否用简算”的审题习惯。然后进行提高、拓展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能力。最后是整理复习。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得失。
在练习简便运算时,我总是让学生先观察每道题的特点,再思考能否应用运算律或其他性质简算,然后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抢答
激趣
课件
逐一出示10道口算题目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图片展示
要完成这个题目,学生必须在短短几秒内全神贯注看、记、快速想,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5分钟
自制
五大运算定律和两大运算性质
整理
课件
表格出示运算定律和性质
回顾整理
表格展示
课件出示,便于学生分析、比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交流讨论中。
10分钟
自制
逐级训练
能力
课件
逐一出示基础、提升、拓展练习题目。
探究简算方法,形成简算能力,养成简算习惯。
图片展示
课件显示,学生通过观察、辨析、比较,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渐形成能力。
15分钟
自制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小学里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能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进行运算的能力。
2、通过学生边练边说想法,进一步掌握运算定律和简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养成良好的简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意义、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板书课题)
师:开始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抢答。做好准备了吗?
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二、分层训练
1、抢答
出示课件。
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要口述题目,在每道题闪现3次前,说出计算方法及结果。
逐一出示:375+299
204-198
5.4+8+4.6
1.25××8
1÷4÷0.25
--
×(8+)
×+×
(-)×35
×÷×
学生纷纷举手
指名回答
学生重复题目,说简算方法,说计算结果。
这一环节设计旨在唤起学生对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巧算方法的回忆。通过课件逐一呈现题目,也极大地刺激了学生视觉、脑细胞。他们要完成这个题目,必须在短短几秒内全神贯注看、记、快速想,举手回答,一气呵成。
二、分层训练
2、回顾整理。
师:刚才的环节,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都要忍不住想为你们鼓掌。刚才在计算时用到了许多运算定律和性质。现在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能举例子说一说吗?
(学生回答同时,课件呈现五大运算定律和两大运算性质)
师:在运用每个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时,你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率和乘法结合律。)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课本81页表格,再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通过比较,学生更加理解了每个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明晰了什么情形下该用那个运算定律或性质。
本环节,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引导三步曲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辨析五个运算定律和两个运算性质。为后面的环节开展做足了铺垫。
3、基础训练
(1)课件出示。在
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恰当的数,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和性质。
师:齐读题目,读懂要求。独立思考。
生独立思考,
指名回答。要求说出这样算好在那儿。
本环节,将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题目设计成判断题,让学生辨析、比较。
(2)课件出示。判断对错。
师:认真思考,要说出对或错的理由。
争论的焦点1:4.8÷2.5×0.4=4.8÷(2.5×0.4)
对还是错?
师引导与4.8÷2.5÷0.4=4.8÷(2.5×0.4)
比较,发现二者不同。
生独立思考,
指名回答。要求说出对错理由。
4.8÷2.5×0.4=4.8÷(2.5÷0.4)
2.5前面是除号,填上括号要变号。所以该题不简算,应按顺序计算。
争论的焦点2:
6÷(
-
)=6÷-

对还是错?
师引导比较,发现本题中-
在除数位置,而上题中-
在被除数位置。再比较6÷(
-
)和6÷-
6÷左边和右边的结果不同,因此该题应按顺序计算。
学生质疑,分析、比较。
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使学生明白在计算中一定要养成“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想想能否用简算”的审题习惯。
(3)、课件出示。基础练习。
4.97+6.38+5.03-4.38
18.3-9.92+21.7-3.08
125×3.2×25
生独立思考、回答。
说出简算的方法和理由。
本环节设计,主要是训练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能力。主要是一些变式的习题,这些题,学生只有边审题,边运用整体思维观察算式,寻找特点,才能算得又快又对又合理,从而形成娴熟的运算技能。
4、提升练习。课件出示。
×
18×45×(+)
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三、总结提高。
说一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总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板书设计:
复习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a+b)÷c=a÷c+b÷c
(a-b)÷c=a÷c-b÷c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情感得到满足。但这节复习课却使我明白今后应充分尊重学生,应跳出思维定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课堂才有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