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考点十五 外国文学常识(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 考点十五 外国文学常识(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3 09: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十五 外国文学常识
1.《神曲》的主要内容取材于( B )
A.《圣经》 B.意大利现实生活 C.意大利历史 D.古希腊神话
【解析】《神曲》取材自现实生活,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表示态度,富有现实感,使虚幻的地狱具有可感性。
2.“悲剧之父”( C )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诗人,其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埃斯库罗斯 D.阿里斯托芬
【解析】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阿卡奈人》)
3.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 D )
A.《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雅典的泰门》
B.《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雅典的泰门》
C.《哈姆雷特》、《麦克白》、《雅典的泰门》、《李尔王》
D.《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解析】《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剧情讲述了雅典贵族泰门生性豪爽、乐善好施,于是许多人乘机前来骗取钱财,后来导致其倾家荡产,“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在绝望中孤独死去的故事。
4.靡菲斯特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B )
A.《少年维特之烦恼》 B.《浮士德》 C.《阴谋与爱情》 D.《红与黑》
【解析】靡菲斯特是中世纪魔法师之神,与德国博士浮士德订约的魔神。
5.莫里哀在《吝啬鬼》中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 C )
A.夏洛克 B.葛朗台 C.阿巴贡 D.泼留希金
【解析】夏洛克(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葛朗台(巴尔扎克《守财奴》)、阿巴贡(莫里哀《吝啬鬼》)、泼留希金(果戈里《死魂灵》)
6.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是( B )
A.《欧那尼 》 B.《巴黎圣母院》 C.《海上劳工》 D.《悲惨世界》
【解析】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是《巴黎圣母院》。《欧那尼》写的是16世纪西班牙一个贵族出身的强盗欧那尼反抗国王的故事,雨果赞美了强盗的侠义和高尚,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倾向。《欧那尼》的演出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戏剧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海上劳工》是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吉利亚特对船主勒蒂埃利的侄女戴吕施特深沉纯洁的爱,为抢救杜朗德的机器表现出的勇敢与才能,以及为了成全戴吕施特与埃伯纳兹尔?柯德莱神父的婚姻而作出的自我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偏见、迷信及自然力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一个集“约伯与普罗米修斯”于一身的海上劳工代表。
7.于连出自小说( D )
A.《死魂灵》 B.《幻灭》 C.《高老头》 D.《红与黑》
8.贯穿《死魂灵》作品始终的人物是( B )
A.马尼洛夫 B.乞乞科夫 C.泼留希金 D.梭巴凯维奇
【解析】《死魂灵》描写一个投机钻营的骗子——假装成六等文官的乞乞科夫买卖死魂灵(俄国的地主们将他们的农奴叫做“魂灵”)的故事。 乞乞科夫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他是一个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对于作品的结构和主题具有重要意义。泼留希金是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在名著《死魂灵》里塑造的吝啬鬼的典型人物形象,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玛尼洛夫是《死魂灵》中一个精神空虚、爱笑、爱浪漫、虚伪、故作高雅、懒散、不学无术与多愁善感于一身的地主。索巴凯维奇是《死魂灵》中外表上虽然蠢笨,但是却是个现实、功利、愤世嫉俗、贪吃、爱财、狡猾的地主。
9.《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是( A )
A.葛利高里 B.格里高尔 C.索科洛夫 D.巴威尔
【解析】葛利高里是《静静的顿河》主人公;格里高尔是《变形记》的主人公;索科洛夫是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巴威尔是高尔基作品《母亲》中的人物。
10.《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 C )
A.玛康贝 B.亨利 C.桑提亚哥 D.曼诺林
11.为泰戈尔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主要是( D )
A.《新月集》 B.《飞鸟集》 C.《园丁集》 D.《吉檀迦利》
【解析】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2.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B )
A.泰戈尔 B.川端康成 C.大江健三郎 D.纪伯伦
【解析】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1994年因“开辟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学的新道路”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纪伯伦,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代表作是《先知》。他并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13.三大悲剧诗人是( A )
A.埃斯库罗斯、索福柯勒斯、欧里庇得斯
B.埃斯库罗斯、索福柯勒斯、阿里斯托芬
C.埃斯库罗斯、索福柯勒斯、但丁
D.埃斯库罗斯、但丁、阿里斯托芬
14.《神曲》分为三部,分别是( A )
A.《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
B.《地狱篇》、《人间篇》、《天堂篇》
C.《人间篇》、《地狱篇》、《天堂篇》
D.《人间篇》、《炼狱篇》、《天堂篇》
15.下列哪位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他是神智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但又正是他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贞等等。( B )
A.《俄狄浦斯王》 B.《堂吉诃德》
C.《桑丘?潘沙》 D.《小癞子》
16.下列哪部作品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A )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D.《奥赛罗》
17.下列各项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莫里哀——德国——《伪君子》
B.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
C.但丁——意大利——《神曲》
D.塞万提斯——西班牙——《堂吉诃德》
【解析】莫里哀是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哈姆雷特》提出了一个根本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写出了一个先进分子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艰难抉择,它不仅是个人的矛盾,更是时代的悲剧。
B.《伪君子》揭露了宗教的伪善,是作者创作全胜时期最重要的作品。
C.《浮士德》通过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欧洲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过程。
D.《巴黎圣母院》揭露了中世纪教会和贵族统治阶级的罪恶,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的代表作品之一。
19.下列各项对应不正确的是( C )
A.《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
B.《伪君子》——莫里哀——法国
C.《浮士德》——歌德——法国
D.《巴黎圣母院》——雨果——法国
【解析】歌德是德国作家。
20.德国诗人海涅的代表作是( C )
A.《少年维特的烦恼》 B.《强盗》
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D.《阴谋与爱情》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者歌德;《强盗》、《阴谋与爱情》都是德国作家席勒的著名戏剧作品;《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海涅重要的政治讽刺诗。
21.法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是( D )
A.沃尔夫 B.福克纳 C.乔伊斯 D.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是20世纪法国伟大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
22.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抒情歌谣集?序言》的作者是( A )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雪莱
23.“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名言出自( D )
A.《永别了,武器》 B.《太阳照常升起》
C.《第五纵队》 D.《老人与海》
24.“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以上诗句出自( B )
A.《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B.《西风颂》
C.《草叶集》 D.《海燕之歌》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
25.“马蒂尔德小姐”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司汤达( D )中的人物。
A.《羊脂球》 B.《遗产》 C.《包法利夫人》 D.《红与黑》
【解析】于连和马蒂尔德的爱情则始于马蒂尔德的主动争取,止于于连的消极排拒。于连和马蒂尔德的爱情是他的一次巨大的社会成功,马蒂尔德的出身、社会地位、在侯爵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她自身的聪明才智还将保证他有更大的成功。然而这两个出类拔萃的人之间的爱情却是一种最复杂最曲折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爱情,是发生在两个都不那么自然的人之间的理想化的爱情。另外,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中也有一个玛蒂尔德
26.高尔基之所以把19世纪现实主义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是因为它:( B )
A.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B.着力于暴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
C.提倡社会改良 D.同情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
27.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A )
A.《羊脂球》 B.《漂亮朋友》 C.《在一个春天的晚上》 D.一生
28.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的主人公是( C )。
A.西班牙流浪汉的典型 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
29.《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 C )。
A.乌克兰人 B.哈萨克人 C.哥萨克人 D.乌兹别克人
【解析】《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暴,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葛利高里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