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紫藤萝瀑布》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2 19:2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紫藤萝瀑布》
【学习内容】
课本:《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 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文本精巧的构思、优美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幸。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文本精巧的构思、优美而富于哲理性的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主题——不期而遇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从一个词谈起。这个词是 “不期而遇”,不期而遇简而言之,就是意外的遇见。有一种不期而遇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今天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份不期而遇的美丽,一起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二、赏藤萝之美
1.看题目,与作者不期而遇的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示例:
不期而遇的是紫藤萝,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比作瀑布,既提示了文章第五单元生活哲理的主要内容,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又暗示文章的中心,使生命长河无止境之意得到诗意的表达。
2.朗读课文,找出藤萝和瀑布的相似点。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1)从“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感受到紫藤萝有什么特征?把藤萝的气势读出来。
(2)“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有何妙处?(从化静为动角度进行赏析)
3.作者看到紫藤萝联想到了瀑布,看到紫藤萝他还联想到什么?
(1)有感情地读下面两个句子,引导思考如上问题。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答案示例:
联想到孩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为什么想到了孩子,而不是美丽迷人的女孩?
屏幕出示: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
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4.创意赏析
从文中摘取出来一些优美的片段,加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又组成了一篇微型美文。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选出代表展读。
(2)观察作者描写顺序。
(3)除了视觉外,还调动了哪些感官?
答案示例:
听觉、嗅觉。落实通感修辞法。
5.景物描写方法总结
比喻信手拈来,拟人自自然然,描写井然有序,感官灵动鲜活。
三、品心境之美
1.找出作者表达心情的语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答案示例: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2.为什么作者原来的心里是焦虑和悲痛的呢?
(1)从文中找出一点线索,让同学做一点大胆地推测。
(2)屏幕出示宗璞文字资料(一)
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宗璞《花朝节的纪念》
那一段悲痛的焦虑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我哭小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想再看看”,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我还哭那些没有见诸报章的过早离去的我的同辈人,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宗璞《哭小弟》
通过以上的资料助读,明确:宗璞自己的身体千疮百孔,可祸不单行,她最钟爱的弟弟也积劳成疾,不幸患癌。
3.作者为什么看到紫藤萝后,心情变得宁静和喜悦了呢?其实紫藤萝和他一样也遭遇了不幸。品读紫藤萝花的不幸。
(1)紫藤萝为什么遭遇这样的不幸?推测一下中国正处于一个怎样的特殊时期?
(2)屏幕出示宗璞文字资料(二)
文革中,父亲(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已经71岁了,天天有人冲来抄家,搬把凳子搁院子里,要父亲站在上面。 家里贴满了打倒的标语大字报,铺天盖地,到处贴封条。
衣服都封起来了,天冷了,封条不敢拆,父亲就披条麻袋御寒。他的输尿管不通,腰上挂着尿瓶,被拉去批斗,打倒在地。
游街时连连跌跟头,还是要继续走。为了斗他,甚至成立了批冯联络站。我不明白,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何苦至于此,何至于如此对待。
——宗璞《父亲很幸福,父亲很委屈》
教师小结:生活让宗璞一家遍体鳞伤,但到后来,受过的伤都成为了她们的勋章。
四、悟人格丰赡
1.通过紫藤萝花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作者悟出了一个怎样的一个道理呢?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学生以“我懂得了”为开头,自由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答案示例:
这句话不是只献给一个人,它是献给生命的咏唱; 是献给你我,献给家人,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心灵烛火。因为生命是一条河,它永远奔腾不息!
2.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通过对_???è§???????_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_???è??_的_??????_、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物与志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3.虽然宗璞身负时代、家庭、个人三大悲剧,可是她依然能走出生命的低谷,振奋精神,微笑面对生活。宗璞的高贵就在于她不仅自己忍受了苦难,而且以博大的胸襟在苦难中诗意地栖居,这是无比丰赡的人格。她用她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屏幕出示宗璞文字资料(三)
《东藏记》写作开始不久,我的视网膜脱落,经过手术幸未失明,但左眼仅有0.3的视力,右眼几乎看不见东西,准盲人一个。 我觉得我就像一只蚂蚁,很小的蚂蚁,认真努力地在搬沙,衔一粒,再衔一粒,终于堆起一座小沙丘。 可能会有朋友奇怪,已然如此了,为什么还对写作不离不弃? 其实很简单,只因为有话要说,不然,对不起那个时代,对不起那些人。
——宗璞《我写,因为我爱》
4.学生介绍宗璞的作品、成就,教师补充。
1986年入国际名人录
《弦上的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2001年《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宗璞的脚步与生命的永恒相遇,更与宗璞真实的高贵不期而遇。我们只有拥有如宗璞那样丰富的心灵,在时光的阡陌上,才能邂逅一朵含露的花,一片水灵的叶,一株青嫩的草。才会发觉:每一朵花,都会说话;每一片叶,都有情感;每一株草,都有故事。才能让所有的不期而遇变成最美的遇见。
【板书设计】
不期而遇的美丽
赏花:比喻、拟人、通感、由面到点
心境:由焦虑悲痛到宁静喜悦
人格:诗意地栖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