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测试(Word版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测试(Word版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12 17:3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一、选择题
(2019·浙江温州市·期末)凡是温度在
0℃

0℃
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读“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完成下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
A.风化壳更厚
B.有机质积累更多
C.矿物成分更复杂
D.微生物活动更旺盛
(2020·上海徐汇区·模拟)贵州省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众多桥梁建在峰林、峰丛之间,当地的地貌类型为
A.风成地貌
B.黄土地貌
C.海岸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019·上海·学业)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的一部分。图示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洼地
(2020·上海长宁区·模拟)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021·专项)下图为某位游客在云南罗平拍摄的“孤峰残丘”。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浆侵入
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020·上海奉贤区·模拟)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攀登线路坡度可能最缓以及沿途可能看见河流的分别是
A.甲、乙
B.丁、乙
C.丙、丙
D.丁、丙
(2020·专项)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2020·专项)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岛。崇明岛的成因是
A.流水的搬运和侵蚀
B.流水的搬运和堆积
C.海浪的侵蚀和搬运
D.海浪的搬运和堆积
(2020·专项)如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图中
P
处等值线的数值为
A.813

B.814

C.815

D.816

(2021·专项)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2019·专项)如图为
30°S
某地等高线图,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平均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020·上海宝山区·模拟)有关喀斯特地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
B.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C.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落水洞属于地下部分
D.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2019·天津和平区·月考)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边缘。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如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据此推断
Ⅰ、Ⅱ、Ⅲ
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C.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2020·上海杨浦区·模拟)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河流中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是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2020·上海闵行区·模拟)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这里的地貌其形成主要受到
A.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C.海浪的侵蚀、搬运作用
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2019·专项)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②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
③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④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9·上海杨浦区·模拟)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桥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海蚀桥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风蚀桥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二、复合题
(2019·专项)主要地貌类型
【知识点】海岸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
(1)
流水地貌
①定义:
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塑造的地表形态。
②主要表现形式一河流地貌:上游是深切而狭窄河谷;中游是宽阔河谷,形成曲流;下游形成广阔的

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2)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①定义:是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
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②分布:
地区。
③主要表现形式:地表有石芽、
、峰林等;地下有
、石钟乳、
、石柱等。
溶蚀和淀积有何关系?
(3)
海岸地貌
①定义: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
、生物气候、
等共同影响形成的地貌。
②分类:
海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包括
、海蚀洞、
、等。
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包括
、沙洲、
等。
沙滩是怎么形成的?
(4)
风成地貌
①定义: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②分类:
风蚀地貌:包括
、风蚀柱、
、风蚀城堡等;
风积地貌:包括
等。
风化和风蚀有何区别?
(5)
黄土地貌
①定义:黄土地区经流水长期
而成的地貌。
②分布:广泛分布在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
③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地貌的成因相同吗?为什么?
(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结合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
说明图
P
地区的地貌名称。并说明图中
AB
所在地区与
CD
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
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2020·专项)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3)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2018·浙江温州市·期末)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
M
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2)
N
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一、选择题
(2019·浙江温州市·期末)凡是温度在
0℃

0℃
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称为冻土。读“北半球多年冻土分布剖面图”,完成下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
A.风化壳更厚
B.有机质积累更多
C.矿物成分更复杂
D.微生物活动更旺盛
【答案】B
【解析】冻土层上是风化壳,与乙地相比,甲地土壤风化壳较薄,A
错。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有机质积累更多,B
对。风化物少,矿物成分较简单,C
错。微生物活动较弱,D
错。
【知识点】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2020·上海徐汇区·模拟)贵州省被称为“世界桥梁博物馆”,众多桥梁建在峰林、峰丛之间,当地的地貌类型为
A.风成地貌
B.黄土地貌
C.海岸地貌
D.喀斯特地貌
【答案】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2019·上海·学业)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的一部分。图示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洼地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的判读
(2020·上海长宁区·模拟)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搬运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C
【知识点】流水地貌
(2021·专项)下图为某位游客在云南罗平拍摄的“孤峰残丘”。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C.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浆侵入
D.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答案】D
【解析】图中“孤峰残丘”出现在云南,云贵一带多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貌,其中石灰岩为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在外力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下固结形成,后在地壳抬升作用下上升,并受流水侵蚀,形成喀斯特地貌,故选
D。
【知识点】地貌的形成过程判读与描述、喀斯特地貌
(2020·上海奉贤区·模拟)如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班计划分甲乙丙丁四个小组沿图中四线路进行攀登活动,攀登线路坡度可能最缓以及沿途可能看见河流的分别是
A.甲、乙
B.丁、乙
C.丙、丙
D.丁、丙
【答案】D
【知识点】等值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坡度判读
(2020·专项)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
B.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
D.孤峰、溶洞、落水洞
【答案】B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2020·专项)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崇明岛是我国最大的河口岛。崇明岛的成因是
A.流水的搬运和侵蚀
B.流水的搬运和堆积
C.海浪的侵蚀和搬运
D.海浪的搬运和堆积
【答案】B
【解析】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属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长江奔泻东去,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携带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故选
B。
【知识点】流水地貌
(2020·专项)如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图中
P
处等值线的数值为
A.813

B.814

C.815

D.816

【答案】C
【知识点】风成地貌、等值线图的判读
(2021·专项)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答案】C
【解析】图中甲地位于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
C。
【知识点】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流水地貌
(2019·专项)如图为
30°S
某地等高线图,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平均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图中四条河流的落差大致相同(起点海拔大致相同、汇入干流时的海拔大致相同),其中③最短,流速最快。故本题答案为
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坡度判读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①为喀斯特地貌,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②为海岸边,以海浪作用为主;③为风蚀蘑菇地貌,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④为沙丘地貌,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③④正确,选
D。
【知识点】风蚀地貌、风积地貌
(2020·上海宝山区·模拟)有关喀斯特地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高温多雨的地区
B.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降水多,地表水资源丰富
C.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落水洞属于地下部分
D.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答案】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2019·天津和平区·月考)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边缘。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如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据此推断
Ⅰ、Ⅱ、Ⅲ
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C.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答案】D
【知识点】风成地貌
(2020·上海杨浦区·模拟)如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河流中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是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答案】D
【知识点】流水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坡度判读
(2020·上海闵行区·模拟)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这里的地貌其形成主要受到
A.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
C.海浪的侵蚀、搬运作用
D.海浪的搬运、堆积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流水地貌
(2019·专项)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②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
③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④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A。
【知识点】流水地貌
(2019·上海杨浦区·模拟)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桥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海蚀桥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风蚀桥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答案】D
【解析】A.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黄土广布的地区,故
A
错误。B.海蚀桥主要是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故
B
错误。C.喀斯特溶蚀桥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且降水较多的地区,如我国云贵一带,故
C
错误。D.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地区和沙漠地区,故
D
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D。
【知识点】风蚀地貌
二、复合题
(2019·专项)主要地貌类型
【知识点】海岸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
(1)
流水地貌
①定义:
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堆积)塑造的地表形态。
②主要表现形式一河流地貌:上游是深切而狭窄河谷;中游是宽阔河谷,形成曲流;下游形成广阔的

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答案】流水
三角洲平原
河流的上游,河底纵坡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加上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
(2)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①定义:是由地下水和地表水对
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②分布:
地区。
③主要表现形式:地表有石芽、
、峰林等;地下有
、石钟乳、
、石柱等。
溶蚀和淀积有何关系?
【答案】可溶性岩石
石灰岩
孤峰
溶洞
石笋
溶蚀和淀积是可逆的两个化学过程,当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时,其溶解碳酸钙的能力相应增大,水的溶蚀作用加强;相反,若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则水中溶解的碳酸钙发生淀积作用。
(3)
海岸地貌
①定义: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
、生物气候、
等共同影响形成的地貌。
②分类:
海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包括
、海蚀洞、
、等。
海积地貌: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北的沿海地区,包括
、沙洲、
等。
沙滩是怎么形成的?
【答案】潮汐
入海河流
海蚀崖
海蚀柱
沙滩
沙堤
首先,沉积作用是形成沙滩的主要作用。其次,沉积物质的来源主要是大陆。由河流搬运形成沙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海水的搬运。海水冲击海岸会带走大量的碎屑岩类。这些碎屑岩随海水沿着海岸线搬运,或者细小的碎屑物质随着洋流搬运。当被搬运到海动力条件较弱的地方,如海湾、岬角处,海島靠近大陆的一面,就会发生沉积从而形成沙滩。
(4)
风成地貌
①定义: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②分类:
风蚀地貌:包括
、风蚀柱、
、风蚀城堡等;
风积地貌:包括
等。
风化和风蚀有何区别?
【答案】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沙丘
风化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的破坏等作用,使地壳表面和各种岩石受到破坏或发生变化。风蚀是侵蚀作用中以风为动力的作用。
(5)
黄土地貌
①定义:黄土地区经流水长期
而成的地貌。
②分布:广泛分布在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
③典型地区: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黄土地貌的成因相同吗?为什么?
【答案】侵蚀和切割
黄土高原
不相同。黄土高原是由从西北荒漠地区吹扬过来的粉尘物质堆积而成的,是风力搬运、沉积的结果;黄土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2019·天津和平区·期末)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点】地貌的形成过程判读与描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流水地貌
(1)
结合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答案】从地址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
解析:结合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从地址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
(2)
说明图
P
地区的地貌名称。并说明图中
AB
所在地区与
CD
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冲积扇。
AB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因为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因为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
解析:P
地区处于山口呈扇形堆积物,地貌名称冲积扇;联系形成原因回答,AB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因为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
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因为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
(3)
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答案】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解析: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流水速度有关流水速度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沉积颗粒越大,反之沉积颗粒越小。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2020·专项)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知识点】风蚀地貌、荒漠化现状、成因及危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1)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风
【答案】B
【解析】本题组以霍林河流域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同时考查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探究地理现象成因的能力;试题中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导致山前平原地区的环境发生变化,这一情境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命题,旨在强化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的地理观。
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影响,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了山前冲积扇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量是流水作用,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
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C
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堆积,D
项错误。
(2)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堆积物,地表物质疏松;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洼地,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河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少,A
项错误;冻融作用是该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期间形成洼地的主因,则
D
项错误。
(3)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
B.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洼地的形成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洼地增多增大,说明该地区风力作用较强、吹起的沙土多,受风力侵蚀和堆积的影响,附近地区地表植被易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沙化明显,C
项正确;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是流水作用,洼地形成于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作用弱,A
项错误;地表含水量少,不会形成沼泽,B
项错误;盐碱化一般是人类不合理灌溉所致,材料无该地灌溉状况信息,D
项错误。
(2018·浙江温州市·期末)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知识点】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土壤的认识
(1)
图中
M
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答案】B
【解析】图中
M
处位于山坡处的凹突位置,其上的径流沉积物在此因地形阻挡会有一定的堆积,本身亦有坡地沉积物堆积,因此
M
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残积物、坡积物,选
B。
(2)
N
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答案】B
【解析】N
处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发育的土壤类型是红壤,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