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初三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03:字音
【考点链接】
例3?(海南卷)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选自《小石潭记》
下列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字字音判断。A选项,歇(xiē);B选项,跃(yuè);D选项,佁(yǐ)。其中A、D选项属于形近字读音辨析;B、D选项属于多音字读音辨析。
【答案】C?
【方法指导】
中考对字音考查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复习文言文字音时,要根据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字,准确地选择注音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能分辨常见的字音误读类型,如社会因素干扰字、形似误读字、多音误读字等。
1.读音易错分析
错误类型
举例
?
因方音致误
声母错误
戳(chuō误cuō),嫩(nèn误lùn)
韵母错误
君(jūn误jīn),兵(bīng误bīn)
声调错误
笔(bǐ误bí),忽(hū误hù)
因“读半边”致误
涸(hé误gù),畸(jī误qí),诣(yì误zhǐ);玷(diàn误zhān)
因多音字定音不准致误
拮据(jū误jù),归省(xǐng误shěng),呜咽(yè误yàn),参差(cēncī误cānchā)
?
因形近致误
辍(chuò)、缀(zhuì)、摄(duō)分不清;楼(lóu)、镂(lòu)、缕(lǚ)分不清;揣(chuǎi)(摩)、湍(tuān)、惴(zhuì)分不清;陡(dǒu)、徒(tú)、徙(xǐ)分不清
因古今读音(用法)不同致误
臧否(pǐ误fǒu),火齐(jì误qí),不亦说乎(yuè误shuō),才美不外见(xiàn误jiàn)
2.多音字辨析
多音字是中考文言文字音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备考多音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示例
?
以“少”胜“精”
这里所说的“少”是指某一读音的少量词语,“精”指精确无误。例如,“悄”的读音有两个,涉及词语有许多,在词语“悄悄”“悄悄话”等表示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的词语中读qiāo,在其他词语中则读qiǎo。
?
以义定音
依据字义识记字音,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数”在“数量”义项中读shù,如“数词”“数量”;在“一个一个地计算”义项中读shǔ,如“数一数”“数不胜数”;在“屡次”义项中读shuò,如“数见不鲜”。
以性定音
汉字中有的字由于词性不同,读音也往往不同。如“畜”,作名词时读chù;作动词时则读xù。
以体定音
汉字中有的字由于语体不同,读音也会不同。例如,“露”在书面语中一般读lù,而在口语色彩比较浓烈的词语中则读lòu。
3.掌握声母和韵母
牢记23个声母和24个韵母,记清字母表中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1)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2)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4.四声的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 ”(三声)、“`”(四声)和轻声。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都有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5.拼写注意事项
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 把u写成w,如乌(wu)。ü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ü上两点省略,如雨(yu);ü 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ü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ü)、吕(lü)。
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ér tóng,“花儿”拼作huār。
iou、uei、uen前面加声母时,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 p m f 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6.应对语音这一关,须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1)注意平时的积累。要立足平时,立足所学的每一篇文言文,阅读的每一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要勤查词典。日积月累,误读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专项练习】
1.(山西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天与云与山与水
【答案】(1)mò ??(2)yǔ
【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多音字辨识。第(1)题中,当“没”的语境意为“漫过,高过”时读成“ mò”;第(2)题中,当“与”的语境意为“跟、和、及 ”时读成“yǔ”。
2.(山西卷)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1)pián ?(2)sù ?
【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字音辨识。第(1)题中,“骈”容易错读成“bìng”;第(2)题中,“粟”容易错读成“lì”。
3.(海南卷)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陋室铭(míng)
B.苔痕上阶绿(héng)
C.草色入帘青(lián)
D.南阳诸葛庐(l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前鼻音与后鼻音的辨别。“痕”为前鼻音,读音应为hén。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重岩叠嶂(zhàng)
B.不见曦月(xī)
C.乘奔御风(yù)
D.林寒涧肃(jiān)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形近字字音辨析。“涧”的读音应为“jiàn”,考生容易错读成“jiān”。
4.(山西卷)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君问归期未有期/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A项中两个加点字都读jiàn;B项第一个加点字读qī,第二个读jī;C项第一个加点字读sù,第二个读shuò;D项第一个加点字读hòu,第二个读hóu。故选A。
5.(山西卷)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诗经·关雎》)
B.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卖炭翁》白居易)
C.曲(qū)每奏,钟子期辄(zé)穷其趣。(《列子》一则)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答案】C
【解析】当“曲”的义项为“歌的曲调”“艺术形式”时,读音为“qǔ”;“辄”的读音应为“zhé”。
6.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B.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陶潜)
C.征蓬(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出师表》诸葛亮)
【答案】C
【解析】C项中“征蓬”的“蓬”应该是后鼻音“péng”。“塞”是个多音字,在此诗句中,应读“sài”。
7.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wēn),不亦君子乎?/博学而笃(dǔ)志。(《论语》十二章)
B.下视其辙(zhé),登轼而望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曹刿论战》)
C.初为霖(lín)雨之操。/更造崩(bēng)山之音。(《列子》一则)
D.朝服衣冠,窥(kuī)镜。/时时而间(jiàn)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答案】A
【解析】A项中“人不知而不愠”的“愠”应读“yùn”。
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论语》十二章)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曹刿论战》)
C.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也。(《富贵不能淫》)
D.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马说》)
【答案】A
【解析】A项中“不亦乐乎”的“乐”应读“lè”,意思是“欢喜,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