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3 09:0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优秀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学习主题】典故的运用
【教学目标】借助词中运用的典故及借古讽今的写作理解本词的情感。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
派词人。字
,号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占领。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提出抗金建议,但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在江西上饶铅山,终因忧愤而卒,谥号忠敏。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
。著有词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中的“怀古”二字。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已六十六岁,在江苏镇江任知府。词里表现了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尤其对当时韩侂胄没有做好准备就轻率北伐十分担心,于是借历史教训提出警告。
2、用典
又称“用事”、“援引”。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古人的诗句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用典或表达对古人的仰慕、否定等感情;或以古人与自己对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
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作用:使诗文情感隽永,含蓄深刻,言简意赅,富有文采。
例如,《锦瑟》引用了蓝田玉烟、鲛人泣泪的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为诗歌增添了文采
。《马嵬》用卢家莫愁的典故,玄宗贵为天子,却得不到平民般的幸福,讽刺了玄宗虚伪自私的爱情。
3、文题解读
根据诗词常识,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我们还学过类似的题目吗?
4、诵读作品,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
寻常

草草:
北顾:
可堪:
5、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作内容。
6、辛弃疾的词以用典故见长,全词出现了哪些古人古事?
【合作探究】
1、探究作者引用每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2、除了用典,作者还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强化感情?
3、简要概括全词表达作者哪些感情?
【拓展导学】
有人认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即辛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杨慎认为,《永遇乐》代表了辛词最高成就,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
【总结反思】
【当堂检测】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
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拓展阅读
辛弃疾善于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罢官闲居,其词创作思想内容之深广,艺术技巧之杰出,两宋词坛无人可及。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时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