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第2课《点、线、面》的学习,学生已对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这些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设计理念】
叶子是学生常见,也是绘画作品里经常出现的绘画题材,在学生平时的作品里更多的注重了色彩和外形的表现,包括日常的观察中都忽略了细小的叶脉的存在。究其原因,我们平时就缺少细节的观察,因此,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突出美术学科的审美性、情感性、想象性,在一系列的观察、欣赏、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
1、紧扣审美这一主线,导入新课直接让学生夸夸叶子的美,从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出发,在感受叶子形状美、色彩美的基础上,运用放大的方法感受叶脉的存在与形状美,同时学会观察细节。
2、在重点观察网状叶脉的基础上,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发现另一类形状的叶脉,在尝试画的过程中归纳线条粗细表现的方法,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用线添加、组合,表达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新知。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班得瑞《寂静山林》宁静的音乐倾听中想象,感受叶脉的内在精神;在课堂结束时,用本课以歌曲《地球之歌》这一教学环节,引发学生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唤起共鸣,引发爱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情感,切实体现美术学科本位,关注每一次引导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关注眼睛和心灵的艺术共鸣。体现美术学科的情感性,人文性。
4、美术是一种视觉语言性沟通或视觉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与感受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收集大量图片,引导学生与自然“对话“,感受自然的美与神奇,与大师作品和小朋友作品“对话”,感受线的艺术魅力,与老师同学“对话”撞击出思维的火花。在对话中提高美术鉴赏力,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无穷的想象力,创造力。
5、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在展示树叶绘画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互动评价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不足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册教材中第2课《点、线、面》的学习,学生已对用线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这一美术造型语言,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叶脉千变万化的线的神奇的魅力,学习探索怎样运用线这一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年级学生要将造型用线表现出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一是课件的准备,加强直观感受;一是范画的准备 ,示范引导的作用,这就像给学生的想象力添上了翅膀,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圆满顺利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资源利用】
课件 树叶 绘画用纸、彩纸,剪刀、马克笔。
【教学目标】
1、观察叶子的外形以及叶脉的造型,能够说出叶脉的生长规律。
2、选择一片叶子最喜欢的或想象中的叶子,将它画下来,用线表现美丽的叶脉。
3、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学会关爱生命,形成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树叶的概括、夸张、装饰和组合(构图)的能力,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描(装饰)手法,把写实和想象相结合,表现物象。
难点:运用线条疏密、大小、形状的处理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初步感受叶子的美,感知叶脉的存在。
1、从自己收集的叶片中选一片最喜欢的叶子来夸一夸它的美。师随机小结:色彩美、 形状美。
2、请仔细看看自己收集来的叶子上的叶脉,他们的形状完全一样吗?
3、出示一片叶脉清晰、形状独特的大的叶子,让学生观察,在这张叶片上,你还看到了什么?,你的叶子上有这些线吗?你知道人们把他们叫做什么?(叶脉、叶茎)
师小结:叶子上的这些纤细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小血管。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深入感受叶脉的神奇、表现叶脉的生长规律。
(一)欣赏各种形状的叶子和叶脉,感受叶脉的神奇魅力
1、师生观察手中的叶子,交流:网状的,点状的,平行线,流水状的…
2、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植物有上千万种,叶脉更是千变万化。
3、这些叶脉给你怎样的感受呢?用一句话来夸夸它们。(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神奇、美丽)
(二)欣赏课件,图片深入感知叶子的美,认识网状的叶脉
1、大屏幕展示:叶片,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叶脉——线的特点。师随机板书:多、密、长、短、粗、细、分叉、交叉(直线、曲线、弧线、长城线、波浪线、锯齿线、蜗牛线、井字线等)在讲线的时候,师语言渗透主脉、支脉、次支脉、细小支脉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2、尝试用线条表现叶脉的生长规律。你们能用线条画出叶脉的美吗?师边提示叶脉的特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能画出它们的粗细变化呢?
3、师展台示范,学生观察。
①师边演示边强调画一定要画出事物的特征。
②粗的叶脉和细的叶脉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学生归纳小结:a双线勾画b描边加粗。
③次支脉的生长的方向——从主脉向叶尖、叶边的方向生长,并越来越细,师边强调边画到叶边,叶尖。
④老师经常说有的同学画面太空,缺少细节,什么是细节,把这些纤细的支脉画出来,这片叶子就有了细节了,师再添画次支脉,强调细节产生美,线条的疏密节奏,使画面更生动,富有节奏感。
⑤师修改作品、添加细节。
三、“对话”大师和小朋友的作品,感受线的艺术魅力。
(一)刚才我们运用了写实的手法画了真实的叶脉,然而我们在日常的绘画中更多地运用了想象、添加的方法使画面更精彩。请欣赏大师与小朋友的作品,课件出示:
1、康定斯基、米罗的作品,你都发现了什么样的线条?好像什么?师引导欣赏:看似复杂的图形其实都是由简单的图形和一些变化的线条添加、组合而成的,其实只要我们稍微动一下脑筋,也能表现出生动的创意。
2、毕加索的作品,你看出来画面上画什么吗,他画的人很怪,一会儿看像正面,一会儿像侧面,人身上添加了好多各种各样的线条,画面很饱满,想象奇特。
3、学生作品,用线工整、严谨、写实。
(二)欣赏了这些画,如果让你再画小血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1、学生简要交流。
2、老师这儿有一棵树,光秃秃的,它很伤心,你能帮助它张开笑脸吗? 老师先来帮帮它。是将自己的示范作品贴在树身上,它展开了微笑,看来还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它才能真正的绽放笑脸!以此鼓励生快速大胆表现。
四、激发创作欲望,实践体验,大胆表现。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用写实或想象的手法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叶子,贴到这棵树上,让伤心大树快快长满茂密的叶子吧,让它永远茂盛、坚韧、美丽、富有生命力!
作业要求:
1、用写实或想象(用多种线条组合、添加)的方法画出最美的那片叶子。
2、把画好的叶子,沿着叶子边缘用剪刀把它剪下来贴到黑板的树上,让大树更加茂盛。
3、谁先画完,将各自的叶子贴到树上,注意树叶的摆放,前后遮挡的关系。
五、评价表达,感悟升华。
1、学生自评,互评,从小血管的造型,从想象、创造力、从叶脉用线的表现来评价。
2、教师评价,说说自己喜欢的叶子,引导学生从想象、创意,线的表达方面来欣赏。
六、创设情境,关注环境,激发情感共鸣。
1、大屏幕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战争问题,引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情感。
2、师点评,小结:原本光秃秃的大树在我们的帮助下又重新笑了起来,它多开心啊!也希望同学们将我们的爱能够一直一直的传递下去,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爱我们身边的一切,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