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1课 蔬果变变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 第11课 蔬果变变变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1-12 18: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
《蔬果变变变》
《蔬果变变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地方,如何体现、利用它的美丽并使它更加易于人性化是我们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蔬菜瓜果只用来品尝和欣赏,但稍加改变后,就可以成为情趣盎然的艺术品。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个造型独特的蔬菜瓜果给了孩子们太多的启迪,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着想的立足点,擦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美、点缀美好生活的兴趣和欲望。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观察、了解各种蔬果变化多样的形态、丰富多彩的颜色,感受新鲜蔬果独特自然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利用蔬果的色彩和造型,运用切割、拼摆、插接等方法,遵循夸张表现的原理,设计制作出情趣盎然的蔬果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创作蔬果造型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善于发现美,并在生活中创造美的能力与激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蔬果造型的美感和质感,学习利用切割、拼摆、插接等基本技法创作出简单的蔬果立体造型。
教学难点:用蔬果创作出造型简单,富有创意,充满想象力的立体造型。
四、教学用具:
学具准备:
蔬菜、水果、牙签、切刀、刻刀、彩纸
教具准备:
课件、示范作品及蔬菜、水果、切刀、刻刀等。
五、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活动充满想象与创造,可以采用“感悟——联想——发现——创造”的教学策略。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摸一摸、猜一猜”引导学生运用触觉感悟蔬果的形状,发现不同蔬果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根据外形展开的联想打下基础。联想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想一想”到“变一变”,从一种蔬果到多种蔬果,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将想象变为现实的方法,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通过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总结蔬果变化组合的几种方法,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蔬果展开联想、设计形象、讨论方法,为动手创造做好准备。最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动手实践,创作出充满创意的蔬果立体造型作品,并通过艺术大师富有创意的蔬果造型作品欣赏,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与创造美化生活、改变生活。
六、教学过程
(一)感悟新知“摸一摸”“猜一猜”
游戏激励性导入:
欢迎来到张老师的快乐美术课堂。我们先来热身一下,起立!(我很美,人人都爱我,我是超级大宝贝!)
很高兴今天给小朋友上美术课,接下来,嘘!sorry,老师接个电话(拿出茄子制作的电话),喂,是我,我马上就上课了,嗯,好的。同学们,企鹅小姐不能来了,让我向你们问好?你们好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像这样的作品老师还带来几件,你们想看吗?
通过“摸一摸、猜一猜”(依次拿出企鹅,胡萝卜双节棍,胡萝卜土豆话筒) 不用眼睛看,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蔬果,并说出根据。(重点强调形状)
师:问大家想要吗?生:想!
师:不给,自己做!怎么做呢?今天老师就教教你如何利用我们现有的蔬果去制作既有趣又好玩又能吃的蔬果作品!
引出课题-《蔬果变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形在本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制作的方法及步骤,初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及创作欲望。)
(二)发现方法看一看、想一想
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制作企鹅的视屏。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制作企鹅的过程一目了然,简单特别,它有那么好的想法和构思,你想过用茄子制作企鹅吗?是不是很难想到?
生:没有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它使用了哪些方法?
生:切 插 挖 刻
2.那么还有个问题,制作企鹅为什么用茄子不用黄瓜,西红柿呢?引导学生把握住材料的特征(形状 颜色)
3.我们来举个例子。拿出大萝卜,通过组合、粘贴、剪刻,对它进行创意。
师:那么我们用它来雕刻孔雀行吗?
生:不太好
师:怎么不好,(太复杂,浪费时间)没有新意,那什么才是好作品呢?引导学生好的作品应该是不拘一格,特别的,有新意的。
师:同学们设想一下,可以用它做什么?
生:老鼠 气球 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师:老师有个想法,大家看一看,怎么样?一刀、两刀(唱:过新年啊!咚咚咚锵)做成个大鼓, 又简洁、又快速、关键又聪明。(制作过程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
(三)联想创造蔬果变变变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PPT欣赏蔬果变化的图片)
刚才欣赏了那么多作品,老师做的,同学们想的,肯定会有很多的启发。
1.这些有趣的形象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2.你也想把手中的蔬果变成有趣的形象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先不要着急,做什么?怎么做?哪一组考虑完了,说一说。
同学们的联想都很有创意,下面就让我们选择需要的蔬果,进行有趣的变化。
我知道大家都很想做,都想跃跃欲试,做的时候尽量不改变或少改变蔬果的外形,比一比谁的想象最有创意?开始!
七.作业提示:
(1)通过想象,寻找制作表现的材料与造型相吻合的合理构思。
(2)巧妙利用自然形体和色彩的美,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小组共同进行制作。
(3)要求作品有创意,造型生动有趣。
(4)注意用刀安全。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八.作品展评:
每组派出小代表,让学生拿着胡萝卜土豆话筒扮演小记者进行采访,说一说自己做的是什么,怎么做的。
1、将学生作品放在“小火车”里,组织学生参观、评议。
2、讨论:“你最喜欢哪个蔬果造型,为什么?”
学生观赏作品。学生热烈地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并给获奖者照相,作为留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并能大胆地进行评价,进一步激发思维和想象。
九.拓展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成为好朋友,简单的蔬果造型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我想给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多观察、多实践,记住!学习是快乐的!谢谢大家!(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时刻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课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教学反思
1.教学思想的创新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创新手段,展现了小学美术设计、运用,故事想象的创新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各种实验活动和创设情景,找寻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想象力。这一案例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重视;探究能力与想象能力经常被忽视。而小学生有着好动、好幻想的特点,其内心世界和情感都是极其丰富的,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形式:游戏导入→实验创作→自我找寻方法→想象创作;营造一个宽松,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较灵活而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启发。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是十分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应和相互统一的。
3、教学评价的个性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往往只看学生作品的优劣,而对于学生的作业过程并不很关心。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的肯定与否来进行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情感的发展,在作业展评中让学生互评的形式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交流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出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课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典型,通过这一典型,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然、生活)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