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20.1---20.3同步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 20.1---20.3同步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3 23:1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一组数据7,8,10,12,13的平均数是(  )
A.7
B.9
C.10
D.12
2.张老师买了一辆启辰R50X汽车,为了掌握车的油耗情况,在连续两次加油时做了如下工作:
①把油箱加满油;
②记录了两次加油时的累计里程(注:“累计里程”指汽车从出厂开始累计行驶的路程),以下是张老师连续两次加油时的记录:
加油时间
加油量/L
加油时的累计里程/km
4月28日
18
6
200
5月16日
30
6
600
则在这段时间内,该车每100
km的平均耗油量为(  )
A.3
L
B.5
L
C.7.5
L
D.9
L
3.一组数据的和为87,平均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个数为(  )
A.87
B.3
C.29
D.90
4.已知一个班级有40人,数学老师第一次统计这个班的平均成绩为85分,在复查时发现漏记了一个学生的成绩80分,那么这个班的实际平均成绩应为(  )
A.85分 
B.84.875分 
C.87分 
D.84.5分
5.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平均数为8,则另一组数据a1+10,a2-10,a3+10,a4-10,a5+10的平均数为(  )
A.6
B.8
C.10
D.12
6.已知某组1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x分,如果另外5名学生每人得84分,那么整个组的平均成绩是(  )
A.分
B.分
C.分
D.分
7.某大学招生考试只考数学和物理,计算综合得分时,按数学占60%,物理占40%计算.已知孔明数学得分为95分,综合得分为93分,那么孔明物理得分是________分.?
8.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  )
A.255分
B.84分
C.84.5分
D.86分
9.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数学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成绩占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小明的两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80分,90分,则小明这学期的数学成绩是(  )
A.80分
B.82分
C.84分
D.86分
10.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
候选人




测试成绩
(百分制)
面试
86
92
90
83
笔试
90
83
83
92
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入住百分率.下表是某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  )
客房价/元
160
140
120
100
入住百分率
63.8%
74.3%
84.1%
95%
A.160元
B.140元
C.120元
D.100元
12.(1)已知:2,4,2x,4y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且5,7,4x,6y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求x2+y3的值.
(2)如果x1与x2的平均数是4,求x1+1与x2+5的平均数.
13.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工作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聘者进行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应聘者
面试
笔试

87
90

91
82
若公司分别赋予面试成绩和笔试成绩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
14.学校准备从甲、乙两位选手中选择一位选手代表学校参加所在地区的汉字听写大赛,学校对两位选手从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四个方面做了测试,他们各自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
选手
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
综合素质
汉字听写

85
78
85
73

73
80
82
83
(1)由表中成绩已算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0.25,请计算乙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这一成绩看,应选派谁?
(2)如果表达能力、阅读理解、综合素质和汉字听写分别赋予它们2,1,3和4的权,请分别计算两位选手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这一成绩看,应选派谁?
15.某校学生会决定从三名学生会干事中选拔一名干部,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分



笔试
75
80
90
面试
93
70
68
根据录用程序,学校组织200名学生采用投票推荐的方式,对三人进行民主测评,三人得票率(没有弃权票,每名学生只能推荐1人)如扇形统计图所示,每得一票记1分.
(1)分别计算三人民主测评的得分;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三项得分按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三人中谁的得分最高?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解:由题意可得,两次加油间耗油30
L,行驶的路程为6
600-6
200=400(km),所以该车每100
km的平均耗油量为
30÷(400÷100)=7.5(L).
故选C.
【答案】C
4.【答案】C
5.【答案】C
解:由平均数的意义求出a1+a2+a3+a4+a5的值,再求新数据的平均数.
6.【答案】B
7.【答案】90
8.【答案】D
9.【答案】D
解:由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可知===86. 
故选D.
10.【答案】B
11.【答案】B
解:本题不但要考虑客房价,还要考虑入住百分率.
12.解:(1)因为2,4,2x,4y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所以2+4+2x+4y=5×4,即x+2y=7 ①.
因为5,7,4x,6y四个数的平均数是9,
所以5+7+4x+6y=9×4,即
2x+3y=12 ②.
解由①②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得
所以x2+y3=32+23=17.
(2)由题意知=4,所以x1+x2=8,所以=7,即x1+1与x2+5的平均数是7.
13.解:甲的平均成绩为:(87×6+90×4)÷(6+4)=88.2,
乙的平均成绩为:(91×6+82×4)÷(6+4)=87.4,
因为甲的平均成绩较高,所以甲将被录取.
14.解:(1)乙的平均成绩为
=79.5.
因为80.25>79.5,所以应选派甲.
(2)甲的平均成绩:
=79.5,
乙的平均成绩:
=80.4.
因为79.5<80.4,所以应选派乙.
15.解:(1)甲民主测评的得分是:200×25%=50(分);
乙民主测评的得分是:200×40%=80(分);
丙民主测评的得分是:200×35%=70(分).
(2)甲的成绩是:(75×4+93×3+50×3)÷(4+3+3)=729÷10=72.9(分),
乙的成绩是:(80×4+70×3+80×3)÷(4+3+3)=770÷10=77(分), 
丙的成绩是:(90×4+68×3+70×3)÷(4+3+3)=774÷10=77.4(分), 
因为77.4>77>72.9,所以丙的得分最高.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一.选择题
1.某次射击选拔赛中,甲、乙两人各射击5次,平均成绩均为7环,两人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2甲=2环2,S2乙=3.6环2,则这两组射击成绩中(  )
A.甲的射击成绩波动比较小
B.乙的射击成绩波动比较小
C.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波动一样小
D.甲、乙两人的射击成绩的波动大小无法比较
2.对于一组数据:1,4,6,8,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众数是4
B.方差是
C.平均数是5
D.中位数是7
3.对一组数据:2,2,1,3,3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位数是1
B.众数是3和2
C.平均数是2.2
D.方差是0.56
4.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要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应该选择(  )




平均数(分)
94
94
94
94
方差
5.8
3.2
7.4
6.6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校要从四名学生中选拔一名参加市“风华小主播”大赛,在学校的“挑战赛”中,四名学生的平均成绩x和方差如表所示,如果要选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的学生是(  )




8
9
9
8
s2
1
1.2
1
1.3
A.甲
B.乙
C.丙
D.丁
6.在“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选拔赛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85分,甲的成绩方差是16,乙的成绩方差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甲、乙的成绩谁更稳定
7.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跳高测试,每人10次跳高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27m.方差分别是S甲2=0.60,S乙2=0.62,S丙2=0.57,S丁2=0.49,则这四名同学跳高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选拔一名选手参加区中学生男子百米比赛,某校四名中学生参加了训练,他们成绩的平均数及其方差s2如表所示:要选拔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最合适的是(  )




12″33
10″26
10″26
11″29
s2
1.1
1.1
1.3
1.6
A.甲
B.乙
C.丙
D.丁
9.在一次爱心捐款活动中,学校数学社团10名同学积极捐款,捐款情况如下表所示.
捐款金额(元)
10
20
30
40
70
人数(人)
2
2
3
2
1
下列关于这10名同学捐款金额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众数是30
B.中位数是30
C.方差是260
D.平均数是3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湘江的水质情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在连续5次的数学测试中,两名同学的平均分相同,方差较大的同学数学成绩更稳定
C.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
D.从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名学生
二.填空题
11.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量高度,计算高度的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2.5,=13,S甲2=3.6,S乙2=15.8,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 
 (填“甲”或“乙”).
12.甲、乙两人参加“新冠防控知识”竞赛,经过5轮比赛,他们的平均成绩都是98分.若两人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甲2=3.85分,S乙2=2.52分,则两人中比赛成绩更加稳定的是 
 .,S2乙=1.7(秒2),如果要选择一名成绩优秀且稳定的人去参赛,应派 
 去.
14.若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为9,则数据2x1+3,2x2+3,…,2xn+3的方差为 
 .
15.如果一组数据1,2,5,a,9的方差是3,则2,4,10,2a,18的方差是 
 .
三.解答题
16.体育课上,九年级(1)班和(3)班决定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两个班各派出6名同学,成绩分别为(单位:次)
九(1):187,178,175,179,187,191;
九(3):181,180,180,181,186,184.
(1)九年级(1)班参赛选手成绩的众数为 
 次,中位数为 
 次;
(2)求九年级(3)班参赛选手成绩的方差.
17.某球队从队员中选拔选手参加3球大赛,对报名的两名选手进行3分球投篮测试,测试共五组,每组投10次,进球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队员
进球数(个/组)






10
6
10
6
8

7
9
7
8
9
(1)求甲、乙两名队员进球的平均数和方差;
(2)现从甲、乙两名队员中选出一人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你认为应该选哪名队员去?为什么?
18.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甲、乙两人射箭成绩统计表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成绩
9
4
7
4
6
乙成绩
7
5
7
a
7
(1)求a的值和甲、乙的方差;
(2)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
19.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某校七、八两个年级分别开展知识竞赛,其中七年级有15个班,八年级有20个班,各班人数均为40人.现分别在七、八两个年级中各抽取了15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
【收集数据】
七年级15名同学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69,87,76,80,74,68,94,87,98,77,87,94,92,77,70
八年级15名同学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86,90,90,84,80,62,99,97,87,84,78,90,96,78,89
【整理数据】两组数据各分数段,如下表所示:
成绩
60≤x<70
70≤x<80
80≤x<90
90≤x<100
七年级
2
5
4
4
八年级
1
2
6
x
【分析数据】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
统计量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七年级
82
80
z
八年级
86
y
90
【问题解决】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填空:x= 
 ,y= 
 ,z= 
 ;
(2)按照比赛规定90分及其以上算优秀,请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参赛学生中优秀学生的人数共为多少人;
(3)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知识竞赛成绩更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S甲2=2<S乙2=3.6,方差小的为甲,
∴本题中成绩波动比较小的是甲.
故选:A.
2.【解答】解: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1,4,4,6,7,8,
所以数据的众数为4,中位数为=5,平均数为=5,
方差S=
[(1﹣5)2+(4﹣5)2×2+(6﹣5)2+(7﹣5)2+(8﹣5)2]=,
故选:D.
3.【解答】解:A、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2,3,3,中位数是2,故原来的分析不正确,符合题意;
B、3和2都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是3和2,故原来的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2+1+3+3)÷5=2.2,故原来的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2.2)2+(2﹣2.2)2+(1﹣2.2)2+(3﹣2.2)2+(3﹣2.2)2]=0.56,故原来的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从平均数看,四名同学成绩相同,
从方差看,乙方差最小,发挥最稳定,
所以要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应该选择乙,
故选:B.
5.【解答】解:根据平均成绩可得乙和丙要比甲和丁好,根据方差可得甲和丙的成绩比乙和丁稳定,
因此要选一名成绩高且发挥稳定的学生参赛,那么应选的学生是丙;
故选:C.
6.【解答】解:∵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分都是85分,
而甲的成绩方差是16,乙的成绩方差是5,
即甲的成绩方差大于乙的成绩方差,
∴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故选:B.
7.【解答】解:∵S甲2=0.60,S乙2=0.62,S丙2=0.57,S丁2=0.49,
∴S丁2<S丙2<S甲2<S乙2,
∴这四名同学跳高成绩最稳定的是丁,
故选:D.
8.【解答】解:∵乙、丙的平均成绩小于甲、丁,
∴乙、丙的平均成绩好,
又∵乙的方差小于丙的方差,
∴乙的成绩好且发挥稳定,
故选:B.
9.【解答】解:A、因为30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30,故本选项正确;
B、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0,10,20,20,30,30,30,40,40,70,则中位数是30,故本选项正确;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2+20×2+30×3+40×2+70)=30,则方差是
[2(10﹣30)2+2(20﹣30)2+3(30﹣30)2+2(40﹣30)2+(70﹣30)2]=280,故本选项错误;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0,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A、调查湘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说法错误;
B、在连续5次的数学测试中,两名同学的平均分相同,方差较小的同学数学成绩更稳定,说法错误;
C、一组数据3、6、6、7、9的众数是6,说法正确;
D、从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样本容量为100名学生,说法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答】解:∵S甲2=3.6,S乙2=15.8,
∴S甲2<S乙2,
∴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试验田是甲,
故答案为:甲.
12.【解答】解:∵S甲2=3.85分,S乙2=2.52分,
∴S甲2>S乙2,
∴两人中比赛成绩更加稳定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
13.【解答】解:∵S2甲=1.3(秒2),S2乙=1.7(秒2),
∴S2甲<S2乙,
∴选择一名成绩优秀且稳定的人去参赛,应派甲去.
故答案为:甲.
14.【解答】解:设一组数据x1,x2…xn的方差S2=9,
则另一组数据2x1+3,2x2+3…2xn+3的S′2=22S2=36,
故答案为:36.
15.【解答】解:∵数据1,2,5,a,9的方差是3,
∴2,4,10,2a,18的方差是22×3=12.
故答案为:12.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6.【解答】解:(1)∵187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九年级(1)班参赛选手成绩的众数为187次;
把这些数从小大排列为175,178,179,187,187,191,
则中位数为=183(次).
故答案为:187,183;
(2)九年级(3)班参赛选手的平均成绩是(181+180+180+181+186+184)=182(次),
则方差是:
[(181﹣182)2+2×(180﹣182)2+(181﹣182)2+(186﹣182)2+(184﹣182)2]=5(次2).
17.【解答】解:(1)甲队员进球的平均数是:(10+6+10+6+8)=8(个),
方差是:
[(10﹣8)2+(6﹣8)2+(10﹣8)2+(6﹣8)2+(8﹣8)2]=3.2;
队员进球的平均数是:(7+9+7+8+9)÷5=8(个),
方差是:
[(7﹣8)2+(9﹣8)2+(7﹣8)2+(8﹣8)2+(9﹣8)2]=0.8;
(2)∵S甲2=3.2,S乙2=0.8,
∴S甲2>S乙2,
∴乙的波动小,投篮更稳定,
∴应选乙去参加3分球投篮大赛.
18.【解答】解:(1)∵甲、乙总成绩相同,
∴a=9+4+7+4+6﹣(7+5+7+a+7)=4,
∵===6,
∴=×[(9﹣6)2+(4﹣6)2+(7﹣6)2+(4﹣6)2+(6﹣6)2]=3.6,
=×[(7)2+(56)2+(7﹣6)2+(4﹣6)2+(7﹣6)2]=1.6;
(2)选择乙,
由(1)得==6,即甲、乙两人平均数相等,而=3.6,=1.6,即甲的方差大于乙的方差,
所以甲的成绩波动较大,
所以乙将被选中.
19.【解答】解:(1)将七年级成绩重新排列为:68,69,70,74,76,77,77,80,87,87,87,92,94,94,98,
其众数z=87分,
将八年级成绩重新排列为:62,78,78,80,84,84,86,87,89,90,90,90,96,97,99,
其中位数y=87分,90≤x<100的人数x=6,
故答案为:6,87,87;
(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参赛学生中优秀学生的人数共有15×40×+20×40×=480(人);
(3)根据以上数据,我认为该校八年级学生掌握知识较好,
理由:八年级的平均数、中位数高于七年级,说明八年级掌握的较好.
20.3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一、选择题
1、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测测量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在36℃的上下波动的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1,0则在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为0.12
B.众数为0.1
C.中位数为0.1
D.方差为0.02
2、体育老师对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了8次跳高测试,经计算这两名同学成绩的平均数相同,甲同学的方差是=6.4,乙同学的方差是=8.2,那么这两名同学跳高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一样
D.无法确定
3、某市测得一周的PM2.5的日均值(单位:微克/立方米)如下:31、30、34、35、36、34、31.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数是35
B.中位数是34
C.平均数是35
D.方差是6
4、为了解我校八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是个体;④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2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对于数据组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又(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填空题
6、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步骤.
7、已知样本容量为40,样本频数分布直方图中4个小组个小长方形的高度的比为1﹕3﹕4﹕2,则第三小组的频数是

8、将5个整数从大到小排列,中位数是4;如果这个样本中的惟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_____.
9、一名学生军训时连续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4,7,8,6,8,5,9,10,7.则这名学生射击环数的方差是_________.
10、某人连续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分别为4,7,8,6,8,5,6,9,10,7.则他射击环数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方差是
.
三、解答题
11、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
(2)观察图形,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哪个大;
(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
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
参赛更合适.
12、已知甲、乙两位同学11次测验成绩如图所示(单位:分):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他们的测验成绩的方差是多少?
(3)现要从中选出一人参加比赛,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能进入决赛,你认为应选谁参加这次比赛,为什么?
(4)分析两名同学的成绩各有何特点?并对两名同学各提一条学习建议
13、某学校对初中毕业班经过初步比较后,决定从九年级(1)、(4)、(8)班这三个班中推荐一个班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现对这三个班进行综合素质考评,下表是它们五项素质考评的得分表:(以分为单位,每项满分为10分)


行为规范
学习成绩
校运动会
艺术获奖
劳动卫生
九年级(1)班
10
10
6
10
7
九年级(4)班
10
8
8
9
8
九年级(8)班
9
10
9
6
9
(1)请问各班五项考评分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哪个统计量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并从中选择一个能反映差异的统计量将他们的得分进行排序.
(2)根据你对表中五个项目的重要程度的认识,设定一个各项考评内容的占分比例(比例的各项须满足:①均为整数;②总和为10;③不全相同),按这个比例对各班的得分重新计算,比较出大小关系,并从中推荐一个得分最高的班作为市级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
14、我市开展“美丽自贡,创卫同行”活动,某校倡议学生利用双休日在“花海”参加义务劳动,为了解同学们劳动情况,学校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的劳动时间,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图中的“1.5小时”部分圆心角是多少度?
(3)求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中位数.
参考答案:
一、1、D
2、A
3、B
4、B
5、A
二、6、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交流
7、16
8、21
9、3
10、7,
6、7,8
三、11、(1)8;(2)>;(3)乙,甲.
12、分析:对于(1)(2)根据定义及统计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即可;对于(3)应选成成绩达到98分以上的次数多的选手参加比赛;
(4)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建议即可.
解:(1)=×(99+100+100+95+93+90+98+100+93+90+98)=96,=×(98+99+96+94+95+92+92+98+96+99+97)=96.
即甲的平均成绩是96分,乙的平均成绩是96分.
(2)=[(99-96)2+(100-96)2+…+(98-96)2]≈14.18,
=[(98-96)2+(99-96)2+…+(97-96)2]≈5.82.
即甲的方差是14.18,乙的方差是5.82.
(3)选甲.因为11次测验中甲有4次测验成绩超过98分,而乙只有2次超过98分.
(4)由(2)(3)知乙的成绩稳定,甲的成绩波动较大,但是甲的高分率较高,有潜力.
建议:甲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使成绩保持稳定,乙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不断努力,提高高分率.
13、(1)平均数不能反映三个班的考评结果的差异,用中位数或众数可以反映.
(2)行为规范:学习成绩:校运动会:艺术获奖:劳动卫生=3:3:2:1:1.
1=1.78,4=1.74,8=1.8
∴8>1>4,
所以推荐九年级(8)班作为市场先进班集体的候选班级合适.
14、(1)根据题意得:30÷30%=100(人),
∴学生劳动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为100﹣(12+30+18)=40(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2)根据题意得:40%×360°=144°,
则扇形图中的“1.5小时”部分圆心角是144°;
根据题意得:抽查的学生劳动时间的众数为1.5小时、中位数为1.5小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