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几课时)
1吨有多重---认识吨(第2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和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体验意识,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多媒体
PPT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环节
1、复习。
1千克=(
)克
7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
)克=4千克
8000g
=(
)kg
6kg=(
)g
2、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看一看屏幕上都有什么?你能为它们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吗?(出示课件)
1个苹果的质量50(克);1个大西瓜3(千克)。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板书:1千克=1000克)
这头大象的质量用什么作为单位呢?(吨)
2.
揭示课题:(板书:1吨有多重)
第二环节
初步感知“吨”
师:“吨”非常想和同学们交朋友,那我们就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好不好?
师: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都知道了什么?
2、阅读P47第一部分,小组内说一说1吨到底有多重?它与千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环节
1、理解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这个正方体盒子装满水,水的质量正好是1千克。请大家看屏幕说出这些水的重量是多少?(出示课件)
这样一排是10千克,一起在心里数有这样的几排?水的重量是多少?(十排共100千克)100千克,你是怎么想的?(10个10是100)一层是100千克,两层呢?我们一起来说出水的总重量好吗?(1000千克)
2、间接感受体验“1吨”
(1)推算多少袋盐就是1吨。
(2)感受身边同学的体重,推算,多少个同学大约有1吨。
3、说一说:一箱苹果质量是10千克,一副哑铃的质量是5千克,一袋大米的重量是100千克,一头牛的质量是500千克。
(
)箱苹果质量是1吨。
(
)副哑铃的质量是1吨。
(
)袋大米的质量是1吨。
(
)头牛的质量是1吨。
师小结:1000千克我们可以用1吨来表示。吨与千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板书1吨=1000千克)吨用字母t表示,上面的等式就可以写成1t=1000kg。
第四环节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
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第五环节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大卡车装煤10(
)
一个苹果约重100(
)
(3)三年级的学生淘气体重约是35(
)
(4)一座大桥的承重量约是40(
)
在○里填上“>”<”或“=”。
4000千克○20吨
5吨○5000千克
200吨○200千克
3吨○3010千克
920克○1千克
1000克○10千克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7000千克=(
)吨
(
)吨=4000克
4000千克+2吨=(
)吨
200千克-300千克=(
)吨
1吨-400千克=(
)千克
2500千克+500千克=(
)吨
三只小动物各有多少千克?
大象+小狗=895千克
大象+牛=1310千克
牛+小狗=445千克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认识吨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授课教师
教材版本
课题
《有多重》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中的内容。与时间和长度的学习一样,在质量单位的学习过程中,书中强调对质量的实际感受。教科书先引导学生认识“千克”,再认识“克”。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只靠观察无法获得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呈现这部分内容时特别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初步的质量参照体系。
教学目标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课难点:运用1千克=1000克进行简单的换算,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学习卡、小组合作学习单、盐、黄豆、硬币等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认识千克:【启、学、议】认识1克:【学】探究1千克和1克的关系:【学、议】
在课前请大家猜一猜,张轩语有54什么?
给大家个提示:出示秤。对,张轩语有54公斤。公斤是质量单位,中国日常经常使用的。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说法。那我们可以说张轩语的体重是54千克。千克,英文写为kg。刚才为什么一出示秤大家就知道是和重量有关系了呢?
对,质量我们一般都用秤去秤。下面我看这个秤面。你能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说说怎么读读数吗?介绍称:①这台秤是以“千克”为单位,当它上面指针指向“0”时,表示一点重量也没有,当指针指向“1”时,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向“10”时,就表示10千克。②把待称的物品放在秤上不动,观察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你能找到1千克是多少吗?我们来试试1千克有多重。现在请你拿起组内的两袋盐,有秩序的轮流掂掂,感受一下。说说你的感受。闭上眼睛再感受感受。1千克除了是两袋盐的重量,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呢?请小组内进行量一量并填写在小组汇报单上。生活中除了千克可以表示物体有多重,还有一个质量单位--克。克,英文写为g。因为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得用比较精细的秤--天平。
看来3个曲别针的重量就是1克。每个人拿3个曲别针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说说有什么感觉?在我们学习了千克、克的单位之后,你觉得什么样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样用克作单位合适?小练习:书46页第2题刚才我们体验了1千克和1克,你能大胆猜测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探究一下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并写在小组合作单上。小组实验2min后,你们小组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改变方案?小组继续实验。小组合作后汇报结论1千克=1000克,并说明验证的方法。6.小练习:书46页第3题
学生畅所欲言,公斤、千克......秤是量体重的。学生畅所欲言,说清自己的感受。说说1克时的感受,并与1千克的感受作对比。学生遵从数学思想:先大胆假设、去实践验证、得出结论。师生及时调整小组活动时的实施步骤。
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介绍称的用法,为下面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做好铺垫。小组内学生对1千克进行再次发现,再次体会1千克的重量,建立质量的模型。在学生对1千克、1克进行对比之后,总结这两个单位的差别,并以练习巩固。以实践探究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锻炼了学生质疑、猜想、时间的能力。为了以后的数学探究打好了铺垫。
巩固练习:【练】
1.书46页第1题。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千克
300克
30克
300千克(
)>(
)>(
)>(
)3.一袋奶粉重400克,5袋奶粉重多少千克?啄木鸟被称作“森林医生”,5只啄木鸟一天可捉害虫1千克,平均每只啄木鸟一天可捉害虫多少克?数学日记。
小明早上量体重50克,他拿出10米的牙刷开始刷牙,刷了2分钟后,准备吃饭。他吃了200千克的面包,坐车去上学了。进到校门正好7:30,他开心地跟老师问好微笑,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谈收获:【检】
师:通过本节课你知识上或是情感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不仅在知识方面,还强调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在情感价值观方面获得新的体验。
板书设计
有多重1千克=1000克1kg=1000g教学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下册
课题
吨的认识
执教者姓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使学生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知道1吨=1000千克。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建立质量观念。
2、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体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1吨的重量,培养学生估计、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
(出示课件)
你会填出合适的质量单位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苹果的质量我们用什么作单位(克)?小英的体重呢(千克)?谁来说说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千克=1000克)这头大象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呢?(吨)
2、揭示课题:大象的质量为什么填“吨”?克和千克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质量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它就是“吨”(板书:吨的认识)
二、引导探索,初步建立1吨的直观认识
(一)初步认识“吨”
1、听“吨”的自我介绍。
对于吨,你想了解什么?
我们先来听听吨的自我介绍,听完后看看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课件)
2、听后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初步感知“吨”。
听了“吨”的自我介绍,你又知道了什么?
我们知道了在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但是对于1吨到底有多重?它与千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二)揭示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关系
1、课件演示1吨重的水。
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像这样高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装满水,水的质量正好是1千克。(出示一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请大家看屏幕数出这些水的质量是多少?(课件出示:一排10千克)
这样一排是10千克。我们继续看屏幕,一起数有这样的几排?水的质量是多少?(课件出示:十排共100千克)100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个10是100)一层是100千克,两层呢?我们一起来数出水的总质量好吗?(300千克…1000千克)
(板书:1000千克)。
2、学生推理: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我们可以用1吨来表示。(板书:1吨)
吨与千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板书:1吨=1000千克)
吨用字母t表示,千克呢?那么上面的等式又可以写成什么呢?1t=100kg(板书)
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说给你同桌听。
(三)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抬一抬
1吨到底有多重呢?
这是一袋25千克的面粉,4袋面粉是多少千克?那多少袋面粉是一吨呢?想象一下,40袋面粉会占多大的空间?
想不想体验一下一袋面粉的重量?(请学生抬一抬)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其他同学看到他们的动作、表情,你想说什么?2袋大米有多重?继续增加,4袋大米多重?还抬得动吗?
10袋大米还搬得动吗?40袋这样的大米才是1吨呢,说一说:1吨给你什么感受?
2、力量感受
感受身边同学的体重,进行推算,间接感受1吨。
(1)老师在课下做了一个调查,咱们班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33千克。
(2)全体起立,试着抱一抱你的同桌,感受一下他的质量。开始吧!
(3)谈抱后的感受。
(4)请大家计算一下,咱们班27个人,全班的体重和大约是多少?(1000千克,也就是1吨)
这下你还能抱动吗,现在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大家有同样的感受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在(
)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2、2、下面
里填上什么数,它的质量是1吨?
3、动物们能过桥吗?
(1)看图说图意,“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2)它们能单独过桥吗?为什么它们不能一起过桥?怎样保证大家合理安全的过桥?
同桌两人说一说,全班讨论。
小结: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限制和规定,大家都要遵循规则,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
四、利用资源,渗透德育
虽然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我们身边不常用到,但有时候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小事就与吨有着莫大的关系。
爱惜粮食
节约用水
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五、总结全课
本课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1t=1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