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教案设计
学校:莲花小学
班级:四年级
日期:2020年10月
人数:40
教师:王棉庆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在老师激励和评价下,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同学间能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教材分析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很多运动技能本身就是生活技能,就是应急技能。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通常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把前滚翻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一种应急技能,创设相关的情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会达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心理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十来岁左右,活波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技术技能基础:四年级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较强,对动作掌控能力较好。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认知目标:1.了解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2.了解前滚翻的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
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使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平衡素质,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团结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1.树立较好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并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2.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低头、团身
教学难点:身体依次着垫,滚动圆滑
五、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在课前,检查运动场地以及器材;在课中,控制学生的练习距离、密度,防止碰撞和器械砸伤等情况的发生;课后,收整运动场地及器材。
年级:四年级
人数:40人
新授课
时间:45分钟
教材内容
前滚翻
重点
蹬伸脚,膝,同时低头含胸,经头的后部,颈,臀依次触垫前滚,团身紧。
难点
低头含胸,枕骨、肩、背、臀部依次触垫,滚动圆滑。
教
学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和讨论明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前滚时所经部位依次触垫,屈膝,抱腿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85%的学生完成前滚翻,基本做到团身紧,低头含胸。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游戏,体验参与学习和
锻炼的乐趣,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
道具
体操垫14个
、学习卡片12张
、音乐播放器一个、标志杆四个。
教法
讲解示范和分组指导练习
顺序
内
容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组织教法
开始部分
3分
课堂
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检查学生身上是否有尖锐物品
(1)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2)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目标: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激发
兴趣
10分
1、韵律操
游戏“趣味“头写字”
3、a:游戏“小刺猬”
b:趣味“学习不倒翁”
C、“双手撑垫,双脚蹬地起练习”
听从指挥,保持安静,
积极参与。
认真参与
教师带领进行。
讲解:2人一组用头写出字让对方猜。
(进一步锻炼学生颈部关节)
讲解:模仿小刺猬在遇到危险时的动作
教师共同参与,口令指挥
讲解:双腿并拢,双手抱膝,团身在垫上完成不倒翁练习
教师共同参与,口令指挥
探
究
合
作
24分
1.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开始,由头的后部着垫,两腿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抱腿(团身翻动,使后脑、颈、背、臀部依次触垫)
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团身翻滚像皮球、收腿抱膝
3.要求:分发学习卡片给小组长
二:游戏
翻滚大接力
将学生分为相等的四组,每一小组队员首先采用前滚翻翻过垫子之后跑向篮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四列横队,前两排同学蹲下,后两排同学站立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前滚翻完整动作练习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教法:
讲解并示范前滚翻动作要领
指挥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下巴夹纸片,解决团身问题
提出口诀,强调重难点
分组练习
5.请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学法:
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
要求:按时集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听从教师指挥,跟随教师学习基本步伐
要求:认真观察老师的动作,模仿练习
积极练习:一小组一张垫子,成纵队站立。
牢记口诀保护与帮助:小组长安排同学轮流跪在练习者侧面,一手按住练习者的后脑勺,一手推其大腿后部。
1.成四列纵队
2.要求:按游戏规则进行
3.积极参与,注意安全
1次
1次
5分钟
8分钟
7
分
钟
放松身
心
5分
放松操练习
2、整队互评,小结。
3、师生道别
4、收回器材
自由散开,听音乐自我放松
参与其中
教法:教师
参与
与学生同乐
负荷目标:平均心率120-135次/分。
课的密度:30—35%,中等练习强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