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烃及烃的衍生物
(2011·山东卷)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乙酸属于一元羧酸,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正确;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只有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就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之褪色,D正确。
【答案】B
(2011·广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本题考察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只有淀粉遇碘水才显蓝色,A错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而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只有乙酸才属于电解质,B不正确;溴乙烷属于卤代烃,在NaOH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C正确;食用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水解生成的醇是丙三醇即甘油,D不正确。
【答案】C
(2011·全国II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解析】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而乙醚不可以;3-乙烯属于烯烃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但苯但密度小于水的,而溴苯的密度大于水的;甲酸甲酯和乙醛均含有醛基,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D
(2011·上海卷)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解析】根据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可以判断,该物质易溶于水,但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答案】B
(2011·上海卷)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解析】从其结构简式可以看出,该物质属于油脂,且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各部相同,因此选项A、B均不正确,而选项C正确;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两种。
【答案】C
(2011·上海卷)β—月桂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解析】注意联系1,3-丁二稀的加成反应。
【答案】C
(2011·四川卷)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径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 12.5% B. 25% C. 50% D. 75%
【解析】 4CnHm+(4n+m)O24nCO2+2mH2O △V↓
4 4n+m 4n 4+m
32 72
所以m=5,即氢原子的平均值是5,由于乙烷和丙烯均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利用十字交叉法可计算出乙炔的体积分数: 。
【答案】B
(2011·安徽卷)室安卡因(G)是一种抗心率天常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1)已知A是的单体,则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写名称)。B的结构简式是 。
(2)C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X是E的同分异构体,X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X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 、 。
(4)F→G的反应类型是 。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属于氨基酸
【解析】(1)因为A是高聚物的单体,所以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OOH,因此官能团是羧基和碳碳双键;CH2=CHCOOH和氢气加成得到丙酸CH3CH2COOH;
(2)由C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名称是2-溴丙酸;C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分别是溴原子和羧基,所以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既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又发生羧基的中和反应,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因为X中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所以若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则只能是对位的,这2个取代基分别是乙基和氨基或者是甲基和-CH2NH2;若有3个取代基,则只能是2个甲基和1个氨基,且是1、3、5位的,因此分别为:
;
(4)F→G的反应根据反应前后有机物结构式的的变化可知溴原子被氨基取代,故是取代反应;
(5)由室安卡因的结构特点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苯环、肽键和氨基,且苯环上含有甲基,所以可以加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肽键可以水解;氨基显碱性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所以选项abc都正确。由于分子中不含羧基,因此不属于氨基酸,d不正确。
【答案】(1)碳碳双键和羧基 CH3CH2COOH
(2)2-溴丙酸
(3)
(4)取代反应
(5)abc
(2011·北京卷)常用作风信子等香精的定香剂D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A的名称是
(2)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C的结构式是
(4)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N由A经反应①~③合成。
a. ①的化学试剂和条件是 。
b. ②的反应类型是 。
c. 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5)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果简式是 。
(6)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1)A的分子式是C2H4O,且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因此A只能是乙醛;
(2)根据题中的信息Ⅰ可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3)C为反式结构,说明C中含有碳碳双键。又因为C由B还原得到,B中含有醛基,因此C中含有羟基,故C的结构简式是;
(4)根据PVB的结构简式并结合信息Ⅱ可推出N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O,又因为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所以E是2分子乙醛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的,即E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CHO,然后E通过氢气加成得到F,所以F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2OH。F经过催化氧化得到N,方程式为;
(5)由C和D的结构简式可知M是乙酸,由PVB和N的结构简式可知PVA的结构简式是聚乙烯醇,因此PVAC的单体是乙酸乙烯酯,结构简式是CH3COOCH=CH2,所以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乙醛
(2)
(3)
(4)a稀氢氧化钠 加热
b加成(还原)反应
c
(5)CH3COOCH=CH2
(2011·广东卷)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是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键的新反应。例如:
化合物Ⅰ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注明条件)。
(2)化合物Ⅱ与足量浓氢溴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没有酸性,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①中1个脱氢剂Ⅵ(结构简式如下)分子获得2个氢原子后,转变成1个芳香族化合物分子,该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本题考察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反应的判断和书写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
(1)依据碳原子的四价理论和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其分子式为C5H8O4;该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要想完全水解,只有在解析条件下才实现,所以其方程式为
H3COOCCH2COOCH3+2NaOH2CH3OH+NaOOCCH2COONa。
(2)由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可知,Ⅳ是丙二酸,结构简式是HOOCCH2COOH,因此Ⅲ是丙二醛,其结构简式是HOCCH2CHO,所以化合物Ⅱ的结构简式是HOCH2CH2CH2OH。与浓氢溴酸反应方程式是
HOCH2CH2CH2OH+2HBrCH2BrCH2CH2Br+2H2O。
(3)Ⅴ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根据Ⅲ的结构简式HOCCH2CHO可知化合物Ⅴ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
(4)芳香族化合物必需含有苯环,由脱氢剂Ⅵ的结构简式可以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5)反应①的特点是2分子有机物各脱去一个氢原子形成一条新的C-C键,因此1分子
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氢反应的产物是
。该化合物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三键,所以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1)C5H8O4;H3COOCCH2COOCH3+2NaOH2CH3OH+NaOOCCH2COONa。
(2)HOCH2CH2CH2OH+2HBrCH2BrCH2CH2Br+2H2O。
(3)HOCCH2CHO;CH2=CHCOOH。
(4)。
(5);8。
(2011·天津卷)已知:
I.冠心平F是降血脂、降胆固醇的药物,它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1)A为一元羧酸,8.8g 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24L CO2(标准状况),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A分子式的所有甲酸酯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是氯代羧酸,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个峰,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和F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D的苯环上有两种氢,它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a、b所代表的试剂:a 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Ⅱ.按如下路线,由C可合成高聚物H:
(7)C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GH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方程式RCOOH+NaHCO3=RCOONa+H2O+CO2↑可知生成2.24L CO2(标准状况),就要消耗0.1mol羧酸,故A的摩尔质量是88g/mol,因为羧基—COOH的摩尔质量是45g/mol,所以其余烃基的摩尔质量是43g/mol,因此烃基的化学式是C3H7,故A的分子式是C4H8O2;
(2)分子式是C4H8O2的甲酸酯说明是由甲酸和丙醇形式的,丙醇有正丙醇和异丙醇两种,所以其相应的甲酸酯也有两种,分别为:HCOOCH2CH2CH3和HCOOCH(CH3)2;
(3)由于羧基中含有一个氢原子,说明另外的氢原子全部连在甲基上且甲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故B的结构简式是(CH3)2CClCOOH,因此A的结构简式是(CH3)2CHCOOH,所以B→C的反应方程式为:
(CH3)2CClCOOH+C2H5OH (CH3)2CClCOOC2H5+H2O;
(4)由信息可知C和E反应的方程式为:
,因此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5)分析间(3)和(4);
(6)有合成路线可知D的结构简式是,所以a、b所代表的试剂分别是氯气和NaOH溶液;
(7)C的结构简式为(CH3)2CClCOOC2H5,含有氯原子,所以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G的结构简式是CH2=C(CH3)COOC2H5,G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H,方程式为;
(8)见分析(7)。
【答案】(1)C4H8O2;
(2)HCOOCH2CH2CH3 HCOOCH(CH3)2;
(3)(CH3)2CClCOOH+C2H5OH (CH3)2CClCOOC2H5+H2O;
(4)取代反应
(5)(CH3)2CHCOOH
(6)Cl2 NaOH溶液
(7)消去反应
(8)。
(2011·新课标全国卷)香豆素是一种天然香料,存在于黑香豆、兰花等植物中。工业上常用水杨醛与乙酸酐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
以下是由甲苯为原料生产香豆素的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及副产物已略去)
已知以下信息:
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通常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香豆素的分子式为_______;
由甲苯生成A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种;
D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中,其中:
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解析】(1)依据碳原子的四价理论可以写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C9H6O2;
(2)甲苯到A,从分子式的前后变化看少一个氢原子,多了一个氯原子,所以发生了取代反应。依据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是与甲基邻位的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因此A的名称是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3)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B中含有酚羟基,在光照的条件下是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且取代了2个氢原子方程式为
;
(4)分子式为C7H8O且含有苯环的除了邻甲基苯酚之外,还有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甲醇和苯甲醚共四种,结构简式分别为:
。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是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醚共2种。
(5)D的结构简式是,若不改变取代基的种类羟基和醛基可以是对位或是间位;若只有一个取代基可以是羧基或酯基,结构简式为:、。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能够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是。
【答案】(1)C9H6O2;(2)取代反应 2-氯甲苯(或邻氯甲苯);
(3)
(4)4 2;
(5)4
(2011·海南卷)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乙醇;(2),酯化(或取代)反应;
(3);(4);(5)CH3CHO
命题立意:必修教材中常见有机组成、结构、性质、转化的考查
【解析】由乙烯和水反应得A为乙醇,B为乙酸,C为乙酸乙酯;由乙烯在氧气和银条件下的反应比较少见,虽然鲁科版教材有介绍,但人教版教材中几乎没明确提及,可由E的乙二醇分子式逆推D为;E到F的变化,由原子个数的变化推导而来。
【技巧点拨】必修有机物的转化关系比较简单,可由常见物质的转化条件直接得出。不熟悉的结构,也可先写出可能的结构再通过题的转化关系排查。注意碳、氢、氧原子个数,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2011·上海卷)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 和1:1的硫酸。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 (选填编号)。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
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 层。
(4)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 、 (写出化学式)。
(5)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 (选填编号)。
a.蒸馏 b.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 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 。
(6)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溴乙烷大制备、提纯、有机反应等复杂性以及实验安全等。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所用试剂是乙醇和溴化氢反应;溴乙烷的密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
【答案】(1)乙醇 b
(2)NaBr+H2SO4HBr+NaHSO4、HBr+CH3CH2OHCH3CH2Br+H2O
(3)冷却、液封溴乙烷 3
(4)HBr CH3CH2OH
(5)d 乙烯
(6)反应会产生Br2,腐蚀橡胶
(2011·上海卷)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由苯与2-丙醇反应制备异丙苯属于 反应;由异丙苯制备对溴异丙苯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 。
(2)异丙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溴代物最少的芳香烃的名称是 。
(3)α-甲基苯乙烯()是生产耐热型ABS树脂的一种单体,工业上由异丙苯催化脱氢得到。写出由异丙苯制取该单体的另一种方法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耐热型ABS树脂由丙烯腈(CH2=CHCN)、1,3-丁二烯和α-甲基苯乙烯共聚生成,写出该树脂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单体比例)。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反应试剂的选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有机高分子单体的判断和结构简式的书写。
【答案】(1)取代反应 Br2/FeBr3或Br2/Fe
(2)1,3,5-三甲苯
(2010·全国卷Ⅰ)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
【答案】B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
(2010·浙江卷)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 阴极射线、-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解析】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排放。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实验仪器,课本集中在选修模块中。考察重点实验方法,体现重点知识与化学强调实验的特点。D、阴极射线、-粒子散射现象、布朗运动同样是实验方法,但,分别出现在课本的不同单元和模块中。阴极射线在物理中出现,-粒子散射实验研究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布朗运动设计分散系知识,是悬浊液特有现象。
教与学提示: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原理的解释。本题极具迷惑性的选项是D,因为D中的实验学生不会很熟悉,所以无所适从。和大学接轨的分析探究性实验是重点,注重分析、研究问题的手段的运用。强调学以致用,强调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和解释生活热点问题。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答案】C
(2010·上海卷)10.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乙醇、甲苯、硝基苯 B.苯、苯酚、己烯
C.苯、甲苯、环己烷 D.甲酸、乙醛、乙酸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物质的检验知识。乙醇、甲苯和硝基苯中,乙醇可以和水互溶、甲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轻、硝基苯不和水互溶但比水重,可以鉴别,排除A;苯、苯酚和己烯可以选浓溴水,苯不和溴水反应、苯酚和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己烯和溴水加成使其褪色,可以鉴别,排除B;苯、甲苯和环己烷三者性质相似,不能鉴别,选C;甲酸、乙醛、乙酸可以选新制氢氧化铜,甲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醛不能溶解氢氧化铜但加热时生成红色沉淀、乙酸只能溶解氢氧化铜,可以鉴别,排除D。知识归纳: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2010·重庆卷)11.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FeCl3 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
B.1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
D.C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脂水解反应的产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项,扑热息痛含有酚烃基,而阿司匹林没有,而酚烃基可以与可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项,阿司匹林中酯水解生成的酚还要继续与反应,故1mol阿司匹林可消耗3mol,错误。C项,贝诺酯中有两个酯基,这些均为憎水基,故其溶解度小,正确。D项,扑热息痛的水解产物之一为:,其化学式为,正确。
(2010·天津卷)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和CO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
【答案】C
(2010·山东卷)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烯烃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加成反应,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是萃取,故A说法错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B说法正确;煤油来自石油的分馏,可用作航空燃料,也可用于保存Na,故C说法正确;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乙酸能与Na2CO3反应, 故可用饱和Na2CO3 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故D说法正确。
【答案】A
(2010·广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有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解析】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错;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
【答案】C
(2010·四川卷)11.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清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mol 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
D.1mol M与足量反应能生成2 mol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A项M的分子式为:C9O4H6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B项1 mol M最多能与3mol 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临位可以发生取代,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C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酯基水解也消耗1mol,水解又生成1mol酚羟基还要消耗1mol所以共计消耗4mol.D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所以此题选择C
(2010·江苏卷)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酸性溶液检测上述反应是否有阿魏酸生成
B.香兰素、阿魏酸均可与、溶液反应
C.通常条件下,香兰素、阿魏酸都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反应
D.与香兰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酚类化合物共有2种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仅有碳碳双键,酚羟基也能使其褪色;B项,酚羟基和羟基都可以与反应;C项,它们都不能进行消去反应;D项,根据条件,其同分异构体为和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D项。
(2010·广东卷)30.(16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mol O2 。
(2)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Ⅱ与过量C2H5OH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能与CO2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
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与CO2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CO、和H2三者发生反
应(苯环不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Ⅵ和Ⅶ,其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下
列关于Ⅵ和Ⅶ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双选,填字母)。
A.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D. 1 molⅥ或Ⅶ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1) Ⅰ的分子式为C8H8,耗氧为(8+8/4)mol=10mol。
(2)根据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可写出方程式为:
(3)根据酯化反应原理,可知生成的酯的结构为。
(4)反应②可以理解为加成反应,O=C=O断开一个碳氧键,有机物也断开碳氧键加成。由此可类比化合物V的两种产物为。
(2010·山东卷)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D不与NaHC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
(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K^S*5U.C#O%下
(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为_____。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可知,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则为(官能团是醛基),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再与反应生成,由结合信息逆推可知H为,因为第一步加入的是溶液,故是酚钠生成酚,是羧酸钠生成羧酸,是硝化反应,故A的结构简式为:,由逆推得I和J结构分别是: ,一种是醇,另一种是酚,故可氯化铁或溴水的鉴别,要生成聚合物,必须两个官能团都发生反应,应发生缩聚反应,故高聚物为。
【答案】(1)醛基 取代反应
(2)
(3)或溴水
(4)
(2010·福建卷)31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
(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
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3)已知:
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金属钠 b. c. 溶液 d. 乙酸
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 。
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任写其中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异构体结构简式 。
苯环上连接着三种不同官能团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遇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答案】
(1)很明显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OH;
(2)甲在一定条件下双键断开变单键,应该发生加成反应;
催化氧化生成Y为;Y在强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
①C的结构简式为,不能与碳酸钠反应
②F通过E缩聚反应生成
③D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不饱和双键;遇溶液显示特征颜色,属于酚。综合一下可以写出D的结构简式
是C和D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有上面得出C和D的结构简式,可以得到丙的式子
(2010·上海卷)28.丁基橡胶可用于制造汽车内胎,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单体A的分子式为C4H8,A氢化后得到2 —甲基丙烷。完成下列填空:
1)A可以聚合,写出A的两种聚合方式(以反应方程式表示)。
2)A与某烷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分子式为C8H18的物质B,B的一卤代物只有4种,且碳链不对称。写出B的结构简式。
3)写出将A通入下列两种溶液后出现的现象。
A通入溴水:
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烯烃和NBS作用,烯烃中与双键碳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分子式为C4H8的烃和NBS作用,得到的一溴代烯烃有 种。
【答案】1)
;2);3)A属于烯烃,其通入溴水: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其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4)3种。
【解析】此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小分子的聚合、有机实验现象、同分异构体等知识。1)根据A氢化后得到2-甲基丙烷,故其为2-甲基-1-丙烯,其聚合方式可能有:)、两种;2)根据B的分子式为:C8H18,其一卤代物有4种,其结构式为:;3)A通入溴水:红棕色褪去且溶液分层;A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4)根据烯烃和NBS作用时的规律,可知其能生成3种一溴代烯烃。
技巧点拨:书写同分异构体时需注意:①价键数守恒,包括C原子价键为“4”、O原子价键数为“2”、H原子价键数为“1”,不可不足或超过;②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特别是同分异构体数量较多时,按什么样的思维顺序去书写同分异构体就显得非常重要。有序的思维不但是能力的一种体现,而且可保证快速,准确书写同分异构体。当然有序书写的顺序可以是自己特有的,但必须要有序。
(2010·四川卷)28.(13)已知:
以乙炔为原料,通过下图所示步骤能合成有机中间体E(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其中,A,B,C,D分别代表一种有机物,B的化学式为C4H10O2,分子中无甲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生成B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生成多种有机产物。写出2种相对分子质量比A小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C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苯环,且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酯有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
(3)
(4)
(5)6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提供的新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处理。
A到B结合B的分子式C4H10O2,可知由乙炔和甲醛反应有2mol甲醛参与反应。A到B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或者还原反应。根据B的分子式可知A与2mol氢气加成。B到C是进一步氧化为醛,两端的羟基全部被氧化为醛基。(3)问考查了醇的消去,有三种消去方式。任写两种即可。(4)要想作对这一问需要仔细观察题目给的信息第二个反应机理。(5)考查官能团位置异构,即酯基异构。
(2009·宁夏、辽宁卷)下列化合物中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
A.甲苯 B.乙醇 C.丙烯 D.乙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烃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丙烯、乙烯,而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丙烯(α-H取代)。所以本题选C。
(2009·重庆卷)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
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
D.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知识。A项,在一定条件下,甲苯苯环或侧链上的氢原子均可被氯原子取代;C项,乙烷和丙烯分子中均有6个氢原子,故1 mol混合物完全燃烧可生成3 mol H2O;D项,2,2二甲基丙烷分子中只有一种等位氢,故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B项,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说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
(2009·广东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和乙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B.蔗糖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
C.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D.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H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有机、无机内容都有涉及。苯和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因此都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A对。蔗糖是二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B错。乙酸又名醋酸,是食醋中的主要成分,经过连续氧化,乙醇乙醛乙酸,C对。制备水煤气反应为:C+H2O(g)CO+H2,D对。
(2009·重庆卷)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因混合物中只有苯酚一种酚类,可用FeCl3检验残留苯酚,A项正确;苯酚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KMnO4氧化,菠萝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也可以被酸性KMnO4氧化,B项正确;苯氧乙酸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烯丙醇与溴水可发生反应,但产物菠萝酯也能与溴水反应,故不能用溴水检验烯丙醇,D项错误。
(2009·上海卷)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答案】C
【解析】酯化反应的条件是直接加热,A项正确。长导管可以起到冷凝回流酸和醇的作用,B项正确。乙酸丁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C项错。在可逆反应中,增加一种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D项正确。
(2009·上海卷)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从人体肺部中呼出,①正确。K2Cr2O7与乙醇反应中Cr元素由+6价降至+3价,说明K2Cr2O7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则乙醇作还原剂,③正确。
(2009·宁夏、辽宁卷)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在书写同分异构体时,要注意对称性。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
,共4种,所以本题选B。
(2009·上海卷)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迷迭香酸属于芳香烃
B.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9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迷迭香酸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
D.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含5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答案】C
【解析】烃是指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A项错。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7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6 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D项错。
(2009·上海卷)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4-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丁烯
C. 2-甲基丁烷
D.CH2Cl—CH2Cl 二氯乙烷
【答案】C
【解析】A项名称应为正己烷。B项没有指明双键的位置。D项应注明氯原子的位置。
(2009·上海卷)环氧氯丙烷是制备环氧树脂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有不同的合成路线,以下是其中的两条(有些反应未注明条件)。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X___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环氧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醇类的物质(不含及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答案】
(1)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2)
(3)CH3COOCH2CH==CH2+H2OCH3COOH+HOCH2CH==CH2
(4)3
【解析】反应②中生成的C3H6O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与Cl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Y;,所以生成Y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4)环氧氯丙烷分子中有1个不饱和度,其同分异构体应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结合题目的限制条件可知,有如下三种情况:
(2009·天津卷)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
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
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
D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Na反应放出H2;
F为烃。
请回答: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__________。
a.氧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e.与Br2加成反应
(3)写出D→E、E→F的反应类型:
D→E__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_。
(4)F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H是F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H所有可能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C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F命名:
A: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10H18O
(2)be
(3)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5)(CH3)2CHCH2COOH 3-甲基-1-丁烯
(6)(CH3)2CHCH2CH2Br+NaOH(CH3)2CHCH2CH2OH+NaBr
【解析】分析中要注意正推、逆推综合运用。由B的结构简式不难确定B的分子式及其化学性质,在确定分子式时,要注意C原子的4价。由DEF转化的条件,可确定反应类型及产物的结构特点,其中F为烯烃,又M=70,可得F的分子式为C5H10,进而推得E的分子式为C5H11Br,D的分子式为C5H12O(M=88),酯A水解生成B和C,B为醇,则C为羧酸,由C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进而可推知A、D、E、F的结构简式。
(2009·全国Ⅰ卷)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
已知:
R—CH==CH2RCH2CH2OH(B2H6为乙硼烷)。
回答下列问题:
(1)11.2 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2和45 g H2O。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
(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与2 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4H10
(2)2-甲基-1-氯丙烷、2-甲基-2-氯丙烷
(3)
(4)消去反应
(5)
(6)
【解析】本题是信息给予形式的有机框图推断题,较全面地考查了烃的衍生物的特征反应及性质。主要涉及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酯化反应等。另外具体考查烃的相关计算、系统命名法,有机反应类型及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等。此类题一般从反应条件入手寻找突破口,如“”应为烃的取代反应,故B、C均为卤代烃。“”应为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物为不饱和烃。“”判断是醛转化为羧酸。“”是酯化反应的条件,由H是香料可进一步确定。这样题中涉及的主要物质类别、官能团大致均已确定。剩下的只需根据题中具体信息确定碳原子个数及官能团位置即可。由于本题有新信息,则必须注意信息的运用。较简单的信息只需照搬即可。具体解题过程:(1)
n(A)∶n(C)∶n(H)=n(A)∶n(CO2)∶2n(H2O)=0.5∶2∶2.5×2=1∶4∶10
故烃A为C4H10。
(2)A有两种结构:CH3CH2CH2CH3和。其一氯取代产物均有两种。但结合框图,B和C的消去产物只有一种。故B、D应是的二种氯代烃,即为
,其消去产物均为。
(3)根据名称写出G的结构简式:,递推出F结构为。
(5)由此推知E为,G为CH,写出酯化反应方程式即可。注意条件,不要漏掉小分子H2O。
(6)同分异构体是高考热点。关键在于看清题中的“限定条件”。由于G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和羧基,都要保留。这样就有邻、间、对三种结构,两个侧链为“—CH==CH”和“—COOH
”。另外,还有一种结构,考生易漏掉。因此书写同分异构体一定要遵循“支链由少到多”的原则,避免遗漏。
(2009·北京卷)丙烯可用于合成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C3H5Br2Cl)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
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
RCOOR′+R″OHRCOOR″+R′OH (R、R′、R″代表烃基)
(1)农药C3H5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
①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蒸气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0%,氢8%,氧3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2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E具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
(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最终得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于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6)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
(1)①CH2==CHCH2Cl 碳碳双键、氯原子
②取代反应
(2)CH2==CHCH2Cl+H2OCH2==CHCH2OH+HCl
(3)CH3COOCH2CH==CH2
(4)a c d
(5)蒸馏
【解析】综合考查有机化学部分知识。涉及烃的加成,取代,加聚,酯的水解,取代,分子式的计算,方程式的书写,性质推断,同分异构体,物质分离方法等。知识容量大,要求紧密结合题中的信息,对应框图作综合推断。由AC3H5Br2Cl判断A与Br2发生加成反应,A中有“”,逆推丙烯A,属于取代反应,而非加成反应。且A为CH2==CHCH2Cl。由(2)知,A的碱性水解产物D为CH2==CHCH2OH。
(3)M(C)=6.25×16=100
n(C)∶n(H)∶n(O)
故C分子式为C5H8O2。
C+CH3OHCH2CHCH2OH+E(酯类)。
运用信息判断:C中应有“RCOOCH2CH==CH2”结构,
结合分子式:C为CH3COOCH2CH==CH2,
则E为CH3COOCH3,B为CH3COOH。
(4)C中有“”能发生聚合、氧化、加氢(还原)反应,a对。C的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共两种,b错。
D催化加氢得CH3CH2CH2OH和B:CH3COOH对比:“—CH2CH2—”和“”恰好相等,均为28,c对。E为酯类,d对。
(5)H为CH3COONa,钠盐沸点高,甲醇沸点低,据此可蒸馏出CH3OH,使之分离。
(6)该题难度较大。DAP单体两个取代基不处于对位,且一溴代物仅两种,推知DAP单体中两个侧链一定处于邻位,且必须相同。由框图知:CH2==CHCH2OH+FDAP单体+CH3OH,
运用题给新信息,结合以上分析可推知:
F为,
DAP单体为。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09·重庆卷)星形聚合物SPLA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未注明)。
已知:SPLA的结构为,其中R为
(1)淀粉是______________糖(填“单”或“多”);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乙醛由不饱和烃制备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多步)。
(3)D→E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反应;D结构中有3个相同的基团,且1 mol D能与2 mol Ag(NH3)2OH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D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直链同分异构体G的分子中不含甲基,G既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又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且1 mol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1 mol H2,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5)B有多种脱水产物,其中两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 葡萄糖
(2)①CH2==CH2+H2OCH3CH2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或②CH2==CH2+HBrCH3CH2Br
CH3CH2Br+H2OCH3CH2OH+HBr(或CH3CH2Br+NaOHCH3CH2OH+NaBr)
2CH3CH2OH+O22CH3CHO+2H2O
(3)加成(或还原) C(CH2OH)3CHOC(CH2OH)3CHO+2Ag(NH3)2OHC(CH2OH)3COONH4+2Ag↓+3NH3+H2O
(4)
(5)CH2==CH—COOH
(任选两种即可)
【解析】本题为有机推断题,综合考查基本有机化学知识: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有机物的制备等。从流程图可直接推出:由多糖淀粉水解得A(葡萄糖),B为2-羟基丙酸(乳酸)。流程图中直接考查乙醛和甲醛的羟醛缩合反应,E为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又被加氢的产物,即季戊四醇C(CH2OH)4。整个推断并不难。所设计的问题也很基础。第(2)问答案有多种,最简单的是由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2CH2====CH2+O22CH3CHO。
也可以写两步:先由乙烯水化制乙醇,再催化氧化制乙醛。第(3)问考查乙醛和甲醛羟醛缩合反应的产物C(CH2OH)3CHO以及该产物的银镜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第(4)问考查乳酸的同分异构体。根据要求,分子中含两个羟基,不含羧基和醛基,其结构简式只能是HOCH2COCH2OH。第(5)问考查根据结构判断性质:乳酸可发生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生成丙烯酸;可两分子分子间脱去1分子水生成一元酯,或者脱去2分子水生成二元内酯;也可形成聚酯。
(2009·重庆卷)两个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乙二酸(HOOC—COOH)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1)甲组:
①按接口顺序a—b—c—d—e—f—g—h连接装置进行实验。B中溶液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E中溶液变浑浊,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
②乙二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
①将接口a与j连接进行实验,观察到F中生成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F中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A~F中选用装置进行实验,证明甲组通入D的气体能否与Na2O2反应。最简单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实验后用F中的固体进行验证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可另选试剂)。
【答案】
(1)①CO2 充分除去CO2 溶液褪色或变浅 CO
②HOOC—COOHCO2↑+CO↑+H2O
(2)①2Na2O2+2CO2====2Na2CO3+O2
②a—d—e—j 取F中的固体,滴加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发生了反应;若不变浑浊,则未发生反应。
【解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探究草酸热分解的部分产物。(1)根据题目描述,结合所学化学原理解答。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生成;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分解产物之一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应为CO,此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或变浅),装置C的作用已很明确:充分除去CO2。乙二酸分解的方程式也容易写出:HOOCCOOHCO2↑+CO↑+H2O。(2)a与j直接相接,则生成的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为证明C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可使乙二酸分解产生气体先通过C(浓氢氧化钠溶液)以除去CO2,再通入F(过氧化钠)。取F反应后的固体,加稀硫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说明CO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否则不能反应。
(2008·宁夏卷)在①丙烯 ②氯乙烯 ③苯 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丙烯、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基中的C、H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中,而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结构与乙烯分子相似,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中,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中,因此答案为B。
(2008·全国Ⅱ)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 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 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品
【答案】C
【解析】丙烷可以看作是甲烷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分别被碳原子取代,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丙烷中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A正确。烷烃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分馏可以得到丙烷,D正确。烷烃的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依次升高,丙烷的沸点低于丁烷,丙烷比丁烷更难液化,C错误。
(2008·江苏卷)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浓硫酸可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浓度降低,浓盐酸挥发出HCl导致浓度降低,A错;氯水使红墨水褪色是利用了强氧化性,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利用了吸附性,B错;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反应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易分解2HClO2HCl+O2↑,而水玻璃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C错;乙炔和乙烯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
(2008·海南卷)《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选考题)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解析】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葡萄糖等。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符合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和性质特点。故有如下4种:CH3CH2CH2CH2OH,CH3CH2CH(CH3)OH,CH3CH(CH3)CH2OH,(CH3)3COH。
(2008·全国Ⅰ)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答案】D
【解析】从分子组成上看,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相差2个氢原子,不满足分子式相同,故不属同分异构体。
(2008·重庆卷)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因混合物中只有苯酚一种酚类,可用FeCl3检验残留苯酚,A项正确;苯酚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KMnO4氧化,菠萝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也可以被酸性KMnO4氧化,B项正确;苯氧乙酸可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烯丙醇与溴水可发生反应,但产物菠萝酯也能与溴水反应,故不能用溴水检验烯丙醇,D项错误。
(2008·四川卷)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氢气发生反应
B.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溴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聚合物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B
【解析】 1 mol胡椒酚与H2发生反应时,苯环消耗3 mol H2,苯环支链上的碳碳双键消耗1 mol H2,共4 mol H2,A正确;1 mol胡椒酚与溴发生反应时,酚羟基的邻位消耗2 mol溴,支链上的碳碳双键消耗1 mol Br2,共消耗3 mol Br2,B错误;胡椒酚中含有酚羟基,具有与苯酚类似的化学性质,如与甲醛反应生成聚合物,C正确;胡椒酚的结构中含有难溶于水的支链,溶解度比苯酚的小,D正确。
(2008·江苏卷)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D
【解析】丁香酚既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A错。丁香酚中有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错。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 mol氢气加成,C错。
(2008·上海卷)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下列关于MM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MF能溶于水
B.MMF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C.1 mol MMF能与6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MMF能与含3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答案】D
【解析】MMF虽然有亲水基—OH,但憎水部分很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A错;MMF含有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1 mol MMF可与4 mol H2加成,C错;1 mol MMF含2 mol酯基1 mol酚羟基,故可消耗3 mol NaOH。
(2008·上海卷)下图是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示意图。虽然燃料乙醇的使用缓解了汽车能源的紧张状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可知,燃料乙醇( )
A.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B.提供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C.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空气没有任何影响
D.生产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粮食,以避免粮食过剩
【答案】B
【解析】从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乙醇燃料的使用缓解了能源紧张的状况,但其生产、使用过程中仍然产生一些污染,并且会消耗大量粮食,也会从一定程度上造成粮食紧张,故A、C、D是错误的,答案为B。
(2008·广东卷)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答案】B
【解析】乙烷与钠不反应,A错误;苯与CCl4互溶,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C错误;乙酸不是石油的成分,分馏不可能得到,D错误。
(2008·上海卷)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 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 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答案】C
【解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A正确;乙醇易燃烧,产生污染小,B正确;乙醇除了在实验室内作燃料外,可以用于乙醇汽油,C错;乙醇可由含淀粉、纤维素丰富的粮食作物水解制取,D正确。
(2008·海南卷)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
D.
【答案】B
【解析】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C项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而B项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
(2008·宁夏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答案】D
【解析】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A正确。从分子的结构或性质(状态)可确定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和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B正确。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等,C正确。酯化反应是指醇羟基与酸羟基之间的脱水反应,而皂化反应是专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二者发生的条件也不同,不是互为逆反应,D错误。
(2008·山东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
【答案】B
【解析】植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氧元素,A项错;乙烯等是石油的裂解产品,甲烷是从天然气中得到,C项错;环戊烷中就有五个C—C键,D项错。
(2008·广东卷)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
【答案】B
【解析】A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B中乙烯、丙烯同为烯烃的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C中CO2为气体,SiO2为固体,且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物理性质不同;D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硬度不同。
(2008·上海卷)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CH2=CH—CH=CH2 1,3-二丁烯
B. 3-丁醇
C. 甲基苯酚
D. 2-甲基丁烷
【答案】D
【解析】A属二烯烃,A的名称应为1,3-丁二烯,B中羟基位次不是最小,应为2-丁醇,C应为邻甲基苯酚,D正确。
(2008·江苏卷)布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药物。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
⑵有A到B的反应通常在低温进行。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填字母)
⑶在E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填字母)
a. b.
c. d.
⑷F的结构简式 。
⑸D的同分异构体H是一种α-氨基酸,H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则H的结构简式是 。高聚物L由H通过肽键连接而成,L的结构简式是 。
【答案】
⑴酚类化合物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⑵a ⑶ac
⑷
⑸ 或
【解析】根据合成路线图中E→F→G的转化关系及E与G的结构分析可以得出F→G为酯基的水解反应,因此F的结构简式为
由转化关系判断B→C为加氢还原(即—NO2→—NH2),C→D为盐酸酸化后形成—COOH(即—CN→—COOH),D→E为酯化(形成—COOC2H5),故C、D分别为:
(C) (D)
(1)A中含有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2)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OH的影响是主要的,取代位置以邻、对位取代为主,故最有可能生成的是a。
(3)手性碳原子上直接相连的4个取代基均不相同的为a、c,故E的四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是一种α-氨基酸,H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说明H中在苯环对位上有两个取代基,且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H原子,故H的结构简式为。
L是H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高聚物,故L的结构简式为:
或
(2008·宁夏卷)[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
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37.5%,H4.2%和O58.3%。请填空
(1)0.01mol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01L(标准状况),则A的分子式是 ;
(2)实验表明: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A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以放出3mol二氧化碳。在浓硫酸催化下,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分子中有4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则A的结构简式是 ;
(3)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B(C12H20O7),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A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C,写出C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① ,② 。
【答案】
(1)C6H8O7
(2)
(3)
如写出下列结构简式和相应官能团,也可
【解析】由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其实验式:
C∶H∶O=∶∶=6∶8∶7
故A实验式为C6H8O7。
(1)0.01 mol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1.01 L(标况)即0.045 mol;若设其分子式为(C6H8O7)n,则有如下关系:
(6n×2+4n)×0.01=0.07n+×2 解得n=1
故A分子式为C6H8O7。
(2)由“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A中不含醛基()。“1 mol A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3 mol CO2”说明A中含有3个羧基(—COOH)。“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说明A中醇羟基(—OH)。“A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氢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
(3)A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B的反应为:
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若A失去1分子水时,可能是醇羟基与羧基脱水或者醇羟基与相邻碳上的氢脱水,即
(碳碳双键、羧基)(酯基、羧基)
(其他情况见答案)
(2008·广东卷)《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
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药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1)苯甲醇可由C6H5CH2Cl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成醛的反应是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某科研小组研究了钯催化剂在氧气气氛中对一系列醇氧化成醛反应的催化效果,反应条件为:K2CO3、363 K、甲苯(溶剂)。实验结果如下:
醇
反应时间/h 2.5 2.5 2.5
醛的产率% 95 96 94
醇
反应时间h 3.0 3.0 15.0
醛的产率% 95 92 40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钯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
(3)用空气代替氧气气氛进行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产率达到95%时的反应时间为7.0小时。请写出用空气代替氧气气氛进行反应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
(4)苯甲醛易被氧化。写出苯甲醛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5)在药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应生成缩醛来保护醛基,此类反应在酸催化下进行。例如:
①在以上醛基保护反应中要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
②已知具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缩醛比较稳定。写出用乙二醇(HOCH2CH2OH)保护苯甲醛中醛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①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醛的产率影响不大,对反应时间有一定影响;②与羟基相连的碳链长,大大降低醛的产率与增大反应时间
(3)优点:原料易得,降低成本;防止苯甲醛氧化为苯甲酸
缺点:令反应时间增长
(4)C6H5CHO+2[Ag(NH3)2]OHC6H5COONH4+2Ag↓+3NH3↑+H2O
(5)①a.CH3CH2OH过量,令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边反应边蒸馏缩醛脱离反应体系,令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2008·上海卷)你注意到汽车加油站内的标牌了吗?某些省市加油站提供的汽油标号由90#、93#换成了E90、E93,后者是在汽油中加入了10%的燃料乙醇而制得的乙醇汽油。
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3)步骤a的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蒸馏 D.分液
(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
(5)以玉米等淀粉原料生产乙醇的化学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
根据上述反应式,可以算出100 kg淀粉理论上可生产无水乙醇_______________kg。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答案】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碘(I2)或碘酒或革兰氏碘液
(3)C
(4)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中任选2个
(5)56.8
【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条件及相关化学知识可以判断: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进行的更充分。
(2)根据碘遇淀粉变蓝的性质,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以使用的试剂是单质碘(I2)或碘酒或草兰氏碘酒等。
(3)由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可以判断:玉米粉碎得到的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再经发酵可以得到乙醇,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经过蒸馏可以分离出乙醇。故答案为C。
(4)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利用,如应用于制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
(5)根据题目提供的反应关系得到如下关系:
(C6H10O5)n—nC6H12O6—2nC2H5OH
162n 92n
100 kg 56.8 kg
即答案为56.8。
(2008·上海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市使用乙醇汽油。
(1)为了便于区分燃料乙醇和食用乙醇,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这里利用了煤油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2)含10%乙醇的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水,如果混入了水,汽油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煤油有特殊气味 (2)混合燃料发生分层
【解析】(1)为了便于区别燃料乙醇与食用乙醇,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这里是利用了煤油的物理性质中的“煤油有特出气味”。
(2)如果乙醇汽油中混入了水,汽油中会出现液体分层的现象,原因是汽油与水不能混溶。
(2008·上海卷)除了燃料乙醇,二甲醚(CH3OCH3)和甲醇(CH3OH)也可作为汽车燃料;其中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甲醚或CH3OCH3
【解析】所谓同分异构体即为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二甲醚和甲醇中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二甲醚。故答案为二甲醚。
(2008·上海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市使用乙醇汽油。
(1)为了便于区分燃料乙醇和食用乙醇,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这里利用了煤油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0%乙醇的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水,如果混入了水,汽油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煤油有特殊气味
(2)混合燃料发生分层
【解析】(1)为了便于区别燃料乙醇与食用乙醇,常在燃料乙醇中添加少量煤油,这里是利用了煤油的物理性质中的“煤油有特出气味”。
(2)如果乙醇汽油中混入了水,汽油中会出现液体分层的现象,原因是汽油与水不能混溶。
( javascript:void(0) )
(2008·广东卷)《有机化学基础》选做题
醇氧化成醛的反应是药物、香料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之一。
(1)苯甲醇可由C6H5CH2Cl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成醛的反应是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某科研小组研究了钯催化剂在氧气气氛中对一系列醇氧化成醛反应的催化效果,反应条件为:K2CO3、363 K、甲苯(溶剂)。实验结果如下:
醇
反应时间/h 2.5 2.5 2.5
醛的产率% 95 96 94
醇
反应时间h 3.0 3.0 15.0
醛的产率% 95 92 40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钯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主要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
(3)用空气代替氧气气氛进行苯甲醇氧化生成苯甲醛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产率达到95%时的反应时间为7.0小时。请写出用空气代替氧气气氛进行反应的优缺点:_____________。
(4)苯甲醛易被氧化。写出苯甲醛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5)在药物、香料合成中常利用醛和醇反应生成缩醛来保护醛基,此类反应在酸催化下进行。例如:
①在以上醛基保护反应中要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
②已知具有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缩醛比较稳定。写出用乙二醇(HOCH2CH2OH)保护苯甲醛中醛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①苯环上的取代基对醛的产率影响不大,对反应时间有一定影响;②与羟基相连的碳链长,大大降低醛的产率与增大反应时间
(3)优点:原料易得,降低成本;防止苯甲醛氧化为苯甲酸
缺点:令反应时间增长
(4)C6H5CHO+2[Ag(NH3)2]OHC6H5COONH4+2Ag↓+3NH3↑+H2O
(5)①a.CH3CH2OH过量,令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边反应边蒸馏缩醛脱离反应体系,令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
(2008·江苏卷)B.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①
R-OH+HBrR-Br+H2O 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乙醇 溴乙烷 正丁醇 1-溴丁烷
密度/g·cm-3 0.7893 1.4604 0.8098 1.2758
沸点/℃ 78.5 38.4 117.2 10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 。(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 。
(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 (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起目的是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 ;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
【答案】
B.(1)d
(2)小于;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下层
(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解析】B:(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最不可能用到的仪器应为d,即布氏漏斗,因其是用于过滤的仪器,既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量取液体,答案为d。
(2)溴代烃的水溶性小于相应的醇,因为醇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根据题干表格数据:1-溴丁烷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将1-溴丁烷的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即1-溴丁烷应在下层。
(4)由于浓H2SO4在稀释时放出大量热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制备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浓H2SO4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防止放热导致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并减小HBr的挥发,同时也减少Br2的生成。
(5)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应选用c即NaHSO3,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除去Br2。NaI能与Br2反应生成I2而引入新的杂质;NaOH不但能与Br2反应,同时也能与溴代烷反应;KCl都不反应,因此a、b、d都不合适,故答案为c。
(6)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蒸出产物平衡向有利于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在制备1溴丁烷时不能采取此方法,原因是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2007·海南卷)《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选考题)20.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现在试剂: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性质。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醛基、碳碳双键,从所给试剂中看,都能反应的只有①②。?
(2007·上海卷)12.人剧烈运动,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葡萄糖无氧氧化,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分子式为C3H6O3),如果该物质过度堆积于腿部,会引起肌肉酸痛。体现该物质酸性的基团是( )。
A.羟基 B.甲基 C.乙基 D.羧基
【答案】D
【解析】分子式C3H6O3的物质显酸性,分子中必须含有羧基。
(2007·重庆卷)9.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
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
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
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空间想像能力,及对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该有机物中含有苯环、—C=C—、、等结构单元,可以发生加成、取代、还原及酯化反应。由于苯环的存在,共面的碳原子数一定多于6个,而该有机物分子内共有20个氢原子。
(2007·四川卷)12.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8O9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mol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
D.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由题目所给的结构简式易知其分子式为C16H18O9,A正确;由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结构可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则B正确;1 mol咖啡鞣酸水解产生1 mol和1 mol的,除—COOH可消耗NaOH外,酚羟基可消耗NaOH,故1 mol咖啡鞣酸水解,可消耗4 mol NaOH,C不正确;所给物质的分子中含酚的结构及—CH=CH—结构,故D选项正确。
(2007·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退色
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A错;苯易取代,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高级脂肪酸中有不饱和键,C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丙烷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D错。
(2007·上海卷)19.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C 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结构、官能团性质。莽草酸中有—OH、C=C、官能团,鞣酸中官能团:酚—OH、都能与溴水反应,左边的酸是加成反应,右边的酸发生取代反应。左边酸中无酚羟基,遇三氯化铁不显色,鞣酸分子存在苯环,苯环中无C—C,也不存在C=C,而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独特的键,故C错误。两种酸中都含有三个—OH,一个,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量是相等的。
(2007·广东卷)3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甲烷和乙烯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C.高锰酸钾可以氧化苯和甲烷
D.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A项乙醇的结构式,乙酸;B项烷烃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而烯烃则与Cl2发生加成反应;C项苯与甲烷均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D项苯也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2007·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退色
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乙烯的结构简式是CH2=CH2,A错;苯易取代,乙醇、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高级脂肪酸中有不饱和键,C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丙烷等碳原子数较多的烃,D错。
(2007·全国Ⅱ)12.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
1 2 3 4 5 6 7 8 9 ……
C2H2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C4H6 C4H8 C4H10 ……
A.C6H12 B.C6H14 C.C7H12 D.C7H14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系列的概念,分析所给烃的分子式的变化情况知,对给定碳原子(n>2)重复出现CnH2n-2,CnH2n,CnH2n+2的规律,故第15位的烃的分子式为C6H2×6+2,即C6H14。
(2007·宁夏卷)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1 2 3 4 5 6 7 8
CH4 C2H4 C3H8 C4H8 C6H12 C7H16 C8H16
A.3 B.4 C.5 D.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由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1,2都是4个氢原子,3,4都是8个氢原子,5,6应为12个氢原子,故5为C5H12,其同分异构体为:、共三种。
(2007·上海卷)13.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
烷烃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88.6 -42.1 -0.5 36.1
燃烧热(kJ·mol-1) 1560.7 2219.2 2877.6 3535.6
*燃烧热:1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液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
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
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
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
【答案】D
【解析】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升高,燃烧热成线性关系增大,但不成比例关系。
(2007·海南卷)《有机化学基础》模块 (选考题)1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A.环己烯 B.丙炔 C.乙烷 D.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知识。环己烯中的饱和碳原子是正四面体构型,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丙炔中的甲基所有原子也不在同一平面内。苯分子所有原子共平面。
(2007·海南卷)《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选考题)19.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知识。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 和共6种。?
(2007·海南卷)5.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一氯取代物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也是两种同分异构体,C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2007·江苏卷)12.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Ⅱ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Ⅱ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由题意知花菁苷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故可作酸碱指示剂,A正确;仔细观察Ⅰ、Ⅱ两种结构可知,结构Ⅰ中含有两个苯环,而结构Ⅱ中只含有一个苯环,故B不正确;Ⅰ、Ⅱ结构中除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均处于苯环结构或C=C结构中,故C正确;Ⅰ、Ⅱ结构中均含有酚羟基,故D正确。
(2007·山东卷)20.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某市组织20多名农业专家举办了一次科技下乡活动。果农张大爷提出了“杀虫剂氯氰菊酯和杀菌剂波尔多液能否混合使用的问题。已知氯氰菊酯是一种棕黄色粘稠状液体,遇碱分解;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质量比配制而成。请你回答张大爷的问题,并解释原因。
【答案】不能;氯氰菊酯与碱性物质混合容易分解(而失效)[或:碱性水溶液可使氯氰菊酯发生水解(而失效)]
(2007·广东卷)27.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以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上图所示结构,其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化合物I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种反应物的分子式为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 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生成氢气
C 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 (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为 。
【答案】
(2)CH2O(答HCHO也可)
(3)A、C
(5)H2O2(或双氧水、过氧化氢)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的综合题。据信息化合物Ⅰ的某些化学性质类似于苯,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化合物Ⅰ与H2反应如下:
原子利用率100%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故另一物质的分子式为CH2O。由化合物Ⅱ存在官能团是C=C,C=N,—OH,而化合物Ⅲ存在官能团是C=C,C=N,故A、C正确。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发生加聚反应,其反应为,用氧化剂氧化Ⅳ变成克矽平和H2O,生成H2O化合价降低,氧化剂只能为H2O2。
(2007·上海卷)29.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