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人教版(2012)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2平行线及其判定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B=∠DCE;④∠B+∠BAD=180°,其中能推出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正数.
②将数60340精确到千位是6.0×104.
③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④若AC=BC,则点C就是线段AB的中点.
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已知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的是()
A.
B.
C.
D.
4.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1);(2);(3);(4),其中能判定的条件的序号是()
A.(1),(2)
B.(1),(3)
C.(1),(4)
D.(3),(4)
5.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图:已知点P和直线a,经过点P作直线b,使,其画法的依据是()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6.如图,下列给定的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A.
B.
C.
D.
7.下列说法中: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如图所示,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的是()
A.
B.
C.
D.
9.下列图形中,由∠1=∠2能得到AB∥CD的是()
A.
B.
C.
D.
10.下列图形中,根据,能得到的是()
A.
B.
C.
D.
11.已知内部有一点,过点画的平行线,这样的直线()
A.有且只有一条
B.有两条
C.有三条
D.有无数条
1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
A.∠1=∠3
B.∠2=∠3
C.∠4=∠5
D.∠2+∠4=180°
13.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则回答正确的是()
已知:如图,∠BEC=∠B+∠C,求证:AB∥CD
证明:延长BE交__※__于点F,则∠BEC=__⊙__+∠C
又∵∠BEC=∠B+∠C,
∴∠B=▲
∴AB∥CD(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A.⊙代表∠FEC
B.□代表同位角
C.▲代表∠EFC
D.※代表AB
14.如图是某节数学课上王老师和琪琪的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判定的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5.如图,可以判定ABCD的条件是()
A.∠1=∠2
B.∠BAD+∠B=180°
C.∠3=∠4
D.∠D=∠5
二、填空题
16.如图,已知∠1=∠3,∠2+∠3=180°,请说明AB与DE平行的理由.
解:将∠2的邻补角记作∠4,则
∠2+∠4=°()
因为∠2+∠3=180°()
所以∠3=∠4()
因为()
所以∠1=∠4()
所以AB//DE()
17.如图,∠1=120°,∠2=45°,若使b∥c,则可将直线b绕点A逆时针旋转_________度.
18.如图,下列条件中:①∠BAD+∠ABC=180°;②∠1=∠2;③∠3=∠4;④∠BAD=∠BCD,能判定AD∥BC的是_____.
19.如图,下列条件中:①;②;③;④;⑤;⑥,能得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0.如图,要使AD∥BC,必须使_____(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
三、解答题
21.(1)如图,点M代表某个公园,直线代表公园附近的一条公路.根据实际需要,计划在公路上某处设置一个公交站点,并使其距离公园最近,请在公路上画出公交站点的位置,并写出画图依据(不需要尺规作图);
(2)将一副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把三角尺的每条边看成线段,线段分别和,相交于点和点,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①找出图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写出一对即可);②找出图中两条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写出一对即可).
22.综合与探究
问题情境:如图,已知平分,于点D,E为延长线上一点,于点F,平分交于点G,.
问题发现:(1)如图1,当时,____________°;
(2)如图2,当为锐角时,与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
(3)在(2)的条件下,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试探究和的位置关系,并证明结论;
(4)如图3,当为锐角时,若点E为线段上一点,于点F,平分交于点H,.请写出一个你发现的正确结论.
23.如图,已知∠ABC=180°-∠A,BD⊥CD于D,EF⊥CD于E.
(1)求证:AD∥BC;
(2)若∠ADB=36°,求∠EFC的度数.
24.如图所示:
(1)若,,,求证:.
(2)若把(1)中的题设“”与结论“”对调,所得命题是否是真命题?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B2.B3.C4.A5.C6.A7.B8.B9.B10.B11.A12.B13.C14.B15.C
16.180,邻补角的意义;已知;同角的补角相等;∠1=∠3,已知;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7.15
18.①②③
19.①③⑥
20.∠ADB=∠CBD(答案不唯一)
21.(1)见解析;(2)见解析
22.(1)90;(2),理由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4)答案不唯一,例如
23.(1)证明见解析;(2)36°.
24.(1)详见解析;(2)是真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