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24时计时法》青岛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 《24时计时法》青岛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3 05:48:57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信息窗一
24时计时法
第六单元
信息窗一
24时计时法
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在商场、天文馆、电视、车站等场合有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中呈现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场景,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理解普通计时法的基础上,用24时计时法创建时间尺,引导学生探究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进行互相转换。
2、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对普通计时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学习24时计时法奠定了基础。学生关于24时计时法的认识参差不齐,学习基础差异大,但他们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呈现有效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24时计时法的建构过程。
Ⅱ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通过24时计时法的建构,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不同,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
Ⅲ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规律,能正确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2、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
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具
Ⅴ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演示法;3、谈话法;4、观察法;5、练习法。
Ⅵ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习过程
评价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视频导入:(1)读出钟表上的时间(2)读出视频一、二右上角的时间,并能用普通计时法说出来。
同学们说的是两种计时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像前面这种,时刻前有限制词的计时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后边这种叫做24时计时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体会0时大家知道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吗?我发现钟表上只有12个数字,它是怎么表示出24个小时的?一天的24个小时我们应该从几时开始数起?小结:这个时刻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所以可以叫它0时。体会一天有24小时0时就是凌晨0时,我们一起感受大家的一天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边观察边做动作。
(1)动画演示第一圈凌晨0时至凌晨5时,上午6时至上午11时,中午12时,问题1:从凌晨0时至中午12时,经过了多少个小时?动画演示第二圈下午1时至下午6时,晚上7时至晚上12时。问题2:下午1时,晚上7时,一天过去了多少个小时?问题3:从中午12时至晚上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小结:时针转了两圈,一天等于24小时。过渡语:为了区分两个12时,时刻的前面添加了限制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7时,晚上12时等,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示?开动脑筋,来创建24时计时法吧!对折时间尺,观察第一圈,有什么不同?7时是24时计时法的说法,怎么转化成12时计时法?反过来呢。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要求:讨论时,学生自己选代表发言)1、24时计时法怎么转化成12时计时法?2、12时计时法怎样转化成24时计时法?全班交流反馈成果。小结: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当堂检测1、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1)16时30分就是下午4时30分(
)(2)下午3时就是3时(
)(3)我下午14时坐火车去看望奶奶(
)2、填一填。(1)15时是下午?
?时,下午5时是???时。(2)下午2时是???时,晚上8时是??
时。(3)23时是晚上?
?时,19时30分是晚上?
?。(屏幕反馈,及时订正。)3、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24时计时法的应用(至少说出两个)?四、课堂小结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课后作业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你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吗?(建议通过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等方式完成)六、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晚上7时
19时上午7时
7时
学生观察图片,并能准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学生观察视频,能用24时计时法读出屏幕右上角的时间,并能用普通计时法说出同一时刻。学生能说出普通计时法时刻前有限制词,24时计时法时刻前没有限制词。学生观察图片(或学具),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边观察边做动作学生观察视频,并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回答问题。学生边观察做动作学生观察视频,并结合所学和已有经验回答问题。学生用24时计时法完成时间尺并及时反馈。学生小组合作能说出第二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如何转化。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汇报成果时,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时,第二圈加上限制词,几时减去12时,反之,亦是。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能正确(熟练)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相转化。
“读表”环节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经验。通过新闻视频创设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题,并为探究活动做铺垫。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猜测、验证的思维习惯。通过直观拨表感受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两圈也就是24小时。通过问答,深入浅出,对24时计时法初步渗透,同时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学生内部建构24时计时法,并及时反馈,师生合作第一圈的转化,为探究活动做准备。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内部生成过程。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体会感悟、创建24时计时法,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不同,能正确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互相转换。采用问答法,小组展示交流成果,老师及时给予有效评价。通过辨一辨、填一填、说一说对所学知识巩固提升,寓教于生活。布置开放性作业,巩固知识的同时寓教于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空间,直观演示、观察、比较、交流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
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课堂上,要与学生亲切交流,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平等交流中进行新课。要用亲切自然的教态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习对一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学时,应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丰富的表象,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注重学生知识的内部生成过程。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问题的关键性。在磨课过程中总感觉由普通计时法到24时计时法过渡的生硬,如果直接在表盘外圈写上,虽然直观,但又不符合新课改精神。几次磨课下来,我认为本节课的关键在于,第二圈拨表时,每经过一个时间段,我就问:一天过去了多长时间,这样在反复问答中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设置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国古代的12时辰计时法,体会中国人民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操。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评一致性”好课堂大赛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时计时法(红点一)。
【教材简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经历观察、猜想、操作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人们探索宇宙,研究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有几个小朋友要去天文馆参观学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信息图)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信息)
预设:
生1:今日放映:9:00宇宙旅行,10:30恐龙灭绝与天体碰撞,
生2:15:00奇妙的星空,
生3:15:45小丽访问哈勃。
谈话:同学们从图中找到了4个时间
出示9:00
现在你能把9:00在表面上表示出来
预设: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12.这就是9:00.
谈话:下一个时间出示10:30,怎样表示

预设:时针指向10和11的中间,分针指向6.
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看来前面的知识你们掌握的不错.
二、学习24时计时法
1.明确计时法产生的原理,揭示课题
谈话:第三部电影播放的时间是15:00,你能在钟面上表示出来吗?请大家用你的表,试着拨一拨。(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师找一位学生在教具上拨出来。)
谈话:现在请这位同学展示一下他拨的。和他一样的举手?这么多的同学都对了,说明你们都会,真棒。好了,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预设:
生:钟面上时针走了一圈是12个小时,15时比12时多了3个小时,所以从12时往后播3个格就是15时。所以3时也是15时.
师:还有谁能说?(多说)
刚才这些同学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
2.一天24小时,时针需要走两圈
师:既然是24时计时法,我们就要了解24小时钟面的变化情况(动画演示)
当分针和时针都在12时,这既是一天的结束是24时,也是新一天的开始也叫0时,我们所以我们把24时,也叫做0时。
通过的演示,相信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带着收获请你试着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
学生展示学习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回顾一下,你都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一天有24小时
时针一天需要走两圈(板贴)
为什么一天是真要走2圈?
预设:生:因为钟面上有12个大格,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时针一天需要走两圈
师:同学们大家真善于观察,我们再回到钟面,钟面上每一个刻度都会对应两个时刻,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1:每一个刻度对应的两个时间都相差12
生2:外圈的时间比里圈的时间多12
师:你们都是些会学习的孩子,同学们刚才说的15:00时就是时针转完一圈又继续转第二圈,按照数数的顺序接着往下数就是13.14.15时.这样得来的。
课件动态演示从12-15时
师小结:现在我们找到了15时,其实15时就是几时?(下午3时)
谈话:那么一天会有几个3时?
生:一天会有2个三时.
师:为什么?
生1:时针转的第一圈会有一个3时,时针转第二圈还会有一个3时。
生2:时针转1-12时会有一个三时,时针从13-24时,还会有一个3时。
师:这两次3时我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一个是凌晨3时,我们会在睡觉;一个是下午3时,我们在学习,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15:00。
板书:凌晨3:00
下午3:00(板书)
师:除了3时,钟面上还有哪些时刻会出现两次?
预设1:还会出现两次1时,两次2时,两次4时……
预设2:钟面上的每个时刻都会出现两次。
师:我们知道钟表上的每个时刻一天中都会出现两次,我们为了区分以前会在时刻前面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这样的时间词,这是以前学过的12时计时法,也叫普通计时法(板书),今天我们还学习了像15:00这样的24时计时法。(板书)
三、学习计时法
1、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
谈话: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再来把一天的24小时用线段来表示一下,时针旋转的第一圈走过的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这样表示(课件),用24时计时法这样表示(课件)。时针旋转的第二圈走过的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这样表示(课件),用24时计时法这样表示(课件)。
现在我们再来观察这条线段上的时间,这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这是24时计时法,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
预设
生:普通计时法有时间词,用0-12来记录时间,24时计时法用0-24记录时间,没有时间词。
2.学习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现在从上往下观察,如果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可以怎样做?
预设:第一圈也就是中午之前的时间:钟面上是几时还是几时,只需要去掉时间词。第二圈也就是中午以后的时间:需要在钟面时刻的基础上加12,并去掉时间词,就是24时计时法。
师:了解了两种计时法的区别,我们就可以把两种计时法进行转换,大家可以尝试着把下列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预设:
生汇报:早上5时,是12时之前,是几时就是几时;后面两个时间,是中午12时以后,需要在钟面上加上12
师:刚才的这道题大家说的都很好,第一行时普通计时法,第二行时24时计时法,谁能再总结一下怎样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师:回到这张图从下往上看,怎样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
第一圈:钟面上是几时还是几时。第二圈:在钟面时刻的基础上加了-12,加上时间词。
谈话:同学们说得很好,刚才我们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时刻,都要去掉时间词,然后再判断它是时针旋转地第几圈,第一圈就不变,第二圈时刻就+12。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时间:
8:00

上午8:00

15:00
(下午3:00

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我们今天学习了24时计时法,生活中你见过那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
师:生活中交流时我们一般都会用普通计时法来交流,但是交通邮电广播定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时间观念,为了计算方便大都采用24时计时法。
谈话: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啊,就是2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回顾提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学会了和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打开书完成69页第四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2.今天我们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探究总结、拓展应用学习了24时计时法。
谈话: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知识与身边的人交流,希望同学能做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用知识解决身边更多的问题,下课。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凌晨3:00
下午3:00
15:00
一天有24个小时
时针一天需要走两圈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页。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天是24小时,能用“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整体建构,通过对钟面计时方式的集中探讨,在对比中凸显两种计时法之间的关联,并借此强化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意义理解。
3.通过形象化的素材、启发性的联想和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流动以及用有限表达无限的数学思想,相机进行珍惜时间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24时计时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两种计时法的转化原理,熟练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教学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课件出示:一条小河不断向前流淌着)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花草的掩映下,有一条小河在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其实啊,在我们身边,也有一条看不见的河流在静静地向前流淌着,一去不复返,可它又那么的宝贵。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预设:时间。
师:是的,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长长的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时间。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天在这条河流里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儿(贴上做好的“时间尺”)。
二、研究“1天=24小时”。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天有多长时间吗?
预设:一天有24小时(指生回答)。
师:我们都认为一天有24小时。好老师把它记录下来,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20、30小时吗?
师介绍:到底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呢,这里面可有学问了。请看——(播放动态图)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转。旋转中,被太阳照到的时候就是白天,照不到的时候就是黑夜,在很久以前人们认为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合起来就是一天。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们发现,地球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所以,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
师:一天的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同学思考一下。
预设1:是从天亮开始的。
预设2:是从夜里1时开始的。
预设3:是从凌晨0时开始的。
师:一天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一起看看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段视频吧。(播放春晚倒计时录像)
师:刚才的倒计时是在计算什么?(倒计新年第一天的开始)请看屏幕新年第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预设:12时。
师:当夜里12时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新一天就开始了,我们记作0时。(在时间尺上标注“0时”)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在0时开始的。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屏幕出示0时)同学们想一想,一般情况下,0时,我们在干嘛?
预设(齐):我们在睡觉呢。
师:对呀,我们常常在睡梦里迎来了新的一天。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随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课件出示钟表),一起回忆一下一天24小时是怎么走过来的吧。
(播放视频)睡梦中,星星在眨眼,月亮在微笑,一天开始了。(播放钟表转动)天渐渐亮了,到了7时我们起床上学了(出示:起床图片)。到了8时,我们开始了一天的课程,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时间来到中午12时了,该吃午饭了(出示:吃饭图片)。饭后,稍作休息,到了下午2时,我们开始上下午的课了,到了下午的5时,我们该吃晚饭了(出示:吃饭图片)。到了晚上8时,我们也该睡觉了(出示:睡觉图)。睡梦里,这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备注:现场的学生为寄宿制班级学生)
三、研究如何记录一天的24小时
1.引出“普通计时法”。
师:刚才看着钟面,我们感受了一天24小时的快速走动。咦,老师有个疑问:钟面上只有12个数呀,它是如何能表示出一天的24小时的呢?(学生交流后回答)
预设:钟面上时针转两圈。
师:时针转两圈,也就是转了两个12小时。加起来就是24小时了。
预设:两个12加起来就是一天24小时了。
师:时针转两圈,就是除了12之外的每个数字都会转到两次啰,那怎么来区分第一圈和第二圈相同的数学表示的时间呢?比如说,时针指着7,怎么来区分是什么时候的7时呢?
预设:早上7时,晚上7时。
师:我们可以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你还知道哪些时间词呀?
生:中午、凌晨、夜里……
师:有了这些时间词,我们就能将钟面上第一圈和第二圈表示的时间区分开来了。
我们把只用0到12这些数来记录一天时间,并且需要时间词来帮忙的记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板书)。
小练习:出示10时的图片,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现在的时间,我们应该如何表示呢?
预设:早上10时,晚上10时。
2.引出“24时计时法”。,
出示工商银行门口的营业时间表。
生活中你见过这种没有时间词表示的时间吗?(见过)
师:在生活中见过这种记时方法吗?
预设:电子表上,手机上,电视上,餐厅里的营业时间……
师出示收集的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例子(含有13:00)。
师:这种计时方法,在钟表第一圈的时候,直接用钟表上的数字来表示。比如第一圈的1时,就用1时表示。关键在第二圈。
师:那么第二圈的1时怎样表示呢?
预设1:下午的时间加上12,比如,到了下午1时,就说成是13时。
师:为什么加12呢?
预设:因为第一圈已经有了12小时。
师:你的意思是,第二圈是接在第一圈后面的,所以要加12。
预设:是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按照他的想法,时针到了第二圈的“2”时,我们可以怎么记录?
预设:12+2=14时。
师:让我们对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来体会一下这位同学创造的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来记录一天24小时的方法吧。
(钟面上的指针先转动一圈,然后转到第二圈的“1”“2”“7”时分别停下,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间)如果我们不一个个的数,看着钟表,能不能快速得出19时呢?
预设:12+7=19时。
师:继续转动钟表至24时,思考24时与0时。
预设:是前一天的24时,同时也是下一天的0时。
师:指出时间尺上的一个时刻(举例:3时,15时),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师:我们把这种用0到24来记录时间、不需要时间词帮忙的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板书)。
3.两种计时法的比较。
师: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都能将一天的24小时记录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小组讨论)
预设:普通计时法要加时间词,24时计时法不要加时间词。
师:有没有时间词是它们最直观的区别。
预设:24时计时法使用的数较多,0到24,普通计时法只用0到12。
小练习:用不同的计时法表示时间。(师在时间尺上指时间,生回答时间,并说出使用的计时方法。)
4.计算经过的时间。
1.再次出示工商银行门口的营业时间表。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预设1:在时间尺上数一数。
预设2:用17-8=9(小时)
体会计算经过的时间,使用24时计时法更加的便于计算。
2.拓展提升:出示中国移动的营业时间(上午9时-下午6时),你知道中国移动的员工一天工作几个小时吗?
预设1:我把下午6时转化为18时,直接18-9=9(小时)
预设2:上午9时到12时要3小时,再过6小时就是9小时。
师:你为什么要转化成24时计时法?
预设:我觉得这样计算很方便。
体会24时计时法的优越性。
四、知识小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预设1:知道了一天有24小时。
预设2:学会了普通计时法,要用时间词。
预设3:理解了24时计时法。
……
五、知识运用
现在给你一个时刻,你能不能很快判断是什么计时法呢?并进行两种计时法的转换。
(8时4分、5:00、下午5时、上午8时30分、晚上9时、22:22……)
六、布置作业
1、能快速的分辨出见到的时间是哪一种计时法。
2、能互相转换两种计时法。
板书设计:
备注:教学设计中的环节“一、情景引入”、“二、研究“‘1天=24小时’”,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源自许卫兵著《简约数学教学》136页~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