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3 06:2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3780010502900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一、中考真题演练
1、“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棉纺织品 B. 景德镇的瓷器
C.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2、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也由它演变而来。“它”是指( )
A. 隶书B. 金文 C. 小篆 D. 甲骨文
3、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
A. 青铜面具 B. 四羊方尊 C. 司母戊鼎 D. 青铜立人像
6、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 铸造业方面 B. 制瓷业方面 C. 造船业方面 D. 纺织业方面
7、(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二、巩固训练
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3.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
7.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8.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内容十分丰富 D.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9. 下 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10.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11. 文物是文明的密码。下列文物留存了商朝文明密码的是( )
①铁制农具 ②甲骨卜辞 ③殷墟青铜器 ④马踏匈奴雕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问鼎中原”中“鼎”有什么意义( )。
A、吉祥美好 B、盛水器皿
C、显赫富贵 D、权力与地位
13.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 )。
A、造纸术 B、制瓷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纺织业
14.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状况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C.功能由食器发展到武器 D.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
15. 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它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它主要的原料是( )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33780010502900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
一、中考真题演练
1、“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棉纺织品 B. 景德镇的瓷器
C.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圆形方孔半两钱
【解析】
甲骨文是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故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佐证商朝历史。
故选C。
2、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也由它演变而来。“它”是指( )
A. 隶书B. 金文 C. 小篆 D. 甲骨文
【解析】
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文字。根据所学,文字的发展历程为甲骨文、金文(铭文)、小篆、隶书、楷行草书。题干中上承原始的刻绘符号,下启铭文,可知应该为甲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选D。
3、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解析】
D.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武王由此建立周朝,历史上称西周。因此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最有可能铸造于西周,故D正确。
AB.武王伐纣的年代,晚于黄帝和夏朝,故AB错误
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解析】
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A。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  )
A. 青铜面具 B. 四羊方尊 C. 司母戊鼎 D. 青铜立人像
【解析】
商朝是青铜器的灿烂时期,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C。
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商朝青铜器”“最大、最重”
6、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 铸造业方面 B. 制瓷业方面 C. 造船业方面 D. 纺织业方面
【解析】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除刻紋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综上所述,西周青铜器伯卣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铸造业方面。
故选:A。
7、(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解析】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进步,如: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分工细致;种类繁多,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主要在商朝的殷墟发现。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巩固训练
1.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2.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
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的历史有了确切纪年
3. 《史记》记载黄帝采首阳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这表明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4.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5.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 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 商周时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其目的是(  )
A.记录历史 B.占卜吉凶 C.传达命令 D.礼仪教化
7.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8.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内容十分丰富 D.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9. 下 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周王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10.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11. 文物是文明的密码。下列文物留存了商朝文明密码的是( )
①铁制农具 ②甲骨卜辞 ③殷墟青铜器 ④马踏匈奴雕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请问“问鼎中原”中“鼎”有什么意义( )。
A、吉祥美好 B、盛水器皿
C、显赫富贵 D、权力与地位
13. 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 )。
A、造纸术 B、制瓷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纺织业
14.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使用和发展状况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B.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C.功能由食器发展到武器 D.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的代表性器物
15. 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它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它主要的原料是( )
①铜 ②铅 ③锡 ④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