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13 06:1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80770011188700同步练习
一、真题演练: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3.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5.《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形成
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6.下列我国早期国家更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
B.商——夏——西周
C.夏——西周——商
D.西周——商——夏
7.《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8.《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充足
B.技术落后
C.生产工具简陋
D.农作物品料单一
9.“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二、同步检测: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A.?商汤灭夏 ??
B.?平王迁都? ?
C.?武王伐纣??
D.?东周开始
2、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一年是( )
A. 公元7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C. 公元8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3、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曾经“烽火戏诸侯”使少数民族攻破镐京,导致西周灭亡的国王是(  )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4、西周时期,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5、如果你是生活在西周时期的诸侯,你应该对周王尽的义务有( )
①派兵作战 ②服从命令 ③缴纳贡品 ④缴纳租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如果想一睹夏朝都城的风采,我们可以参观( )
A. 半坡遗址 B. 殷墟遗址 C. 二里头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7、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这种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8、张明向美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9、国家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
10、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商汤灭夏 ②武王伐纣 ③盘庚迁都 ④国人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③②
1080770011188700同步练习
一、真题演练: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故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A符合题意;商朝、周朝、秦朝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3.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为加强统治,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了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所以B项符合题意;AD项是指秦朝,C项表述不正确。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农业生产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和“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故A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项。故选A。
5.《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形成
D.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所以D符合题意,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始皇时期开始建立的,B不符合题意;华夏族在黄帝炎帝时期形成,C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我国早期国家更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西周
B.商——夏——西周
C.夏——西周——商
D.西周——商——夏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所以先后顺序为:夏——商——西周。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8.《诗经》中的“千耜其耘”是对西周时期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形象描述。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充足
B.技术落后
C.生产工具简陋
D.农作物品料单一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生产工具简陋,当时实行大规模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千耜其耘”状况改变,故C符合题意;劳动力充足、技术落后、农作物品料单一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答案】D
【解析】依据“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D项符合题意;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开始丞相制。A项不合题意;秦朝在地方上,废除西周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B项不合题意;隋朝创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D。
【点睛】“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是解题关键,据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分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又将自己的土地、平民和奴隶分赐卿大夫;卿大夫将自己的土地、平民和奴隶分赐士。正阳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
二、同步检测: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
A.?商汤灭夏 ??
B.?平王迁都? ?
C.?武王伐纣??
D.?东周开始
2、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这一年是( )
A. 公元7世纪70年代 B.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C. 公元8世纪70年代 D.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3、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曾经“烽火戏诸侯”使少数民族攻破镐京,导致西周灭亡的国王是(  )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4、西周时期,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5、如果你是生活在西周时期的诸侯,你应该对周王尽的义务有( )
①派兵作战 ②服从命令 ③缴纳贡品 ④缴纳租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如果想一睹夏朝都城的风采,我们可以参观( )
A. 半坡遗址 B. 殷墟遗址 C. 二里头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7、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这种政治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8、张明向美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9、国家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春秋
10、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商汤灭夏 ②武王伐纣 ③盘庚迁都 ④国人暴动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
1- 5 CDCCA 6-10CB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