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防护技术应用在珠港澳大桥上,如图所示为大桥的钢结构模型,其中最容易生锈处为(??? )
2.下列物质能通过金属和稀盐酸一步反应制得的是(??? )
A.?氯化铝 ? B.?氯化铁? C.?氯化铜 ? D.?氯化银
3.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4.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不含氯化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6.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 A.?图①: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B.?图②: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 C.?图③:向一定质量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形成的溶液pH的变化
? D.?图④: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7.向一定质量的AgNO3、Fe(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质量仍为a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液一定呈无色
? B.?滤液中一定含Fe(NO3)2和Zn(NO3)2
C.?滤渣中一定含Fe
? D.?滤渣滴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
8.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 B.?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 D.?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9.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11.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X可能是酸
?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 C.?X可能是CuCl2或 Fe2(SO4)3
D.?Y可能是CaCl2或Ca(NO3)2
12.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3.小黄对Ti、Mg、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到现象如表。结论:Ti、M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小黄又发现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有如上图所示关系,请分析:t2~t3时间内反应速度逐渐减慢的原因是________。???
(3)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方法来比较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供选择的药品:Ti、Mg、Cu、TiCl2溶液、MgCl2溶液、Cu(NO3)2溶液)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4.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1)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5.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它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交流评价】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请在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前提下增加定量实验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化学实验小组实验结束时,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
试回答:???
(1)步骤①中锌粉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步骤①中任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要检验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
【提出猜想】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Cr>Al>Cu 猜想②:Cr>Cu>Al 猜想③:Al>Cr>Cu??猜想④:Al>Cu>Cr
(1)【讨论交流】根据已学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已查阅的资料分析,肯定不能成立的猜想有________(填序号)。
【实验设计及过程】请将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2)【实验反思】
①将金属片投入稀硫酸前应先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有同学提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还可以依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为了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括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 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 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③把甲放入丙的盐溶液中
你认为该方案中的________(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18.将50克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的质量为53.2克。
(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列式计算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19.某同学用含杂质的Na2CO3样品跟稀盐酸反应,现将3次实验数据列于下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1)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
20.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不同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硫酸有没有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2)6.0克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B
7.C
8.C
9.C
10.B
11.D
12.A
13.(1)镁>钛>铜 (2)稀盐酸浓度降低
14.(1)酸的种类不同????(2)Cu+2AgNO3=2Ag+Cu(NO3)2????(3)CD
15.【探究过程】铁;锡纸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无?“较多”也给分)【交流评价】①取一定量锡纸,用盐酸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取出后用蒸馏水清洗并晾干,称得质量记为m1。②将锡纸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饱和ZnSO4溶液浸没锡纸,充分反应后,取出锡纸用蒸馏水清洗并晾干,再次称得锡纸总质量记为m2。③如果m2>m1,则锡纸中金属为铝;如果m2=m1,则锡纸中金属为锡。
16.(1)将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全部置换出(2)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3)取滤渣于试管中,加少量稀硫酸,若产生气泡,则稀硫酸的量不足。
17.(1)②④;③(2)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利于反应;③
18.(1)CuSO4+Fe= FeSO4+Cu;(2)22.4克
19.(1)8.76%(2)80%
20.(1)有(1分),每用10毫升稀硫酸就能消耗掉1.4克铁,第3次再多加10毫升稀硫酸时,剩余固体从1.8克减少到0.4克,恰好消耗1.4克铁。
(2)?解设:6克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6克样品中含铁的质量:6g-0.4g=5.6g?
Fe+H2SO4=FeSO4+H2↑
56 ??????? 2
5.6g ?????? x
56/ 5.6g=2/x x=0.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