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24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24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8 19: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 题:24 散文诗两首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自学方法:
反复诵读并利用想象,鉴赏诗歌。
自测——互查——互教
1、作者作品我知道。
《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名)作家、诗人 (姓名)。它是 散文诗集中的代表作。《荷叶 母亲》选自 。
作者 ,原名 ,现代著名 家,代表作有 、 、 等。
2 、给生字注音或给拼音写出汉字,
匿﹙ ﹚笑 沐﹙ ﹚浴 祷﹙ ﹚告 嗅﹙ ﹚到 膝﹙ ﹚上
罗摩衍﹙ ﹚那 pái huái﹙ ﹚ qī﹙ ﹚斜 hàn dàn﹙ ﹚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⑴《金色花》这篇课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事?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
⑵《荷叶·母亲》中写了几次看红莲?“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 ,那么可爱?
展示——反馈——导学
朗读课文,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1、《金色花》中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2、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问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3、《荷叶·母亲》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心中的雨点“?
自测——反馈——点拨
1、《金色花》“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2、《荷叶 母亲》中作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自测——反馈——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
⑴匿笑: ⑵沐浴:
⑶祷告: ⑷徘徊:
2、填空。
⑴《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 ,把 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 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
⑵《荷叶 母亲》借 赞美 ,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
之情。
3、读下面这首小诗,不写第二节的空缺内容,是指与一、三两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 , ,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回顾——总结——反思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那么当你清醒的时候,你该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挚爱之情?怎样报答母亲的深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