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8 19:31:47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创作于90年代中期,她赞美的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然而,这首歌的一大特点却是通篇没有一处出现邓小平的名字,代指他的词也不是“大救星”或“红太阳”,而是“一位老人”,细细体会,就会发现问题的实质。这首歌是把邓小平同志当作人而不是神来赞美的,因此,听起来让人感到十分亲切:“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同时,歌曲没有把更多的赞美堆砌在邓小平一个人身上,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他为中国带来的变化上:“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立起座座金山。”这些也无一不是时代特色的体现: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带来了精神生活、思想意识上的变化,人们感谢他,热爱他,赞美他,《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赞歌。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
课程标准:
1、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的历史贡献
2、感受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第5课
邓 小 平 故 居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阅读课本,找一找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活动。
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阶 段 民主革命主要活动
留 学 生 涯
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建 国 初 期
190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赴苏联学习。
1929年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
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
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解放西南,主政西南,参加和平解放西藏;
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中共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文革初期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停止一切职务,后期再次复出,再次下放、复出
思考:邓小平哪三起三落?有何感想?
1、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第一次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遵义会议后第一次“上” 2、文革初期因“走资本主义道路”而第二次“下”,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第二次“上。
3、因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加上“天安门事件”而第三次“下”,“四人帮”倒台后第三次“上”邓小平再次复出。
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背景:
文革结束后,中国将走向何方,成为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高瞻远瞩,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人们思想获得大解放,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 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奠定思想基础。
2、概况:
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二、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三)十一届六中全会—总结历史经验
(二)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
时间:
地点:
内容:
1981 年6月27-29日
北京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三、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开始产生: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发 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 (特色论)
3、进一步:1987年中共十三大: (初级论)
4、成熟和形成:1992年南巡谈话:
5、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中共十四大:
6、党的指导思想:1997中共十五大:
回顾A:
1、它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思想路线上,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上,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2、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解决问题:
抓住什么是社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历史地位: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回顾B :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1、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开放:1)主张:(略)
2)发展对外关系:加强( )关系;恢复( )关系;与( )关系正常化
3)措施:开放( )( )( )( )经济特区,开放()个沿海港口城市,设立()省经济特区、上海()开放区,以及开放()、()、()中心城市等决定。从而形成()        格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企改革
中日
中美
中苏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4
海南
浦东
沿边
沿江
内陆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回顾B :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1、改革
2、开放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背景:
内容:
改革开放后,外国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传入我国,出现了一股不要党的领导和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
4、成效
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引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国家也富强起来,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回顾C :南方谈话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谈话有哪些主要内容 有何意义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国际:
国内: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1989年政治风波
1)社会主义本质:
2)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加快了(    )的步伐,
2)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方向,
3)被视为改革开放的(  )宣言
改革开放
第二次
回顾D :“一国两制”构想含义是什么?提出目的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1、含义: 2、目的:
3、意义:
1)成功收回香港、澳门,雪洗百年耻辱。
2) 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3)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思考: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1)有利于双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共同发展
2)既体现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原则性,又充分了尊重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灵活性。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
2、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四、总结测评:
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2)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3)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规划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
所以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确定:“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继毛泽东之后最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就是:
他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
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成功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2、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004年8月23日胡锦涛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说:邓小平同志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是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我们祖国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普遍尊敬。
请思考3:我心目中的邓小平怎样?
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C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他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1929年他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40年,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指挥部队;解放战争时期率军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建国初期解放西南,主政西南,为和平解放西藏做了大量工作;
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成功地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逐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成功地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1、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邓小平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C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2、抗日战争期间,邓小平的革命活动有
A开辟中原战场 B出任一二九师师长
C发动百色起义 D参加百团大战
3、解放战争爆发后,1947年6月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与国民党军连续作战,取得了
A孟良崮大捷 B鲁西南大捷
C大别山大捷 D沙家店战役
4、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战略决战,其中邓小平为战役总前委书记的一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届一中全会 D中共九大
6、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四川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名额手寿巨擎;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8、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9、引发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直接原因是
A当时党中央一些主要领导人用“两个凡是”继续维护“左”的错误
B人们的思想长期受到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
C陈云等同志要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并为一些历史冤案平反
D全党要求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0、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