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2.2
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留住青春记忆
“青春纪念册”的规划与设计
活动一:
作品的结构组成
打开资源包中的“main.exe”
思考:该作品由哪几部分组成
作品的系统结构流程
开始
N
Y
Y
N
结束
主交互界面
片头动画
片尾动画
进入
退出
作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
烘托艺术风格和主题
作品的核心
模块及功能的交互
突出主题
联系用户-创作人员
给用户留下好印象
图形的联想与创意
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图形应用
本课作业
小资料库
引入一
…
单形元素
…
图形色彩
…
…
…
结构设计
模块设计
前面已经分析了“青春纪念册”的创作于应用需求,请规划、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
分析:该作品需要包含哪些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如何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规划:青春纪念册
活动二: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设计作品结构
分组合作,相邻两列为一组,对“青春纪念册”的规划发表自己的意见,由组长提交最终结论:
纪念册中需要实现哪些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划分为几个模块?
这些模块如何表现?
活动三:规划实践
利用百度脑图平台完成模块设计
打开资源包中的百度脑图链接,使用百度账号或QQ账号登录平台。
规划细节(注意事项)
模块设计要求与注意事项:
布局合理规范
文字言简意赅
交互友好快捷
色彩和谐舒适
原型
产品经理
——产品开发中最高级别、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CTO(项目经理),分配指定成员的任务,并决定最终的模块规划的设计;
记录员,综合成员的意见,实现原型;
功能校验人,负责检查现阶段模块功能是否完整;
交互性校验人,负责检查模块交互的友好程度。
Thanks
for
listening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2.2节
作品的规划与设计
留住青春记忆
——“青春纪念册”的规划与设计
?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节选自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二章多媒体作品设计第2.2节: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需求分析”在逻辑上的延续,通常在实践中,做需求分析的同时就就已经在考虑整个作品的模块结构了;此外,本节又是后一节脚本编写的前提,将作为作品制作细节中方方面面的依据。在真实的产品开发中,称为产品的“原型”,整个系统(包括它的“实际”用户界面)的分析、设计和实施必须在原型建立后进行。
综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应当与真实的作品开发联系起来,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一个实际的作品制作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为主线,循序渐进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与后续的课程建立连接,在本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与制作,最终完成完整的作品。
?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下)学生,已经过系统的学习Flash及Photoshop技术,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以及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与经验。然而在此前的学习中,多以规定的案例操作为主,缺乏对技术的自主应用(即如何用?何时用?为何用?)的思考与探究。在前一节“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运用已知的技术实现所需的功能。本节课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实现一个多媒体作品的组成结构与交互。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多媒体作品结构组成及流程图表示
?
掌握多媒体作品模块的拆分与组合以及交互逻辑的建立
?
了解多媒体作品模块设计的误区
?
过程与方法
以案例作品“青春纪念册”的规划设计为背景,通过小组协作与展示逐步推进的完成作品的原型设计,分析比较多个原型的优劣并最终选出最好的原型作品。
?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
以网络平台为媒,体验与学习远程协作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
小组合作与竞争,激发思考,增加课堂中思想的碰撞
?
以“纪念册”为案例,增强班级凝聚力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多媒体作品的模块设计
?
教学难点
?
多媒体作品的模块设计与交互方式
?
设计思路
作品的规划与设计源于原型设计,实际上最终也生成作品的原型,所以需要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作品为媒介。作品的规划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设置了几个活动,将设计与规划划分为几个阶段,并且对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评价与分析,在完成案例作品的规划与设计的同时,掌握多媒体作品原型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过程及注意事项。
?
教学准备
√
制作案例演示作品
/
√
设计示例原型
/
√
调试百度脑图并分配学生id
?
教学过程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导入):作品的结构组成
由学生自由操作一个多媒体作品“main.exe“,要求学生思考并提问作品由哪些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的功能一样吗?整个作品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观察、体验、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作品为例,在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多媒体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结并课件呈现多媒体作品的组成、工作流程。主交互:作品的核心片头:第一印象,烘托主题片尾:联系作者与用户
听讲并总结
引导、总结,完成教学重点之一:作品的组成
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引,通过对其简单的分析,初步感受作品规划的作用与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布置任务:规划、设计青春纪念册,试分析:该作品需要包含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如何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头脑风暴,在组内发表对纪念册规划的设想
利用教学平台,有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进入ITtools平台中的分组讨论功能,根据讨论的主题纪念册中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划分为几个模块?这些模块如何表现?自由发言,由组长汇总成员的意见,并提交小组讨论结果。
组长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并点评
活动三:结构设计与模块规划
打开百度脑图平台,并要求学生登录平台,简单介绍脑图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分享、引用的操作步骤,布置任务:小组合作,打开思路,思考作品的模块组成并绘制成思维导图。
快速学习网络平台的简单使用,小组合作完成对作品的模块规划
利用在线平台,让机房环境不再成为合作交流的阻力,而是分享、评价的助力
分组合作,
两列为一组结合小组讨论结果与自己的设想,独立完成作品结构与模块的规划并制作成结构图提交分享给小组成员,组长选择一个或多个小组成员的作品作为小组成果。
小组合作、合理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有角色和任务。碰撞思想,突破教学重难点
选择打开其中几组分享的规划图,先由组长报告这样规划模块的思路,由其他同学评价功能是否完整,交互是否友好,子模块之间的位置是否需要调整等。给出原型的评价量规:布局合理规范文字言简意赅交互友好快捷色彩和谐舒适根据量规,要求学生对每一组设计的原型进行评价。
评价交流
总结原型设计时应注意的细节,学生相互评价各组设计。
总结
提出项目、产品经理、原型等概念,总结作品的工作流程以及原型的设计规划和评价标准
听讲
课堂小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