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园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8 19:33:19

文档简介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 二十一 苏州园林
【课内阅读】
(一)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二)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5、阅读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揣摩第④段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的表达意思。
8、说说第⑤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一句的表达作用。
9、指出第③段和第⑤段中划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第③段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说明方法: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第⑥段,说说文中的“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也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假山
叶圣陶
①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乱石块堆叠起来,高高低低,凹凹凸凸,且不说天下绝没有这样的山,单说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玄墓山下有一景,叫做“真假山”,是山脚露出一些石块,有洞穴,有皱襞[襞(bi):衣服上的皱褶],宛如用湖石堆成的一般。然而合着玄墓山一起看,这反而成为一个破绽,
跟全山的调子不协调。可观的“真假山”,依我的浅见,要算太湖中洞庭西山的石公山了。那里全山是湖石,洞穴和皱襞俯仰即是,可是浑然一气,又有几十丈高的嶂壁,比虎丘“千人石”大得多的石滩,真当得起“雄奇”二字。看了石公山再来看花园里的假山,只觉得是不知哪一个石匠把他的石料寄存在这里罢了。
②假山上大都种树木,盖亭子。往往整个假山都在树木的荫蔽之下,而株数并不多,少的简直只有一株。亭子里总得摆一张石桌,可以围坐几人,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也是常有的事。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你着眼在山一方面,树木和亭子未免太大了,如果着眼在树木和亭子一方面,山又未免小得可笑了。《浮生六记》里的《闲情记趣》开头说:“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不失为很好的幻想。作者之所以能“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在乎比拟得相称。假若在蚊帐中“徐喷以烟”而捕一只麻雀来让它逃来逃去,或者以丛草为树林,而让一只猫蹲在丛草之上,这就凝不成“青云白鹤”和“林壑幽深”的幻想,也就无从“怡然”了。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情形正跟上面所说的相类。不相称的东西硬凑在一起,只使人觉得是大树长在乱石堆上,亭子盖在乱石堆上而已。
③依传统说法,假山并不重在真有山林之趣,假山本来就是假山。路径的盘曲,层次的繁复,凡是山上所有的景物,如绝壁、危崖、岩洞、石屋,应有尽有,正合“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谚语,在这些地方,显出设计的人的匠心。有名的狮子林,大家都说它了不起,就为那假山具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条件。我小时候还没到过狮子林,长辈告诉我说,那里的假山曲折得厉害,两个人同在山上,看也看得见,手也握得着,但是他们要走到一条路上,还得待小半天呢。后来我去了,虽然不至于小半天,走走的确要好些时间。总之是层次多,阻隔多。就从这个诀窍,产生了两个人看得见而不能立刻碰头的效果。要堆这样一座假山当然不是容易的事,然而不容易的事不一定做成功便是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 就像假山,当你爬到“绝顶”的时候,且不说一览宇宙之大,你总要想来一下宽广的眺望吧,但是糟得很,什么堂什么轩的屋顶就挤在你眼前,你可以辨认那遗留在瓦楞上的雀粪。真山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凡是可以从真山真水得到趣味,假山完全没有。
11、苏州园林大多叠有假山,文中作者对假山的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作者认为假山在园林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作者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全文,请说说文末画线句中所说的真山真水的“趣味”有哪些。(写出其中的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排比 一气呵成,说明设计者和匠师们为达到其一致要求,是如何设计园林的。
3、总分结构。作比较 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区别:不讲究对称。
4、不能去掉。“往往”指一般情况,特殊情况除外。用在这里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河道都安排有桥梁,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
5、务必使浏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6、(1)标本:典范、样本。
(2)败笔:不足,缺陷;缺点,疏漏。
7、这里作者强调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种园林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重复,它是为了能给人以美的愉悦,而非简单的技术性堆叠,从而达到“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效果。
8、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每个季节中都有各不相同的树木和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
9、第③段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第⑤段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用: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
10、城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11、假山总难得真山真水的趣味,然而园林中又缺不得假山。
12、假山在园林中起着荫蔽的作用。
13、作者意在说明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或:相称才有情趣)。
14、示例:全山浑然一气;山水等景物自然相称;一览宇宙之大。(写出其中的两项即可)第五单元 二十一 苏州园林
【课内阅读】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试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 )
b.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
c.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
3.“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中“败笔”改为“地方”可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要是改为“每一个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效果会怎样?哪种说法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提升】
中国花园
以“谊园”命名的中国花园,坐落于澳大利亚悉尼情人港广场的左侧,它的对面,是具有象征性桅杆和帆索的国际博览会的白色建筑。这显然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后现代布局:大道两侧对称地投放着东西双方的标记,借此象征一种空间和时间的宏大对话。但中国花园是一个强行插入的符码,停栖在一片典型的西方风景里,使游客变得茫然和不知所措。它们与其说是在宣示和解,不如说是在表达对抗的姿态。
越过漂流着树叶和花瓣的小河、带有漏窗的山墙和飞檐走壁的游廊,中国花园似在腼腆地诉说它的游戏和美学传统。该传统来源于明清两代的江南造园法则,并且被精心地加以模仿和复制。它是如此地酷似那些中古的苏州和上海园林,以致我第一次进入时,恍如折回到历史的深处,我在其间走动,然后迷失于曲折的路径。
用回廊、楼台、山墙、水树、石舫、屏风、荷塘、假山、瀑布、亭阁、泣柳以及各种树篱构筑的世界,是一座精心策划的露天迷宫,由于举办画展,我曾在这里工作了将近十天,并且目击了大量游客的迷失,他们手里拿着画有线索的地图,竟无法找到那个唯一的出路,最令人吃惊的记录是由一个英国游客创下的:他和妻子在其间迷途,耗费了两个小时,却不能找到出口,我为他们指了一条捷径,而一个小时后,他们仍在占地仅几公顷的花园里打转。最后,我把他们领出了这该死的迷宫,英国人的脸上充满愤怒而又无奈的表情,他为古代中国的游戏方式和美学规则所惊吓,他把地图掷向马来西亚裔经理,然后像考试不及格的坏孩子那样逃走。
这一戏剧性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西方的背景中,中国花园的迷宫特点才得到了彻底的展现,不仅如此,它还显示了把全部自然纳入游戏框架的意图。
下雨时分沿游廊散步,我看见的是一个浓缩的平面中国,蜷缩在立体的西方楼群之间,带着永久感伤的微笑。高大的华丽泣柳披着柔软的长发,野鸭与锦鲤在荷塘里闲游,画舫里栖着精致的大理石镶就的檀木棋案。一个老妇人斜倚雕栏,聆听从瓦当上落下的水滴声,静静等待雨的终止,她脸上的安谧表情,完全融入了花园的凄迷景色。
这真是个令人沉湎其中的空间。假如人并不急于离去和寻找出路,便会感到某种时间回旋的幸福。所有这些东方园林的话语构件,每一个意象和每一处风景,都被精心编织进了个人的时间进程,成为线性历史中的隐喻:小径、护廊、曲桥和山洞象征行旅,而画舫、水榭、山亭、茶阁相当于驿站,在敞直与弯曲、前进与折回、平坦和起伏、水与泥土、岩石和草木、行走和休憩、居室和野外、风雨和阳光、迷失和辨认、希望与绝望等诸多要素的变化之间,人实践了他的生命旅程,并就此看见了他内在的道路。不仅如此,中国花园是一个经过高度压缩的世界模型,它还要以一种自足的庭园话语体系来象征整个世界。
东方和西方冲突的时刻降临了。一个印度人称,这是他毕生所到过的最奇妙的地方,它是世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盆景,而一个澳洲人则向我痛斥说:“我从没有见过如此矫饰的园林,它是一种虚假的自然,并且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视觉的骗局。”
这些激烈的言辞都企图从知性的角度对它作出判决,这表明中国花园在其本质上是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一种方式,究竟是人应当向世界开放和投入世界的框架,还是应当让世界向人开放?或许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正是西方和东方的分野。
我曾经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迷宫里行走,《山海经》的神话迷宫、《红楼梦》的文字迷宫、古琴曲《平沙落雁》的声音迷宫、大清故宫的建筑迷宫,它们像中国花园一样散发着伟大而博学的品质,却失去了单纯、锐利、狂喜和痛楚的气息。我坐在回廊,注视着这自我缠绕的空间,我感到我会在认识这世界之前就肤浅地死掉。
我卑微的视线掠过那些非凡的景色,而后停留在黄昏的白鹦鹉群上,只有这些飞翔的灵魂逾越了迷宫的平面,它们鸟瞰着中国花园,如同阅读一张地图,白鹦鹉的黄色凤冠在风中抖动,像一些细小的风标,向迷失者作出语义闪烁的暗示。
在那些花色温柔的黄昏,疲倦的阳光正在凋谢,某种黑暗的影像开始从池塘和树丛深处升起,迷宫转入更加隐秘和暧昧的状态,游客开始撤离,他们被召回到西方理性的道路上去,门在他们身后沉重地关闭起来,昏黄的灯笼里射出叹息般的光线,但迷宫并没有终结,它只是重新躲入了历史。
5.文中多次出现“迷宫”这个包含多重含义的词语。精读全文请至少写出三重含义。
6.作者叙写了英国游客在中国花园的遭遇,又描写了一个老妇人在中国花园听雨的情景。请问两者对中国花园的感受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下边对中国花园的游戏和美学传统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花园用回廊、楼台、山墙、水树、石舫等构筑的世界,是一座精心策划的露天迷宫。
B.在西方的背景衬托中,中国花园的迷宫特点可以得到彻底的展现。
C.中国花园意图把全部自然纳入游戏框架,它以一种自足的庭园话语体系来象征整个世界。
D.中国花园的每一个意象和每一处风景,都被精心编织进了个人的时间进程,成为线性历史中的隐喻。
8.下边的诗词名句中,哪两句不能够展现中国花园如“迷宫”般的魅力?( ) ( )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C.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E.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结合全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意思?并请从写法上作简要赏析。
10.一个澳洲人认为中国园林是一座“矫饰的园林”,是一种“虚假的自然”,是一场“视觉的骗局”。请你联系全文并参考相关链接,请逐条反驳他的观点,使他真正了解中国园林。
相关链接:(苏园匠师)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 (叶圣陶《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被贬或退隐的官吏、不得志的文人,这就决定了苏州园林是“独善其身”的私家园林.是体现了隐逸情趣的“城市山林”。苏州园林的优点是能在布局的自由中莸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 (金学智《苏州园林审美谈》)
中国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有节奏,宜细赏。人游其间的那种悠闲情绪,是一首诗,一幅画,不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走马看花,到此一游;而是宜坐,宜行、宜看、宜想。 (陈从周《园林美与昆曲美》)
驳“矫饰的园林”:
驳“虚假的自然”:
驳“视觉的骗局”:
【参考答案】
1.⑴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讲究自然之趣;⑵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⑶花墙和廓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⑷注意每一个角落和门和窗的图画美。 
2.⑴苏州园林是各处园林艺术中的榜样。⑵山水风景的形象。⑶鉴别,欣赏。 
3.⑴数量是进行限制,说明引用活水的池沼不是全部,而是大多数,用词语准确。⑵说明苏州园林作用彩绘的情况不多,但并不排除有使用彩绘的情况。 
4.这种认为不对,这句话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比较,以突出苏州园林花和树的特征。
【课外提升】
5.一是指精心策划用自然景物构筑世界的中国花园;二是指中国花园每一处风景,都被精心编织进了个人的时间进程,成为线性历史中的隐喻的特点;三是指西方人对古代中国的游戏方式和美学规则的困惑;四是指作者在东西方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不同方式这一问题上的缠绕。
6.英国游客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或愤怒而又无奈,受到惊吓)。老妇人则陶醉(沉湎)于其中,感到某种时间回旋的幸福。根本原因是:东西方,在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上认识不同。西方人认为,人应当向世界开放和投入世界的框架;东方人认为,应当让世界向人开放。
7.B
8.C E
9.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花园虽然没能被西方游客所理解,但它所代表的东方的思想、文化、审美已是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存在。它依旧等待着被认识、理解……
赏析:该句运用拟人化写法,赋予中国花园以生命和自我意识,融情于物,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花园不被理解的惋惜和依旧期待它被理解的感情。
10.驳“矫饰的园林”:示例:所谓“矫饰”其实正表现了园林匠师对构成完美的图画的高要求,苏园匠师在造园时,更多的考虑是游者的感受。
驳“虚假的自然”:示例:中国园林不等于自然,它是在物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是天人合一的。
驳“视觉的骗局”:示例:这只是急于离去和寻找出路的游览者所获得的表面感受,中国园林是是一首诗,一幅画,宜坐,宜行、宜看、宜想。总之需要慢慢、细细地品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 苏州园林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3分)
⑴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  )。
A、任其自然  B、错落有致  C、精心安排  D、别具匠心
⑵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就一座一个样,决不(  )。
A、相仿  B、相似  C、雷同  D、相同
⑶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A、依赖  B、依靠  C、依傍  D、依附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分)
⑴我觉得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词语在句中的作用。(2分)
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极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这是不足取的。”有人认为文段中写的“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不妥,因为既然“没有”,就无说明的必要。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会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
A、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B、冬天更好,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
C、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D、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在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⑦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根据文意填空: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___,能概括假山特点的一句话是____ ,池沼的相同点是____ ,不同点是 ____。(3分)
8、用简明的话概括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的侧重点(每处不超过八个字):(3分)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④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⑥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和“技术”两词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3分)
10、为什么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用简明的语言回答。(3分)
11、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2分)
(二)
⑴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⑵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⑶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寂寞。⑷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⑸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⑹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2、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3、本文段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_____顺序中的 __________式。(2分)
14、第三句中“寂寞”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句中“这是不足取的”中“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根据文段内容,请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举例说明本段使用的说明方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
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结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狙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 _______”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
18、结合上下文,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19、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是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语段中选出与“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相照应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与课文《苏州园林》相比,两文有什么异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座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6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雍容典雅。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成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门对称的17面大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的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笼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站在正宫前面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像(身材修长挺拔地站着)。近处是两处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凡尔赛宫的修建有一段历史轶事。1661年,居住在陈旧的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总监大臣富盖邀请,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后,路易十四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盖投入监狱,并判处无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兴建一座豪华皇宫的计划。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都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南北宫和正宫底层自路易菲力浦起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它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的元首和外交使节。
24、将文中括号中的内容概况为一个成语。(2分)
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②身材修长挺拔:( )
25、根据前后文的内容解释文中的词语。(2分)
①别具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雍容典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_ ,并用了 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2分)
27、第二自然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修建和竣工的时间,接着用了__________ 的方法说明 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______ 和 ____两大部分。(3分)
28、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2分)
29、第三自然段用了____ 和____ 的说明方法,其中画横线的容具体说明了凡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探究、写作
写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你的书房(或卧室),要求有总写有分写。
参考答案
1、依次是:ACC 2、⑴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讲究自然之趣;⑵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⑶花墙和廓子隔而未隔,界而未界;⑷注意每一个角落和门和窗的图画美。 3、⑴苏州园林是各处园林艺术中的榜样。⑵山水风景的形象。⑶鉴别,欣赏。 4、⑴数量是进行限制,说明引用活水的池沼不是全部,而是大多数,用词语准确。⑵说明苏州园林作用彩绘的情况不多,但并不排除有使用彩绘的情况。 5、这种认为不对,这句话是将“人工美”与“自然美”比较,以突出苏州园林花和树的特征。 6、C 7、有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有的宽畅,就作为全园的中心,有的成河道,就安排桥梁。 8、引用活水;宽畅的池沼作中心;桥梁不雷同;边沿高低屈曲;鱼戏莲叶间 9、如果换了,强调“技术”而把“艺术”放到了次要的位置,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 10、假山的堆叠、假山与竹子花木的配合,形成不同的山景,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真切感受。 11、苏州园林里假山与池沼的配合;先总后分 12、第一句话 13、逻辑;总分 14、单调,枯燥 15、修剪得像……道旁树。 16、只求对称、整齐,而缺乏变化的画面是不美丽的。 17、说明方法有:作比较、打比方、摹状、举例子。例子略 18、鱼戏莲叶间 19、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20、从苏州园林的细腻、古朴与灵气三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 21、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寂寞。 22、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 23、都认为苏州园林有一共同特点: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语言都很优美;两文的结构相同。但课文比该文介绍更为详细。 24、心旷神怡;亭亭玉立 25、具有与众不同的的巧妙的创造性的构思;文雅大方,优美不粗俗。 26、声誉和地理位置;打比方。 27、列数字;凡尔赛宫的面积;宫殿建筑;园林 28、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29、举例子;列数字;内部陈设、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30、略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 苏州园林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镂空   别jù  匠心  丘hè 斟酌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作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枝。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错别字
改 正
3.苏州某园林有一则广告:
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的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星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暴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4.课文中在选段前面有一个地方写道: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据此,你觉得上面这两段文字分
别写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文章运用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_的写法。
5.上面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突出了苏州园林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
是什么 你是怎样从文字中看出来的 试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一段“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大多”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几个句子都是从游览者感受的角度来写的,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万园之园——圆明园(节选)
①圆明园地处永定河冲积扇的边缘。明清对这一带清泉涌溢,湖沼密布,被称为“海淀”。圆明园最初是清朝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稹①的宅园,后经不断地扩建与重修,总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②圆明园是我国历史上最光辉的园林艺术杰作。它继承了我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借鉴了欧洲园林的建筑形式,融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为一体。其影响使得当时的英法等国一度产生了中国园林热。在欧洲,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之典范”。
③圆明园集叠山理水手法之大成。圆明园的水面,大的如福海宽达600余米,正所谓“蓬岛瑶台福海中,往来只借舟相通”;小的宽度均在四五十至百米之间,“跨水为小桥垂虹宛在,片云帆影,何必更羡吴江”。环曲潆流的河道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翠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提供了舟行游览和水路供应的方便。由此不难想像当年翠荷接天,龙舟泛彩,歌声荡漾的图画。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岛、桥、堤散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把全园划分为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近百处的自然空间。每个空间都经过精细的艺术加工,既表现了人为的写意又保持着野趣的风韵,其本身就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有道是“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圭君怀”。圆明园虽是千顷之园,但气势浑然一体,韵味隽永。
④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荽螺无存。
【注】 ①胤稹(yìn zhēn):清朝雍正皇帝。
8.结合第②段,概括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杰作”。(限26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第③段,说说“叠山理水手法”在圆明园的园林建造中是如何体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在文中引用“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最后一段写到“可惜,圆明园经英法联军的洗劫和八国联军的焚掠,其胜景已荡然无存。”读了之后,你有何感受呢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lòu 具 壑 zhēn zhuó
2.治→制 新→心 作→着 枝→姿
3.略
4.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总说分写
5.每处看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一段写假山池沼的设计“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即使只是看“鱼戏莲叶间”,也是“入画的一景”;第二段写“苏州园林栽种和渗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甚至“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遣词造句.评说点拨.文章无处不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这两段也不例外。
6.不能删。“大多”说明很多.坦不是全部.去掉后就表示所有池沼都引用活水,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从游览者感受的角度写,既显示园林设计者的匠心,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8.圆明园融我国古典造园传统和欧洲园林建筑形式为一体。
9.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引用等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圆明园水面大小各舁的特点。
10.①散布园内的山、岗等皆叠石聚土而成:②河湖水系经布设河道串联水面而成;③山、岗等与水系结合,划分自然空间。
11.圆明园(每个空间)是江南水乡的精炼再现。
12.略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 苏州园林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根据注音写汉字。
轩(xiè)_____ (lòu)______空 重峦叠(zhāng)______ 别(jù)  匠心
2.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表中,然后改正。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作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恣。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错别字
改 正
3.街道,是一座城市最为传神的地方,何况是一条临河的小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是古老苏州的不朽记忆,也是现代苏州的水乡情结。保护好苏州的“小桥流水人家”,也就能保住古城的那份神韵。
假设:你家附近新修了一条临河的小街,环境幽雅恬静。①请你为这条小街起一个街名,要求与“枕河”的意境相吻合;②请你给临河的人家写一句话,提醒他们保护好身边的小河,语言要委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怡园整体设计上具体体现了苏州园林哪两个特点。
怡园东西狭长,设计匠心独运。东面以庭院建筑为主,西面就以池水为主。在东西两部分景致中间,建有一道复廊,复廊墙壁饰有花窗,从花窗中看东西两面的园景,显得特别幽深曲折;怡园的面壁亭处境逼仄,乃悬一大镜,把对面假山和亭子收入镜内,扩大了境界。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①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②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③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④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5.如果把第①段画线句改为“游览者可能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中“诸如此类”的“此类”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认为第④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显得多余,你觉得有道理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特点的文章,教材的编者却把它放在“人与环境”单元,以第③段为例,说说苏州园林是如何处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苏州,最后的园林
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苏州,那时候苏州看起来很旧,千年历史的城市给人的印象当然是旧的。我去了几乎所有开放的园林,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别人的家。这种变化给后来搞建筑的一个错误印象,以为园林只是一种国家风景区的概念。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
我记得那时候园林里面游客很少,很幽静,门面混迹于寻常巷陌。有些去处,不经别人指点,还看不出来,很不起眼的一道门,偶然闯入,发现里面居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苏州城里那些寻常百姓家里。也藏着大大小小的园林,哪怕就是一盆假山,一笼修竹。那些伟大的园林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为附庸风雅进行移植的结果。现在旅游团队成天在几个景点对着那些茂林修竹奇石假山指指点点,任何一个缝都要说出点文化意思来,倒使苏州园林看起来更像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所谓“园林艺术”展览了。
苏州,这是最后的园林。一个园林要当得起园林这个称号,就像贵族一样,要三百年。一块奇石或者一只水缸的位置,在百年间调整多次,直到园子主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直看到顺眼,这或许要用园主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他们信任自然,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与人工的浑然天成,这也是园林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园林是一种居住样式。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式的天堂是在大地和人间。苏州园林是一个可以安心的地方。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随便说的,它说的就是昔日中国的生活理想。园林就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强现之一,它既暗示了中国哲学最深奥的部分,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它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可以修身养性。就是所谓的“安心”,这是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心是无所谓的,令人提心吊胆的摩天大楼在美国那么流行,足见在栖居方式上,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追求,对实用主义的西方来说,完全是匪夷所思的。
苏州园林体现的是所谓“诗意的栖居”。“诗意”不只是小桥流水,也不只是茂林修竹、奇石假山、画栋雕粱……这些所谓借景的艺术,而是体现着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关系到人要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这个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高速公路、水泥楼房、玻璃钢筋塑料汽油固然不错,可以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但在加速改造之后的这一切的尽头是什么,是新的失眠纪录,还是苏州园林?是沙尘暴和污水池,还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现代人被现代化的过程所迷惑,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哦,看哪,中国人,你们曾经有那样美轮美奂的建筑,你们本来是指望在那样的地方安你们的心的。昆明最近有个热闹的争论,就是因为很多小区的楼盘都盖成西式,取西方名字,有文章的题目叫做:这是哪国的昆明。可想见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中国人真的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了么 我在这个意义上说“苏州园林”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确实像希腊的那些神庙,是有悲剧意味的。
30年前我在苏州最喜欢的是网师园。那园林就像已经达到最高境界的散文。理趣、禅意,石头、书法、匾额,荷花、修竹、暗香,屋宇、亭台、水榭,看起来似乎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本来就在那里。我的心慢慢安静下来,像无家可归的旅游者那样想入非非,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
(节选自《祭坛上的苏州》,作者于坚,标题为编者所加)
9.诈者认为“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对文中关于苏州园林特点的理解,哪一项不恰当 ( )
A.它是在苏州的文化气氛和日常生活习俗里生长出来的,体现了真正的本土特征。
B.它是几百年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使之达到最高境界的中国式理想的产物。
C.它可以“安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生活经验、工艺传统、经济能力的完美结合。
D.中国铺天盖地的“马塞克帝国”已经使“苏州园林”成为我们最后的文化遗址之一。
11.作者不厌其烦地写园主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变化过程,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2.写苏州园林为什么要提及西方的建筑 作者认为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细细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认为,把苏州园林说成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圣殿”,这是“有悲剧意味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榭 镂 嶂 具
2.治—制 新—心 作—着 恣—姿
3.小街的名称要符合“枕河”的意境,给临河人家写的话要符合委婉的要求。
4.A.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或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
B.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5.“必然”表示肯定。充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可能”表示不肯定.说明这一特点是不明显的。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革,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白色墙壁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7.没道理。这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8.“极少使用彩绘”“不刺眼的颜色”“淡灰色”等色彩“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颜色处理上追求自然之趣,强调与环境的和谐。
9.这些园林过去并不是公园,而是住人的家。这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的最高体现之一,它既可以修身养性,同时又是一个让人可以“过日子”的地方。基本意思对即可。
10.D
11.强调苏州园林“信任自然,崇尚自然”,一切都“已经是造化之功,浑然一体”,在那里居住、生活可以安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12.提及西方的建筑是为了比较中西方在栖居理念和栖居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最根本的区别是:西方建筑也许更讲实用,传统的中国建筑更多的讲究修身养性、安心这些“空灵”的东西。
13.表达了作者对网师园的喜爱之情,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梦想中的家”的向往、期待和对现代生活中文化传统缺失的无奈之情.这样结尾,在结构上.“我的家在这里面就好了”与开头“园林其实就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在内容上。进一步强调园林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是中国人一生梦想中的家”,从而凸现了文章的中心。基本意思对即可。
14.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同意或者不同意,言之成理即可。同意的回答可以从民族文化的缺失这个角度去分析。发展经济、“加快我们的生活速度”的同时不能抛弃传统文化,更不能产生“文化上的自卑”。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人在文化上的自卑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中国人似乎成了一个连如何住在大地上都不会的民族。不同意的回答可以从兼收并蓄这个角度去分析,即追求“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讲究“实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可以盖西式的楼房的,关键是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基本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