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1、欣赏《图画展览会(选段)》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1、欣赏《图画展览会(选段)》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13 22:0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画展览会》教案
【课 题】图画展览会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第二课时
【授课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认真聆听《图画展览会》片段《牛车》、《两个犹太人》等作品,初步了解和感知管弦乐合奏的音色特征,掌握“音画”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等,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牛车》、《两个犹太人》的内容和意境。
3、情感与价值观:了解穆索尔斯基及该曲的创作背景,体会他和哈特曼之间纯洁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图画展览会》“漫步”、《牛车》及《两个犹太人》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2、难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编和表演。
【教学方法】
体验、合作
【教学工具】
多媒体、钢琴、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大家好,欢迎来到圣彼得堡哈特曼的个人画展,我是解说员杨老师,刚刚大概浏览了一下画展,请问:
师:你看到了几幅画?印象最深的是哪幅?
生:
师:听到音乐了没,情绪是怎样的?
生: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用音乐与画面结合的方式,细细品味《图画展览会》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二、新课
(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师:接下来老师通过一段微课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及创作背景。
穆索尔斯基,19世纪俄国作曲家。“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为之一,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
其中《图画展览会》是根据其挚友画家哈特曼地十幅遗作通过“漫步主题”连接起来所创作的一部钢琴组曲,后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改编成了管弦乐曲。
(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对分析其作品尤为重要。)
(二)欣赏“漫步主题”
1、学唱 “漫步主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直观、形象地用音乐要素体验“漫步”主题。)
2、演唱 “漫步”主题
(1)有感情地学唱“漫步主题”
师:所以在整首作品中“漫步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师:请跟着钢琴学唱主题旋律。(老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哼唱旋律,要求:音准、牙关打开。)
生:
师:这段音乐主题采用了很多俄罗斯民间音乐风格,所以说,要想欣赏一首管弦乐曲,首先得找出音乐主题。
(2)加入身势并背唱 “漫步主题”
师:你们能用肢体语言表示“漫步”的律动吗?
生:
师:请大家带着律动背唱“漫步主题”片段。
(设计意图:能熟悉并背唱该主题旋律,律动带动学生更好地了解“漫步”在整首乐曲中的作用。)
(三)欣赏第四幅画《牛车》
1、初次聆听《牛车》音乐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乐曲中的力度有什么变化?
生:力度弱——强——弱(远——近——远)……
师: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
师:(管弦乐合奏对整首乐曲的情绪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我们要欣赏的《图画展览会》中的第四幅画《牛车》
师:两头驯顺的公牛拖着一辆大货车正缓缓驶去,这是一辆怎样的大货车呢?(华丽精致/笨重简陋、轻松行进/蹒跚而去、车上农夫的心情是喜悦/悲痛),这段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欢快活泼、深沉凝重、热烈奔放),作曲家用完整的音乐片段刻画了这样一个情景。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要素引导学生了解该段音乐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2、再次欣赏《牛车》视频片段,体会管弦乐曲的丰富色彩感
师:主奏乐器是什么?(大号,还是小号?)
生:(回答)
师:大号的音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适合表现《牛车》?
生:
师:(小结) 大号低沉的音色适合表现牛车笨重、缓慢、步履蹒跚的情景。
师:所以说
(设计意图:了解特定的音色可以形象的表现特定的场景。)
(四)欣赏第六幅画《两个犹太人》
(再次随着律动踏着“漫步”的步伐,背唱主题,来到第六幅画前)
师:两个人物有什么特点?
生:一胖一瘦……
师:(出示图片)作曲家是怎么描述两个人物特征呢?请听《两个犹太人》
1、聆听管弦乐《两个犹太人》节选片段
师:哪段是胖人的主题,哪段是瘦人的主题?为什么?(可从音色、力度、节奏等方面说明)
生:粗重的、低沉的、是胖人主题,轻细的、曲折的是瘦人主题。一个是间歇的,出人意料的重音,断开的音响效果;另一个是轻盈曲折摇摆不定的。
师:(教师补充)
2、学唱旋律主题
师:接下来我们从乐曲旋律中细细体会。
(1)学唱“胖人主题”
师:请跟随钢琴学唱(注意:用“wu”轻声学唱,注意升号及重音记号)
生:
师:可以用线条画出来吗?
生:
(2)学唱“瘦子主题”
师:请跟随钢琴学唱(注意:用“di”轻声学唱,注意三连音及倚音记号)
生:
师:可以用一种线条表示吗?
生:
师:请跟老师来一起画。
(设计意图:视觉和听觉有效结合,让学生自主体验音乐情景。)
3、完整欣赏《两个犹太人》
师:欣赏回答以下问题:①哪段主题先出现?②之后发生了什么?③最后谁的主题消失了?(请同学们在刚开始听到两个主题时画画我们的图示。)
生:
师:(显示图片)这幅画中的两个犹太人是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其中一位富人,另一位是穷人,他们本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两个人,但作曲家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趣的音乐故事。
(设计意图:完整聆听并分析,体现音乐的完整性。)
4、完成下列表格
人 物 瘦人(神谬耶尔) 胖人(戈登堡)
音 区 高音区 中、低音区
力 度 弱 强
节 奏 紧凑 松散
音 色 明亮、尖细 浑厚、低沉
乐 器 加弱音的小号 木管组和弦乐组
(设计意图:直观的总结。)
三、拓展
师: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中不仅描写了《牛车》、《两个犹太人》两幅图画,还有《侏儒》、《古堡》、《杜依勒里宫》、《未出壳小鸡的舞蹈》、《里莫日集市》、《墓穴》、《鸡脚上的小屋—女巫》、《基辅大门》(显示图片)。
师:请听,为音乐选择相应的图片。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起到点题的作用。)
四、小结
师:今天欣赏的这两幅画的音乐有画面吗?是描写什么的?管弦乐曲还是中国民族乐曲?
生:
师:我们把这种形式的管弦乐曲叫做交响音画,以绘画为体裁,或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内容,比较通俗易懂的交响音乐,叫做“交响音画”。
师:绘画是给人看的,却可以听到音乐流动的音响;音乐是给人听的,也可令人在视觉中看到形象的图画,这就是穆索尔斯基和哈特曼纯真的友谊。
今天的画展就参观到这里,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踏着“漫步”主题轻声走出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