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1880011023600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程标准】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知识与技能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分析归纳民族解放运动的线索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只有民族强盛国家才能久安,才能发展壮大,企盼和平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心声,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继续努力。
重点: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难点: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导入新课
教师:2015年4月18日至24日,印度尼西亚举办了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纪念庆典,邀请了109个国家和25个国际组织参加。万隆会议是历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发举行的国际会议,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会议所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60年前的万隆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这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二战刚刚结束后的亚非拉世界,感受这些国家为获得独立与自由所进行的斗争。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新闻时政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探究新知
展示:
我宁愿向前看,当洪水消退,人类的历史上会出现新的一章:说不定黎明会从这一面出现,从太阳出升的东方出现。
——泰戈尔
教师:近代以来,殖民侵略如同洪水猛兽,淹没、蚕食了亚非拉广大地区,造成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争取独立与自由,亚非拉国家奋起抗争,自由的曙光从东方升起!
1.万隆会议
展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参加国
教师:万隆会议召开之际,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不负众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外交举动有效地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同情与支持,打破了中国所处的外交僵局。
展示:
材料一 在万隆会议召开之初,伊拉克的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开始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他宣称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他声称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贾马利的发言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轩然大波。
材料二 两天的公开发言结束之后,锡兰总理科特拉瓦拉充当了第二次进攻的号手,当时锡兰的反共立场非常极端和强硬。他直截了当地说: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在随后举行的会议上,科特拉瓦拉又公然提出要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一样反对苏联殖民主义。共产主义与反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论争眼看就要剑拔弩张了。
设问: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是针锋相对呢?还是置之不理?还是采取其他办法?
展示:万隆会议中周恩来的讲话的部分内容。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之间有没有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我们大家所共同承认的,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在经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不就是我们求同的基础嘛?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同时,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的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我们要在这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尊重彼此不同的见解。大家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但这不并妨碍我们的求同和团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的亚非会议既然不排除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够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完全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
教师:周恩来以他的真诚和机智巧妙化解了危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2.非洲年
教师: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目前,非洲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54个独立国家。然而,非洲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实现政治独立的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只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埃及3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埃及还只是名义上的独立。其他非洲国家的领土都遭到了列强瓜分,资源长期受到掠夺。直到“非洲独立年(1960年)”后,非洲才基本脱离列强统治,结束殖民时代。
畅所欲言:谈一谈你所知的非洲历史和对现代非洲的印象。
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各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胜利。
展示:P89《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本,归纳非洲独立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学生归纳:(1)1952年埃及纳赛尔起义,次年赢得埃及真正的独立;(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3)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
教师:非洲国家的独立为非洲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创造了条件,同时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给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沉重打击。现在,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展示: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拉美谚语
教师:新航路开辟后,拉美逐渐成为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19世纪初期,通过独立运动,拉美基本上赢得了独立。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特别是美国在美洲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拉美不得不在反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斗争。“二战”后,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主要是反对美国的经济掠夺、政治颠覆和军事占领。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展示:
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Castro)1926年8月13日-2016年11月25日)
古巴共和国、古巴共产党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被誉为“古巴国父”,是古巴现任最高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的哥哥,亦是古巴第一任最高领导人。古巴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及马克思主义者。
2016年4月19日,在古巴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的闭幕式上,深居简出已有8年之久的卡斯特罗意外地出现在主席台上,留下了他的政治遗言:“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里发言。对我们所有人而言,相同的那个时刻终将到来。但是古巴的共产主义理想,将作为一种明证在这个星球存在,证明如果你们努力且有尊严地工作,就能够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文化。”
教师: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了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拉美其他国家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受古巴革命影响,巴拿马掀起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
学生:结合地理知识,介绍巴拿马运河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教师: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主权,维护民族尊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的运河”。
展示:1999.12.14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教师:经过不懈的斗争,拉美人民逐步摆脱了美国的控制,捍卫了民族的主权。他们正“远离美国,走近天堂”。
●课堂小结
广大亚非拉国家,不愿意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他们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发展经济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亚非拉国家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走向了团结自强的道路,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万隆会议第一次亚非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求同存异”非洲年1960年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拉美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殖民体系崩溃
本课主要采取了教师引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角度了解本课内容,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中引入大量史料、图片,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开拓了学生视野,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周恩来、卡斯特罗等历史人物,传承他们的智慧与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凸显了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