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卷(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卷(word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14 08: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下列做法能增大压强的是
A.
挖掘机安装履带
B.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
C.
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D.
溜冰鞋上装有冰刀
下列估测结果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张双人课桌重约10N
B.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是50mg
C.
一普通中学生密度约为
D.
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压强约是
“嫦娥四号”探测器支架底部安装有面积较大的底盘,是为了
A.
减小压力
B.
增大压力
C.
减小压强
D.
增大压强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水和煤油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小于煤油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现向A容器中倒入水,B容器中倒入煤油,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倒入的
A.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
C.
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
D.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如图为某玻璃容器的纵切面图,往该容器中匀速注水。下列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
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
C.
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
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
使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
B.
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
C.
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
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
如图中,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立方体,甲、乙两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80帕和40帕。如图,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强是
A.
120帕
B.
240帕
C.
360帕
D.
480帕
下列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
茶壶B.
锅炉水位计
C.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D.
乳牛自动喂水器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A、B、C三种液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液体的密度关系为,则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A.
B.
C.
D.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和,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B.
乙实验中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
若测得图乙中左、右两侧容器底的深度为?10?cm、?cm,则液体的密度为??
D.
若把?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图乙水和液体中,两物体都漂浮,且都不溢出,橡皮膜向右凸起,则两物体的质量?
夏季,一个气泡从池塘底部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则气泡内气体没有发生改变的量是
A.
受到水的压强
B.
密度
C.
质量
D.
受到水的浮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及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如何变化
A.
F不变
B.
不变
C.
不变
D.
变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自行车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如:自行车外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______来增大摩擦力,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______以减小压强。
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____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____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如如图所示。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______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取
某楼顶水塔的水面比地面高出23m,一只离地面8m高的水龙头与水塔相通,水龙头横截面积为,若水龙头口处如用手指堵住,打开阀门时,水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_Pa,手指受到的压力为______?取
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密度最大的是______中的液体;三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若“蛟龙”号由5000m下潜到7000m深度,有一面积为它的观察窗口,它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加了______
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
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______。
某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________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__________,压强之比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了如图甲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等因素有关.
实验前,在保证橡皮管与U形管导通良好的情况下,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在图甲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压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有水的平底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的质量是25kg,桶的质量是5kg,桶的底面积是,水深40cm,求:
桶对地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
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大?取
如图,一容器装上8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内底部面积为,外底部面积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求: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重为6N、高为、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满水,不计容器壁的厚度,g取,水的密度为求: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现将一密度为的实心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静止后有的水溢出,此时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挖掘机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C、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溜冰鞋上装有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选项中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重力、密度和压强大小的估测,解题关键是能合理估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质量、重力、长度、面积、体积、密度和压强等。
A.一张双人课桌重约几十牛;
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C.一普通中学生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
D.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压强约是。
【解答】
A.一张双人课桌重约几十牛,故A错误;
B.一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故B错误;
C.一普通中学生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故C正确;
D.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压强约是,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解:“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选:C。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压强大小因素的理解,特别是对压强变化的分析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答案】D
【解析】解: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
对容器底的压力:;
,,
对容器底的压力:;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压力还是相等,
倒入的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这样可能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力;
故选:D。
对于圆柱形这样的直壁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因为图中B容器的底面积大于A的底面积,根据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小于煤油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可得出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然后可知现向A容器中倒入水,B容器中倒入煤油,使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采取的方法。
本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分析,能分析出液体对直壁容器圆柱形、方形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是解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据题目中容器的形状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看清容器的形状,并能结合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
解:据图可知,容器的形状是上窄下宽,所以在向容器中匀速注水时,相同时间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容器中的高度增加得越来越快,所以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的压强增加得也越来越快,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比较甲、乙可知,物块无论怎样放置,它的质量是不会变的,因此磅秤的读数;
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图中海绵的受力的作用面积小于乙,因此,甲的压强大于乙,海绵下陷会较深,即。
故选:A。
磅秤是测量物体的质量的,只要物体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磅秤的示数就不会改变;
海绵下陷的深浅表明压强的大小,而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系。
本题关键:一是知道物块对接触面的压力是不变的,二是磅秤是质量的测量工具,三是对于这种上下口不一样大的物块,注意放置方法不同时,受力面积不同。
7.【答案】C
【解析】解: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达到减小压强的目的,符合题意;
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两种: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从而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内部压强的掌握和应用,在分析时最好利用公式.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装置叫做U形管压强计;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就表示液体压强大;
【解析】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
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
C.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则立方体的边长:

立方体的重力:

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桌面的压强:

故选:C。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体积公式、压强公式得出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从而得出立方体的边长,进一步得出立方体的重力,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甲乙的重力之和,受力面积等于乙的底面积,利用求出乙对地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利用好规则、均匀物体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对水平面的压强公式是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故A错误;
B、锅炉水位计外边的管和内部锅炉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
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属于连通器,故C正确;
D、如图乳牛自动喂水器,属于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C。
连通器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个圆柱形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是本题的关键。
先根据得出A、B、C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然后根据和可得它们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解答】
根据图示可知,;因为,因此由可得,,即,
圆柱形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
又因为受力面积相同,由可得。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解:如图所示,液体的深度相同,甲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部液体的体积,故据
可知,由于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据
得,甲的密度小,所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小,即。
此时桌面所受杯子的压力等于杯和液体的总重力,故液体的质量相同,杯子的质量相同,所以总质量相同,故总重力相同,所以两杯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即。
故选:A。
据液体的质量相等,而后结合容器内的体积关系,可判断出容器内部液体的密度关系,而后据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
此题考查了密度公式、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分析,是一道综合题。
13.【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甲知:液体密度相同;右侧高度高,压强大,橡皮膜向左凸出,故可以得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A正确;
B、压强的大小通过橡皮膜的凸出程度来表示,图乙中橡皮膜没有变形,说明左右两侧上面的压强相同,根据知,左边液体的密度大于右边液体的密度,下面的液体左边的压强大于右边的压强,故左边总压强大于右边的总压强,故B正确;
C、由B知,,,;
液体的密度:,即故C错误;
D、木块放入液体中漂浮,引起橡皮膜两侧压强的变化,橡皮膜向右凸起,说明,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放入的木块重,所以,根据可知,,故D正确。
故选:C。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则要保证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压强的大小通过橡皮膜的凸出程度来表示;
根据利用,即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把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水和液体中,两物体都漂浮,引起橡皮膜两侧压强的变化,压力的变化量等于等于放入的物体重,据此判断。
此题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评估。
14.【答案】C
【解析】解: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减小,根据公式可知,它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A不合题意;
气泡是封闭的,则气泡内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公式可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逐渐减小,故B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
D.由于气泡的体积增大,则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分析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增大,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根据公式可知,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气泡的体积变化利用分析浮力的变化。
熟知质量、密度、压强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密度和压强的改变。
15.【答案】AC
【解析】解:A、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
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
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F将不变;故A正确;
B、将其倒置后,受力面积变大,压力不变,根据可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将变小,故B错误;
CD、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
根据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根据容器和水质量的变化情况,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变化;根据可判断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化
因容器倒置后,液面深度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知道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
16.【答案】粗糙程度?
接触面积
【解析】解:自行车外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座垫呈马鞍型,在压力一定时,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压强。
故答案为:粗糙程度;接触面积。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此题考查了增大摩擦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
17.【答案】连通器;相平
【解析】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的水面和壶身的水面保持相平。
故答案为:连通器;相平。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对连通器的认识和理解,茶壶是个连通器。了解连通器的概念可顺利解答。
18.【答案】;
【解析】解:石雕像和基座的总重力:,
石雕像和基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计算和压强的计算,计算难度不大,比较简单。
19.【答案】?
75
【解析】解:水龙头处水的深度:

打开阀门时,水对手指的压强:

由可得,手指受到的压力:

故答案为:;75。
根据题意求出水龙头处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对手指的压强,再根据求出手指受到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应用,理解深度本题计算水龙头的深度是关键。
20.【答案】丙;;
【解析】解:
因为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
所以液体体积:

因为,三种液体质量相等,
所以,密度最大的是丙液体;
又因为,h相同,
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故答案为:丙;;。
由题知,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液面高度相同,可得出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又知道三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根据容器形状确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21.【答案】
【解析】解: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5000m和7000m深处时,
则深度的增加量,
海水产生的压强:

由得,
受到海水的压力增加量:
故答案为:.
根据若“蛟龙”号由5000m下潜到7000m深度,首先求出深度的增加量,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计算增加的压强,再根据计算出深潜器的观察窗口增加的海水压力.
熟练掌握压强和液体压强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数据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注意单位换算.
22.【答案】竖直向下;增大;减小;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解:
建筑工人常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书包用宽的背带,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
根据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水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水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增大;减小;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方法及其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主要考查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基础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
23.【答案】?
1:1?
2:3
【解析】解: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由题知6个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所以::1;
由图知,地面的受力面积,,所以:::2,
由于::1;则根据得::::3。
故答案为:;1:1;2:3。
知道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边长,可求金属块的体积,又知道金属块的质量,利用公式求金属块的密度;
由于甲、乙两种方式都是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可得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求出受力面积关系,利用求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是本题的关键。
24.【答案】漏气;
乙、丙;
相等
【解析】
【分析】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了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因此,在实验前应先调节U型管压强计使两侧液面相平;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必须保证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据此选择符合要求的实验步骤;
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的朝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本题是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要熟练,并了解压强计的原理。
【解答】
解:实验时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的,故在实验前应先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不漏气时U形管有高度差;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应选择乙和丙两图进行对比;
在图甲中,控制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相同,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即方向不同;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故答案为:漏气;乙、丙;相等。
25.【答案】解:,
桶对地面的压力为:

桶对地面的压强为:.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由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答:桶对地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6000Pa,300N;?????
?
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200N、4000Pa.
【解析】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利用求出桶和水的总重力,再根据求出地面受到的压强.
利用公式;可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再运用的变形公式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本题考查液体深度、液体压强、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6.【答案】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由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因为容器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所以,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4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1000Pa.
【解析】根据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利用压强公式变形,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利用求出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此时重力即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由求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还要注意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对应性.
27.【答案】解: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由题知小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在水中沉入水底,
由得,小球的体积:

小球的质量:

剩余水的质量: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圆柱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800P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压强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明白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知道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
根据密度关系判断出小球在水中的状态,根据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小球的体积,根据求出小球和剩余水的质量,再根据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根据求出压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