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2 3.3 图片素材(第1课时)课件(12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2 3.3 图片素材(第1课时)课件(12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1-13 14:08:56

文档简介

位图图像存储量=水平像素×垂直像素×位深度/8
字节(B)
1、若一幅彩色图像的像素为1024×768,每个像素使用3字节表示,那么为了记录这幅图像,需用的字节数大约是
A.2359296
B.294912
C.786432
D.122880
2、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黑白像素的点,所占的存储量是
A.1个字节
B.8个位
C.1个位
D.2个位
3、一幅1024×768
像素、16位色的图像,把它另存为256色的图像,其存储量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由显示器大小决定(共12张PPT)
图像处理基础
  图像处理(image
processing),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P55——57
多媒体技术应用:P54——57
实践活动1:
使用“Photoshop”软件打开下发的“花篮.bmp”,并使用“缩放工具”进行若干倍放大;
使用“Flash”软件,新建一个Flash文档,将下发的“小狗.EMF”导入到舞台,并使用“缩放工具”进行若干倍放大。
问题:图片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有哪些?
任务:比较两者放大以后的效果。
“花篮.bmp”
与“小狗.EMF”放大效果比较
图像(Image):是对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映像描述,通常具有丰富的灰度和色彩层次。
图形(Graphic)是人工绘制或计算机运算生成的直线、曲线、平面、曲面、立体以及相应的阴影等表示的,是对自然界中存在事物的抽象描述,图形的灰度与色彩描述相对地说比较简单。
计算机中的图片
位图
(bit-mapped
picture)
矢量图
(vector
graphic)
位图:由若干细小的颜色块组成,这些颜色块称为像素,所以位图也称像素图。
位图可以直接通过照相、扫描、摄像得到,也可以通过绘制得到。
将位图放大到一定倍数后,图像的显示效果就会变得不清晰,出现类似马赛克的效果。
位图的基本元素是“像素”。
位图编辑软件:Windows“画图程序”、Adobe
Photoshop等。
位图和矢量图
矢量图:也称为向量图,是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描述和记录图像的。它由点、线、面等元素组成,所记录的是对象的几何形状、线条粗细和色彩等,而不是记录像素。
矢量图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制作生成的。
在任何分辨率下,对矢量图进行任意缩放,都不会影响其清晰度和光滑度。
矢量图的基本元素是“图元”
矢量图文件的存储容量很小,适用于文字、图案、版式、标志、工艺美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
矢量图编辑软件:CorelDRAW、Macromedia
FreeHand、Flash等。
分辨率:指图片中,单位距离中所含像素点的数量,用于表示图片的清晰度。
扫描或打印分辨率:单位DPI(dots
per
inch),即一英寸中有几个点的意思。如某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为600DPI,某彩色喷墨打印机的分辨率为720DPI。
屏幕分辨率
:确定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多少信息的设置,以水平和垂直像素来衡量(如1024×768、1280×1024)。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图像存储空间越大。
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分辨率
模式
构成方法
特点
作用
RGB
(默认)
以红、绿、蓝为基色的加色法混合方式,也称为屏幕显示模式
色彩显示绚丽,但显示与打印效果不符
用于屏幕的显示
CMYK
(了解)
以青、红(洋红、品红、桃红)、黄、黑为基色的四色打印模式
显示与打印效果基本一致
用于打印、输出
Lab
(不作要求)
由国际照明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最宽的色域,是Photoshop内部色彩模式
L:色彩亮度
A:由深绿到灰到亮粉红色的转变
B:由亮蓝到灰到焦黄色的转变
HSB
(不作要求)
H:色相,组成可见光谱的单色范围:0~360度
S:饱和度,色彩鲜艳程度;
范围:0%~100%
B:亮度,颜色明暗程度
;
范围:0%~100%
位图
1位图像(2的1次幂种颜色):即黑白位图,由黑白两种颜色构成画面。
4位图像(16色)、8位图像(256色)、24位图像、32位图像等。
灰度
8位图像,由256级灰阶构成的图片。
位图色彩模式:色彩模式是数字世界中表示颜色的一种算法。在数字世界中,为了表示各种颜色,人们通常将颜色划分为若干分量。由于成色原理的不同,决定了显示器、投影仪、扫描仪这类靠色光直接合成颜色的颜色设备和打印机、印刷机这类靠使用颜料的印刷设备在生成颜色方式上的区别。
黑白二色与RGB颜色
一幅黑白图像的像素仅由0、1两个值构成,“0”代表黑色,“1”代白色。由于每一像素取值仅有0、1两种可能,所以计算机中黑白图像的数据类型通常为1个二进制位。黑白图像通常用于文字、线条图的扫描识别(OCR)的存储。
即:黑白图像的位深度为1。
RGB图像用来表示彩色图像。它分别用红(R)、绿(G)、蓝(B)三原色的组合来表示每个像素的颜色。RGB图像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值都有256级分量,将这三种颜色分量排列组合将有256×256×256即约16.7兆种不同颜色。
如RGB(0,0,0)表示黑色,
RGB(255,255,255)表示白色,
RGB(255,0,0)表示红色,
RGB(0,255,255)表示由绿色和蓝色混合而成的青色。
RGB图像通常用于表示和存放真彩色图像。
“RGB/8”颜色模式的位图,其位深度是24
BMP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
依据前面关于位图的理论知识,可以推导出BMP图像存储空间的计算公式:
水平像素×垂直像素×位深度÷8(单位:字节B)
下面表格以800×600像素的BMP图像为例,计算机各种类别BMP图像的存储空间
图像类别
位深度
总的位数(bit位)
容量(B)
黑白
1位(21=2)
800×600×1
800×600×1/8
256级灰度
8位(28=256)
800×600×8
800×600×8/8
16色彩色
4位(24=16)
800×600×4
800×600×4/8
256色彩色
8位(28=256)
800×600×8
800×600×8/8
24位真彩色
24位
800×600×24
800×600×24/8
RGB/8
灰度
单色位图
实践活动2
1.在“Photoshop”中将“花篮.bmp”的图像模式调整为“灰度”,并“存储为”:
“花篮-灰度.bmp”
2.继续将上步中图像的图像模式调整为“位图”,并
“存储为”:
“花篮-黑白.bmp”
验证:这三个文件的大小之比是否大约是24:8:1,想想为什么?
位图图像格式
BMP格式
BMP是标准Windows图像格式,非压缩格式,文件存储容量较大,扩展名为.bmp。
JPEG格式
支持真彩色,适用于色彩较丰富的照片。
采用JPEG压缩格式,广泛应用于多媒体和网络中。
文件扩展名为jpg或jpeg。
GIF格式
常用于网页数据传输的图像文件。
压缩格式,
可用于静态图像;也可支持图像内的多画面循环显示,来制作小型动画。
PSD格式
Photoshop专用格式,支持图层、通道存储等功能。
说明:
GIF、PNG和JPEG格式的文件,由于使用了图像数据压缩技术,数据量较少,是网页上最常用的三种图像格式。
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位图与矢量图
位图的分辨率
位图的颜色
位图存储空间大小的计算
位图图像格式
课后作业:
作业本P19~21图像处理基础
教材内容分析
《图像处理基础》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的内容,也是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的内容。根据学科教学指导纲要,本节课将这两课合并,介绍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图像分辨率、颜色数,图像的常用文件格式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理解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些因素,利用图像的概念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升信息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区别,掌握像素、分辨率的概念;
(2)使学生了解图像尺寸、颜色、图片文件格式与图像文件存储容量的关系;
(3)了解常用图像格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理解掌握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像素、分辨率、颜色的概念;图像存储容量的计算。
2.难点:图像颜色数的表示及“位深度”的含义。
三、教材分析
1.这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上一章内容是信息的编码,学生掌握ASCII码、汉字内码等多种信息的编码。
“启下”学会信息的加工,就可以进行信息的管理和表达与交流,图像素材的处理与加工尤现重要,在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时如何有效的提取图像素材是作品成功的关键。
2.图像素材“纽带”的作用,图像是多媒体信息主要载体之一,多媒体信息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图像以表达信息的丰富而广为使用,图像可以结合其他媒体一起进行合成和加工,在多媒体素材加工中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3.图像处理的实用性,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图像的基本处理社会实用性较强。如何使学生识别图像的像素、分辨率等概念区别产品的信息迫在眉睫,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步者和推广者,高中学生也是最愿意学习和使用的群体。
四、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采用直接导入、学习探究、任务驱动、分析数据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情境教学等
主要学习方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
五、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紧密围绕“图像”教学主线,“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为教学辅线,“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活动。
六、教学环境,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Photoshop、Flash软件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1.同学们,通过在前面课堂中学习
“信息的编码”,我们知道,任何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和存储的,图片也不例外。
问题:图片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式有哪些?
2.实践活动1:观察观察将BMP和EMF图片放大若干倍后的区别。
引出“图形”与“图像”概念。
通过参与活动,观察、积极思考,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
概念学习
1.给出图形、图像概念;
2.给出位图和矢量图概念,并指出两者的区别。
1.讨论、分析所观察到的结果
2.深入学习图形、图像、位图和矢量图
利用教学资源,学习图像有关知识
1.从实践活动1引出像素的概念;
2.给出分辨率概念,该概念描述位图图像细节的精细程度。
2.给出位图色彩模式。
3.演示RGB三色的混合,明显展示黄色、青色、洋红、白色。
4.重点解释黑白二色与RGB颜色,引出位深度概念。
1.观察所给图像,左侧的模糊,右侧的清晰。想想为什么?
2.体验RGB色彩的混合。
3.思考、理解掌握重点,分析突破难点。
阶段性小结
1.图像存储容量计算的公式
2.布置“实践活动2”
1.在“Photoshop”中将“花篮.bmp”的图像模式调整为“灰度”,并“存储为”:
“花篮-灰度.bmp”
2.继续将上步中图像的图像模式调整为“位图”,并
“存储为”:
“花篮-黑白.bmp”
3.
验证:这三个文件的大小之比是否大约是24:8:1,想想为什么?
答疑解惑
这三个文件的大小之比大约是24:8:1,是因为这三张图片的大小一样,位深度依次为24、8和1。
图像文件格式介绍
介绍BMP、JPEG、GIF、PSD等常见图像文件格式
获得新知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
1.知识总结,系统归纳。
2.回忆课堂学习过程,提高对图像处理的认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