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单元
一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2.领略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创作风格。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课文,感知本文的课文内容。审美鉴赏与创造:研习名家演讲的精妙之处,体会演讲者的内心活动。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演讲中感受演讲者情景,提升演讲能力,了解演讲的特点,培养演讲的基本素质。
重点
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
难点
感知本文的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爱人民,他是我们的带路人——毛泽东
在优美的语言中进入情境。
创设情境,铺设情感场,在诗意氛围中走进本课。
讲授新课
一、文化常识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尊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写作背景:这次会议召开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垮台,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会议决定新中国命名、国旗、国歌、国庆节,通过临时宪法,选举了主席、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民主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题目解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主席在1949年9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开幕词,标题是开幕词的主旨。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蕴含着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迎来革命胜利的自豪与喜悦之情。二、新知讲解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参与者: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
。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意义:(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初读课文,走进本课。要求:反复读文,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特别是文章中对中国人民基本胜利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体会。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
的印象。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通读全文,阅读讨论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1)会议的背景(2)会议的目的议程(3)会议的意义(4)当前的形势与策略(5)当前面临任务(6)对人民英雄的礼赞,表示对此次议召开的祝贺三、合作探究: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四、课堂练习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剥(bō)削
挣扎(zhēng) 不屈不挠(náo)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ài)革命C、勉(miǎn)强 企(qí)图
英(yīng)勇事迹D、警惕(tì)
侮辱(wū)
大肆(sì)屠杀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A.渴望
撕毁
不可磨灭B.妥协
屠杀
图钉
繁荣昌盛C.松懈
阴谋
阴暗
毫无疑意D.姿态
决议
抉择
坚苦奋斗下列各组词语中的红色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
)A.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B.映衬
寒碜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D.匮乏
遗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五、拓展提高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歌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侵略中国,制造了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度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金朝时,北京称中都,是金朝的都城,距今约900年。元朝时,称大都,是元的都城,明朝永乐时,在大都的基础上重修北京,是今天北京的前身。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六、作业布置做一次自己的演讲
学生大声朗读,识记。学生识记、整理、归纳。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解。之后教师再做补充说明。初读文本,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成语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以组为单位初步探究本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课上进行相关知识检测。链接本课相关知识,作为储备资料。完成作业
夯实基础了解这一盛典的相关文学的常识,积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归纳相关知识。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等疏通文意,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加自己的相应知识储备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获取知识。检测本节课所学重要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初步了解演讲。
课堂小结
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的瀚海之滨,对于地球外的宇宙,是否有所谓的“宇宙疆界”需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去探索,去发现。
你还能分享这节课其他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与总结。
板书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
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意
义
概括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生成板书,这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
上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知导入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2.领略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自豪之情。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课文,梳理本节课的层次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研习名家演讲的精妙之处,体会演讲者的
内心活动。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演讲中感受演讲者情景,提升演讲能力,了
解演讲的特点,培养演讲的基本素质。
核心素养
这次会议召开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垮台,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
会议决定新中国命名、国旗、国歌、国庆节,通过临时宪法,选举了主席、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民主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总结,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新知讲解
写
作
背
景
新知讲解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将世世代代尊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
作
者
新知讲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新知讲解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毛主席在1949年9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的开幕词,标题是开幕词的主旨。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蕴含着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迎来革命胜利的自豪与喜悦之情。
新知讲解
题
目
解
说
新知讲解
时
间:
(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3)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内
容:
1949年9月
北
平
参与者:
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等
地
点:
新知讲解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从此可以得到切实保障并不断提高起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意
义
朗读诗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朗读文章
新知讲解
读
课
文
要求:反复读文,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特别是文章中对中国人民基本胜利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体会。
新知讲解
理解下列成语的含义
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
的印象。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
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新知讲解
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
新知讲解
通读全文,阅读讨论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
(1)会议的背景
(2)会议的目的议程
(3)会议的意义
(4)当前的形势与策略
(5)当前面临任务
(6)对人民英雄的礼赞,表示对此次会召开的祝贺
合作探究
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合作探究
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词句,结合相关史实,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合作探究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
它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六千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课堂练习
下列词语中红色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剥(bō)削
挣扎(zhēng) 不屈不挠(náo)
B、复辟(pì)
或(huò)者
辛亥(hài)革命
C、勉(miǎn)强 企(qí)图
英(yīng)勇事迹
D、警惕(tì)
侮辱(
wū
)
大肆(sì)屠杀
A
课堂练习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渴望
撕毁
撕杀
不可磨灭
B.妥协
屠杀
图钉
繁荣昌盛
C.松懈
阴谋
阴暗
毫无疑意
D.姿态
决议
抉择
坚苦奋斗
B
课堂练习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红色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敕造
炽烈
叱咤风云
赤胆忠心
B.映衬
寒碜
称体裁衣
称兄道弟
C.诞辰
锻造
啖以重利
肆无忌惮
D.匮乏
遗脓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A
拓展提高
国
旗
上海人曾联松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拓展提高
国
歌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
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
《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侵略中国,制造了华北危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国
都
北
京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金朝时,北京称中都,是金朝的都城,距今约900年。元朝时,称大都,是元的都城,明朝永乐时,在大都的基础上重修北京,是今天北京的前身。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
拓展提高
板书设计
作
者
写
作
背
景
文
体
知
识
意
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
作业布置
做一次自己的演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